忠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纲要(初稿)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10.9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认知 (4)第二章规划对策与要点 (11)第三章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14)第四章城乡统筹与区域协作 (21)第五章城市空间拓展 (36)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41)第七章城乡综合交通 (46)第八章生态景观与城市风貌 (57)第九章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 (62)第十章社会民生与公共事业 (68)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 (74)第十二章城市安全与防灾 (78)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认知1.1 规划背景(一)忠县概况:1)区位条件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主城区约180公里、距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170公里,下距万州105公里。
东邻万州,南接石柱,西界丰都、垫江,北与梁平接壤。
全县设28个乡镇。
除县城外13个中心镇,10个建制镇,6个乡。
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00.39万人,忠县在重庆市的区域位置常住人口为74.27万人,其中镇区人口为22. 68万人,非农业人口16.92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30.53%(按常住人口计算)。
2)经济基础2009年忠县地区GDP93.69亿元,在全市40个县级行政单元中,忠县的GDP 总量排名第21位,人均GDP排名第22位,处于重庆市的中等水平。
在三峡库区同类型的5个区县市中,忠县GDP排名第1位,人均GDP排名第1位,人均GDP 高于库区城市平均水平,在库区同级城市中经济实力较强。
3)资源条件忠县现已探明18种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现年产气7亿立方米;岩盐4亿吨,盐层厚度均在60米以上;氧化钙平均含量在52%以上;石灰石储量44亿立方米。
忠县是国家商品粮种植、瘦肉型猪繁育、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和重庆市优质大豆、柑橘、蚕桑生产基地县。
外资企业---美国施格兰农业产业项目落户后,果汁加工高科技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4)历史文化战国时有“刎首留城”的巴曼子将军,汉末有巴郡太守严颜,三国时的"折冲将军"甘宁、西晋“散骑常侍”文立、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秦德君、“广州起义”中共领导人之一吴毅等均是著名的忠臣良将,使忠县人的"忠"字特征享誉华夏。
唐代陆贽、李吉甫、白居易、刘晏四贤曾为官忠州,留下不少佳话。
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罗广斌,著名电影导演周康渝、影星陶虹、香港证券会原主席沈联涛等都出生于忠县。
(二)宏观背景:1)重庆战略地位提升为区县发展创造黄金机遇国家将重庆定位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拥有四条国家级物流通道。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共同被定位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
这些有利政策与规划的出台,为重庆各区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忠县提供物流与产业发展机会根据“十一五”规划,成渝地区将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之后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以及国家区域规划“政策关照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
忠县作为泸蓉高速、长江航道沿线,渝宜高速连接带上重要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重要节点城市,其现代物流产业、船舶制造工业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3)三峡工程后续规划为忠县社会文化综合发展造了机遇忠县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随着三峡后续发展规划的启动,作为三峡库区的农业大县、文物大县、人口大县,忠县的社会文化综合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三峡库区腹地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三)发展态势:忠县处于重庆市的中部偏东,距主城较其它库区城市更近,又是长江航道上的重要港口,有长江黄金航道与即将建设的沿江铁路的支撑。
并且,忠县自身也属沪蓉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是同时与都市发达经济圈、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与沪蓉经济走廊相接的为数不多的县域。
因此,位于重庆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的忠县具有三个经济圈的共有优势,确立了忠县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代替的区域物资集散地与交通枢纽地位,从而使忠县成为重庆市东中部重要经济战略据点,在未来重庆“一圈两翼”的经济结构体系中,忠县将扮演“承圈接翼”的重要角色。
1.2《忠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回顾(一)编制背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等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为忠县提供了历史性的外部发展机遇。
2004年初开始了忠县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2005年底完成并于2006年7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城市性质规划将忠县县城的性质定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服务、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具有独特自然风貌与历史人文特色的三峡库区山水园林城市。
(三)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人口为17万人,建设用地12.75平方公里;人均75平方米。
远期:2020年人口为24万人,建设用地20.40平方公里;人均85平方米。
(四)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城市用地按地理位置和结构形态形成“一城、两岸、五组团、两区”的布局结构形态。
“一城”即忠县县城;“两岸”即江北、江南;“五组团”即州屏组团、苏家组团、水坪组团、灯树组团以及独珠组团;两区即东溪旅游服务区及高营铺工业仓储区。
组团间以河流,绿化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
1、州屏组团:为全县行政办公、商贸中心,并以居住、文教、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中心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96Km2,居住人口10万人左右。
2、苏家组团:以文教体育、医药食品及机械加工为主,并配套商贸、居住。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09Km2,居住人口6.0万人左右。
3、水坪组团:以发展无污染加工工业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96Km2,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
4、灯树组团:以发展能源化工业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47Km2,居住人口2.5万人左右。
5、独珠组团:以旅游、休闲、高档居住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39Km2,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
6、高营铺工业仓储区:以发展加工工业、仓储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3Km2,居住人口1.0万人左右。
7、东溪旅游服务区:以居住为主的城市旅游服务基地。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0.50Km2,居住人口0.5万人左右。
1.3 城市建设现状调查(一)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分析各片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片区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万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完成目标值百分比(%)州屏10 12.62 126.2 苏家 6 1.2 20 水坪 2 0.42 21 灯树 2.5 0.6 24 独珠 2 0.5 25 高营铺 1 0.3 30 东溪0.5 0.69 138 合计24 15.88 66.2各片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明: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州屏片区,州屏、东溪片区已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目标值,苏家、水坪、灯树、独珠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发展的平均速度。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1、2008年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完成目标值的情况分析截至2008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总面积约为6.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规划目标值的33.24%。
分片区2008年末建成规模达到规划目标值的比例来看是不均衡的,其中州屏片区完成了目标值的72.15%,独珠、高营铺、东溪尚未启动,苏家完成了29.83%,灯树完成了目标值的6.78%,水坪片区完成了23.47%;从建成、在建、拟建、签约项目总规模来看,州屏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76.34%,苏家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3.30%,水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8.16%。
灯树达到规划目标值的26.80%,东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4%。
独珠、高营铺尚未启动。
各片区2008年城市发展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片区规划2020年城市规模(平方公里)2008年建成规模(平方公里)在建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拟建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签约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建成区、在建、拟建、签约项目规模(平方公里)州屏 5.96 4.30 0.08 0.17 0 4.55 苏家 4.09 1.22 0 0.96 0 2.18 水坪 1.96 0.46 0 0.68 0 1.14 灯树 3.47 0.23 0 0.70 0 0.93 独珠 3.39 0 0 0 0 0 高营铺 1.03 0 0 0 0 0 东溪0.5 0 0.02 0 0 0.02 合计20.40 6.21 0.1 2.51 0 8.822、城市功能分析评估2008年末中心城区主要建设用地实施结果对照分析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规划2020年规模2008年末已实施用地面积(公顷)用地比例(%)面积(公顷)用地比例(%)1 居住用地R 557.63 27.33 267.12 39.392 公共设施用地 C 243.44 11.93 49.24 7.263 工业用地M 341.50 16.74 91.67 13.524 仓储用地W 39.34 1.93 8.07 1.195 对外交通用地T 52.16 2.56 140.84 20.776 道路广场用地S 387.72 19.00 85.79 12.65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51.90 2.54 27.45 4.058 绿地G 363.18 17.81 4.81 0.719 特殊用地 D 3.13 0.16 3.09 0.46从现状用地构成看,居住用地267.12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39.39%;工业用地91.67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13.52%;公共设施用地49.24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7.26%。
以上数据表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以工业、居住为主,工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超前实施,公共服务功能较缺乏,特别是绿化建设与国家用地结构标准相差较大。
3、各类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1)居住用地:现行总规确定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州屏、苏家、独珠三个组团,和水坪、灯树、高营铺以及东溪的部分地区。
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居住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州屏组团、苏家组团,灯树、独珠、水坪以及东溪组团居住区建设相对滞后。
中心城区现有居住用地总面积267.12公顷,完成目标值47.90%,发展速度略低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从其空间分布看也是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州屏组团为219.79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82.28%;水坪组团为5.38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2.01%;苏家组团为39.32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4.72%;高营铺、东溪、独珠组团无建成的居住用地。
(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统计表用地名称用地代码规划目标面积(公顷)用地比例(%)2008年末建成面积(公顷)用地完成比例(%)公共设施用地 C 243.44 100 49.24 20.2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 24.76 10.17 15.62 63.09 商业金融业用地C2 107.90 44.32 13.45 12.47 文化娱乐用地C3 66.27 27.22 0.50 0.75 体育用地C4 11.08 4.55 1.38 12.45 医疗卫生用地C5 21.72 8.92 6.66 30.66 教育科研用地C6 11.12 4.57 10.56 94.96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 0.59 0.25 1.07 181.36中心城区现有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49.24公顷,完成目标值20.23%,发展速度低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