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艺术融合建筑与景观矫鑫,刘世强,谢祥财*(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光与影在景观和建筑之间的运用方法:光塑造形体虚实;光渲染情绪氛围;使用人工光源等,从而利用光达到的更好地景观效果。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在景观与建筑之间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
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光。
关键词:光;光影;建筑;景观The Light Art Fusion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JIAO Xin, LIU Shi-qiang, XIE Xiang-cai*(School of Arts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e methods of the use of light and shadow in the landscapeand architecture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use of light to shap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body; the use of light to play up the emotional atmosphere and the use of artificial light source, thereby reaching the better effect of landscape by using light . Natural light and artificial light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It is stressed that we need to use light reasonably.Key words: light; shadow; architecture; landscape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
它是揭示生命的因素之一,是最玄妙的艺术手段,它神秘而奇妙。
无论对于绘画、建筑、摄影还是园林,光的运用不可或缺。
对于设计师来说,光是创作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博塔说过:“光线塑造空间。
没有光线,也就没有空间,关上灯,空间就消失了。
”[1]可见一斑。
在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要求之一就是各种景物之间的调和,尤其是在建筑存在时,不论是在体态,还是在材质上,都应该和景观达到最佳的调和状态。
这让我们不禁意识到,光在园林与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让两者更好地结合,使建筑寓情于景。
1 光与景观、建筑的联系1.1 光与景观光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是一位媚景大师。
景观上对于光的理解与应用,从古至今就非常之多。
古时,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就曾有诗“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的喟叹。
在高山之巅观赏朝日喷薄而出的胜景;在杭州的“雷峰夕照”,承德避暑山庄的“锤峰落照”等一览落日余晖的佳景;在皓月掩映之下的“粉墙花影重重”;在如真似幻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光影的变幻与色彩、阴暗对比,在各种物理作用之下已成为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 光与建筑在建筑中,光与影也一直都是主要元素。
古人对于光在建筑中的认识与发展为阴阳学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和营造。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就像光与影,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虽然矛盾,但却映衬和谐。
也是在这种的思想下,形成了院落空间模式(图1)。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建筑中最重作者简介:矫鑫(1988-),女,山东青岛人,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谢祥财(1974-),男,福建武平人,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要的空间元素就是成熟的群落,它使户内可以接受到阳光雨露,日月精华,通天接地。
图1 传统建筑的中枢—院落在西方建筑中,光是建筑师们创作的主题,他们令光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路易·康曾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线”。
建筑史上的“光的大师”,如阿尔托、莱特、科比西耶、贝律铭等等。
他们的设计,令光变成“意味深长的、动人的”。
光影在所有设计师的手中都拥有无限的魅力。
2 光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手法2.1 光塑造形体虚实光与建筑有类似的一面,都可以称之为实体构件,它可以创造空间、表现空间、改善空间的硬性表现。
光线的强弱虚实、明暗层次可以使人们弱化对建筑的硬性感受,减弱建筑的人工化痕迹,反过来,在景观与建筑的调和过程中,也可以增强景观的存在感,增加景观的层次,减弱其他区域从而引起注意。
光环境意向是中国传统院落建筑的重要方面,传统院落建筑的空间和各种构成元素产生不同的光环境效果[2]。
在苏州园林中,建筑是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
虽然苏州园林小巧,但是空间设计上确是以建筑为主的。
在建筑数量多且比重大的基础上,为了独特地表现“道法自然”,却也要让人觉得无意而为,苏州园林中对于光影的运用非常讲究。
苏州园林中的光,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分别透过建筑的外墙进入,当然,建筑里面的观景效果也是毫不逊色。
苏州园林中的廊、院落大都采用多边形的洞窗,整体感觉精致玲珑。
这样的设计使原本单调的实体建筑具有了两个不同的优点:第一,门窗是引入外部景观的主要途径,不论是窗外的青山绿水,还是树下的斑影重重,都可以通过一个个别致的洞窗使视线得以穿透,使园林空间得以延伸。
第二,很好地为建筑内部采光,在光线强烈直接射入时,为内部造成更多的阴影,弱化建筑的存在感,强化了景观环境的存在感。
图2 沧浪亭西南隅的复廊及花窗(左为园内,右为园外)苏州园林门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漏窗(图2),漏窗本身即是雕塑,具有立体感,又是镂空的墙面,隔而不堵,使景观产生虚幻的空间层次。
漏窗的雕刻具有水墨画的生动笔触,使墙壁与建筑的材质变的轻盈,尤其在有光影的变化时,随着光线的变化,在光线强烈时,它可以像篆刻一样表现在建筑与景观之间。
在室内光线不强时,在植物和斑驳树影的的掩映下,可以模糊线条,仅仅遗留下轮廓,消弭在景观之中,在景观和建筑之间产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交相辉映的光影变化。
2.2光渲染情境氛围光在景观运用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反光。
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在建筑和园林的设计中,通过不同材质对光的反射,最大限度地运用反射光线,既可以提高设计上的亮度,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材质。
而且不同的材质将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
这些特性和效果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深度。
本·克莱门茨将通过视觉感受到的、类似触觉感受的特性称作“视觉质感”。
不同于景观,建筑对于材料的使用要丰富很多。
采用不同的手法,让光更随意地参与到建筑空间中,成为构筑空间与实体的特殊“材质”[4]。
如玻璃、抛光金属等光滑材料,这些材质对于光的反射有时会很有弊端的,在阳光强烈时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造成光的泛滥和污染,对人而言也是一种心里负担,让人们感觉到压力、烦躁、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于神经衰弱的症状。
而在弱光下却又显得黯淡。
天然石材或未经加工的木材等表面粗糙的材料与自然景观中的材质要接近很多,如波光粼粼的流水、绿色的植物以及褐色的树干、平常的沙土等等。
他们的材质不但给人强烈的亲近感和吸引力,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
而且材质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展现地更加真切。
图3 安藤的木材博物馆安藤忠雄摆脱以混凝土为标签的建筑风格,以环保木材为建筑材料,传承了日本的传统木材结构艺术特色,同时进行革新,结合东西方文化,充分发挥木材的自身特色,并且强调光的运用,体现内部空间的光影效果。
该建筑巨大的木质柱形结构,与基地四周的茂密森林融为一体。
让人们在树丛环保的林间,自然而然的走进建筑,在建筑中也能享受被环状建筑所框进的圆形天空景色。
图4赫尔佐格和梅隆设计的多米诺酿酒厂赫尔佐格和梅隆设计的多米诺酿酒厂,工厂的墙壁采用未经雕琢的石头,光通过石头间的缝隙投射进室内,在室内形成光怪陆离的光斑。
建筑的存在感消逝了很多,更多的感受是不存在的建筑,整体上透发着浪漫、舒适的感觉。
在传统日本茶室中,空间往往用屏风隔断分割,光线透过半透明的材质,产生朦胧梦幻的艺术魅力,在景观和内部空间之间展现地淋漓尽致。
2.3 光的人工化——人工光影装饰、演现梦幻景观自从爱迪生点燃第1盏电灯起,光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黑夜中一束光线能够唤起心中的温暖与幸福。
显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不受黑夜限制,像自然光一样的展现环境,凸显缤纷的景物特色;运用各色灯光,以及灯光的造型,可以产生光与影的编织,展现给人们具有节奏或韵律的动态变化,产生无与伦比的装饰光影造型,无一不成为视觉和艺术的焦点。
如济南大泉城广场(图5),将光、声、色综合运用,创造非凡的景观效果。
园林设计中对于人造光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在黑夜里让人依然感受那光的繁华,淋漓尽致。
图5济南大泉城广场园林建筑设计师H·基思·瓦格纳在美国佛蒙特州里士满就地取材建造了一栋山顶住宅的入口花园。
该设计的出彩之处并不是与地形结合的抽象展示,也不是生态化的精致的植物设计,而是其简单但是匠心独运的灯槽设计和景观光影的展现,花园中投射的光带,从建筑内部一直延伸到花园内的园林景观在夜晚,楼梯间的灯光可以通过墙面上灯槽的反射,投射到平坦的地面,形成华丽的光带。
梦幻的光影,配合穿插于苔藓丛中的石墙,与瘦瘦高高的玻璃窗交相辉映。
最终使得平凡但是新奇的设计获得1998年ASLA优秀奖。
墨尔本的菲利普港步道在设计时就很好地考虑到灯光的运用,一款可以嵌入栏杆中的LED照明灯在项目中被大量使用。
菲利普港是墨尔本当地受欢迎的迷人港湾,广袤的海洋消失在无尽的北边,舒适清洁的沙滩,有规律的潮涨潮落,都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灯具藏在扶手底部,提供一个优雅低调的光环境,让傍晚时分的人们可在这里尽兴地享受浪漫日落之景。
(图6)图6 墨尔本的菲利普港步道3 园林光影景观中光的合理运用无论自然光还是人工光源,它们的第一基本功能是照明:利于活动,有利健康。
珍妮·霍尔泽的光作品中充满各种心理暗示,体现了私密、公共等种种关系,她的作品呈现了光在心理影响方面的各种探索,体现了光在心理影响上的巨大潜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