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TY GEOGRAPHY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题要求:名词解释:XXX是指......简答:答:1,2,3,4......不用展开,必要可以附图论述题:论点+论据,可适当举例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必考)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一)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区域研究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人文地理学学科特征P3(简答题必考)(一)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二)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科学。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
人文现象的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具有历史性。
(三)综合性综合性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其综合性。
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一、哲学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认为研究结论是从经验中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
归纳法就是经验主义方法。
人文地理学家往往选取多个研究区域,然后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归纳出共同的人文事象的空间特点或空间规律(即探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1.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1)以观察为重点。
通过调查和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得出结论。
(2)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即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3)存在逻辑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归纳是从已知推论未知(从特殊到一般),从过去推论未来。
因此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发展假设、发展理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1.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该方法是从否定经验主义而来,其目的就是“精确地发现客观规律”。
实证主义认为: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
实证主义方法的步骤:根据经验提出一个先验的命题或模型;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命题是否成立,如果命题不成立,那么有两种调整途径:一种是调整命题,另一种是修改假设条件;然后重新论证,如果多次验证都成立,则认为该命题是具有普遍合理性的规律。
2.实证主义方法论使人文地理学发生革命性变化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如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
②研究中采用演绎逻辑。
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实证主义采用的数量化技术使研究更具有精确性。
3. 应用存在的不足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
实证主义把人都看成类似经济学中的“经济人”。
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
但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同条件的地域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即使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状态下也是不同的,因此,寻找普适性规律的研究意义不大。
③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它不强调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是强调研究个人世界,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
研究特点:从主体的人出发,通过人自身的感受,或者人的体验来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
如环境感知研究,旅游中游客的环境感知研究等。
1.人本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
它在展示人文世界多样性和说明具体问题时显现出其优越性。
2.人本主义方法论的缺憾有唯心主义倾向。
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人的心理建构,然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1. 基本原理将人文现象置于系统结构中进行分析。
认为系统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由许多成分组成的,其中一些成分的变化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其它成分的变化,而系统的结构体现了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解释和阐释这些关系,就可以理解这些现象。
2.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资料收集方法(1)卡片法。
(2)专题查询法。
查阅相关专题的资料成果。
(3)社会调查法。
可采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观察调查、专家系统法。
(4)遥感判读法。
2.研究分析方法(1)比较与分类。
常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法。
(2)类比、归纳与演绎。
(3)分析与综合①因果分析法。
寻求人文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②综合分析方法。
全面分析和主导因素分析的分析方式。
③地理统计法。
分析各种统计数据反映的人文地理意义。
主要有统计特征数,统计表,统计图。
④区域分析法。
包括区域划分、区域对比和区域职能结构分析法。
⑤计量地理法。
即用数学方法/模型分析。
如空间分布测度,相互关系分析,数学分类技术,网络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过程模拟与预测(回归分析法),系统仿真研究,空间扩散研究地理系统优化研究等。
⑥行为地理方法。
采用行为地理学方法,分析如资源管理、决策决定等人文现象。
⑦专题图法。
通过专题地图制图分析。
⑧经济技术论证法。
根据技术的可能性和生产的要求,提出几种可行方案,再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4)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在数据输入、运算、显示、综合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
(5)其它分析方法①时间地理学方法②社会生态方法③系统分析法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近代地理学的创立1.近代人文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的背景(1)地理大发现。
(2)文化启蒙运动。
(3)科学革命。
2.近代地理学创立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是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两位地理学家。
(1)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 Humboldt,1769—1859)主要著作《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
其中的《新西班牙王国的政治论集》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区域经济地理。
贡献及评价:①综合性原则:把人类和自然归纳为一个整体,把地球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因果原则:凡事必求其因而推其果。
③首开了地理学野外考察的传统。
④尊称为自然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奠基人。
(2)卡尔•李特尔(Carl Ritter,1799—1859)著作《地学通论》,共19卷。
思想及评价:①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原则,确立了人地关系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他的名言是“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
②被公认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但必须指出,李特尔是一位宗教目的论者。
(二)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1)斐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 on Richthofen,1833—1905)地质学家,曾两次来中国考察,写成了《中国》一书。
倡导区域研究。
贡献:①第一次确定黄土是一种风积成层岩石;②第一次提出了华北煤田分布的报告和图件;③第一次论证了胶州湾是东亚最好的良港之一;④明确提出了区域性原则。
(2)弗里德里希•拉采尔(Fridrich Ratzel,1844—1904)主要著作及思想:①1891年完成《人类地理学》——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②1897年完成《政治地理学》——提出了国家有机体理论。
(3)阿尔弗雷特•赫特纳(Alfred Hettner,1859—1941)被称为区域学派的创始人。
著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思想及贡献:①认为区域和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反对把“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②提出了区域研究标准的研究程序(或地理样板)。
(4)奥托•施吕特尔(Otto Schluter,1872—1952)景观学派创始人、思想和贡献:①认为地理学者应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及整体,即景观。
②区别了他所说的原始景观和人文景观。
德国地理学发展到20世纪初,还盛行过区位理论,二次大战期间的一股逆流——地缘政治学。
2.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1)保尔•维达尔•德•拉•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法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奠基人,代表性著作为《人生地理学》。
思想和贡献:提出人地关系理论----或然论或可能论。
(2)让•白吕纳(Jean Brannes,1869—1930)1910年发表了巨著《人地学原理》,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思想。
贡献:对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实物(或事实)提出了一项分类方法,称“三纲六目”法。
3.英国近代人文地理的发展哈尔福德•J•麦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1861—1947)英国近代地理学的引路人。
著作:1904年〈历史的地理枢纽〉,1919年〈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思想:在1887年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大陆腹地说。
世界的政治力量可以分为陆上力量和海上力量;认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总是陆上力量威胁(征服)海上力量,海洋霸权难以对心脏陆地构成威胁。
4.美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森普尔和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森普尔和亨廷顿等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超出了客观检验的可能性。
(2)巴罗斯(Harlen H. Barrows,1877—1960)的生态调节论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
(3)苏尔(Carl Sauer,1889—1975)的文化景观学派。
(4)哈特向的区域学派重视区域研究的重要性。
在1939年的〈地理学的性质〉和1959年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中系统地总结了近代地理学思想和理论,被认为是地理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