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验

心脏生化标志物检验

并发症3d后恢复正常水平。
胸痛发作3小时后用CK-MB诊断AMI阳性率
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80%。
一般认为CK-MB ≥CK6%时为阳性。
CK-MB对心肌并不完全特异,急性骨骼肌损
伤时CK-MB可一过性增高,但CK-MB/CK常<6%,
可与心肌损伤鉴别。
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参考范围】
速率法 109-145U/L(37℃)
比色法
【临床意义】
190-437金氏单位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生胸痛后8-12h LDH开始升 高,24-48h达高峰,酶活性升高可维持7d左右或更
长,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升
高水平通常为正常的3-4倍,最高可达10倍。 LDH中 度升高见于心肌炎。
3.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
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
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4.在急性脑外伤、脑膜炎、恶性肿瘤、
肺梗死、甲状腺功能低下时,CK可可增高。
2.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CK)分子是由M亚基和B亚基
组成的二聚体。在细胞质内共有三种同工酶:
即CK-BB(CK-1)、CK-MB(CK-2)、 CK-
3.CK/LDH比值 测定AMI病人CK/LDH比值发现,其峰值在发 病后12-16h,明显早于CK和CK-MB,其诊断阳性 率在9-24h内为100%,且有很高的特异性,是对
AMI最有实用的酶学指标,而且测定方法简单易行。
除此,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组、肌酸激酶同 工酶亚型的检测与分析对AMI的诊断液非常有价值。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在心 肌细胞内含量最多。
【参考范围】
速率法
比色法
8-40U/L(反应温度为37℃)
8-28卡门单位(反应温度为37℃)
【临床意义】
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 病后6-12h之内显著增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 害的程度,在48h达到高峰,约在3-5d恢复正常。 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 血清AST的轻度增高。
由三个亚单位组成,即肌钙蛋白C(cTnC)、肌
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其中cTnI是 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二、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一)急性心肌梗死 基于AMI后梗死部位心肌细胞内的化学物 质将释放到外周血中的病理生理改变,通过对
这些化学的测定可诊断AMI。
决定一种标志物血浓度变化的因素有该物 质的分子大小、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小 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液循环)、释 放率、清除率和心肌特异性等。
第十二章
心脏生化标志物 检验
第一节 概述
心脏的传导系统主要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
胞组成,位于心壁内,具有产生兴奋、传导冲动
和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搏动的功能。
心肌细胞富含多种酶类和蛋白质,有些酶 在心肌的含量较高,有些蛋白质是心肌细胞特异 的。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功能为泵血。心脏实际上是个血
液泵,由起搏传导细胞和收缩细胞所组成,
【参考范围】
正常人血清中LDH同工酶活性大小顺序为: LDH2> LDH1> LDH3> LDH4>LDH5。
LDH1
LDH2
(28.4 ± 5.3)%
(41.0 ± 5.0)%
LDH3
LDH4 LDH5
(19.0 ± 4.0)%
(6.6 ± 3.5)% (4.6 ± 3.0)%
【临床意义】
通常在AMI后6h, LDH1开始出现升高,总
2.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是由H和M两种免疫性质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
聚体。人体组织中的LDH用电泳法可分离出5种同工酶。
同工酶及其亚基 组成 LDH1(H4) LDH2(H3M) LDH3(H2M2) LDH(HM3) LDH4(M4) 心肌 60 33 7 <1 <1 肝 2 6 15 13 64 骨骼肌 4 7 17 16 56 红细胞 42 44 10 4 <1
采用非线性多点定标模式,以不同浓度标
准品的ΔA,绘制标准曲线,用测定管ΔA从标准
曲线上查出测定结果。
【参考范围】
健康成人Mb <70ug/L 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本地 的正常参考范围。
【注意事项】
1.本试剂应避光,于2-8℃可保持1年,-20℃
可保持更长时间,但不宜反复冻融。 2.若用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应严 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设定参数进行操作。
(二)心肌炎
通过测定和分析病毒心肌炎病人血清酶组
证实:血清LDH、AST、α-HBD、CK、CKMB,等各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均远不如AMI患 者,血清CK和CK-MB活性恢复较早,而血清 AST和LDH恢复较慢,患者心电图改变几乎与
心肌酶活性高低无关。随病情好转上述酶活性
逐渐恢复正常。
(三)其他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无心肌梗死病人,其血 清AST及LDH活性常升高,LDH活性升高主要是 由LDH5升高所致;但血清CK活性正常,主要由
<0.7。 AMI 发病后血清LDH1和LDH2显著升高,约95%的
病例LDH1/ LDH2 >1,且比值升高早于LDH总酶活性,
多在3-5d达峰值,持续时间越3周,可弥补CK(4d内) 和AST(1周内)活性升高时间短暂的不足;如LDH1/ LDH2 >1,且出现LDH5增高时,提示并发肝脏淤血或肝 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成正比,在570nm处测定吸光度,可计算样本
中Mb的浓度。
【试剂与器材】
1.试剂Ⅰ:甘氨酸缓冲液(pH9.0),
NaN31.0g/L
2.试剂Ⅱ:致敏乳胶悬液,兔抗人肌红蛋白IgG
致敏乳胶颗粒, NaN31.0g/L
3.校准品:Mb校准品
4.器材
【实践步骤】 1.测定条件:温度、波长、光径、时间 2.操作
MM(CK-3)。
【参考范围】 CK-MB CK-MB/CK总活性 小于10U/L(37℃) 小于5%
【临床意义】
血浆中CK-MB主要来自心肌,升高常被认
为心肌损害特异性指标,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很
有价值。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血清CK-MB即开
始升高(大于15u/L),12-24h达到峰值,如无
于心力衰竭引起肝淤血、缺氧、肝细胞受损害所
致。这些病人还可有血清ALT升高。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明显升高,急性加重期患者又明显高于缓解期的 病人。
(四)心脏手术
心脏手术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肺动脉狭窄
切开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需暂时阻断升主动脉和冠状 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无法进行糖的 有氧分解。ATP显著减少,故CK活性代偿性增强,保
2-10
93 3-5
2-6
89 7-14
5-7.5
98 11-16
早期诊 后期诊 后期诊 后期诊 断及预 断(特 断(特 断(特 后 异性差) 异性差) 异性高)
2.LDH同工酶组 同工酶比例应为:LDH2>LDH1 >LDH3 >LDH4 >LDH5
(小儿有时也出现LDH1 >LDH2 ) ,其中LDH1/ LDH2
有利于判定细胞坏死严重程度,也有利于推测
患者预后。 m-AST的动态活性与病程密切相关,一般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12h明显升高(较CK晚), 24h达峰值并持续至48h。
m-AST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100%) 和特异性(为93.5%)均不低于CK-MB(分别 为92.8%和93.5% ),且峰值时间较长,可作 为诊断心肌梗死的新酶学指标。 心脏手术前的预后判断:术前m-AST值 在20U/L以上时,术后死亡率升高;而术前mAST值在20U/L以下时,术后预后良好。
证能量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
②心肌细胞缺氧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CK、 CK-MB、AST、LDH、α-HBD漏至细胞外,导致血清 中酶活性升高。
第二节 心脏酶类标志物 检验
一、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1.乳酸脱氢酶
LDH属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
以心肌、骨骼肌、肾脏、肝脏中含量最丰富,
LDH测定常用于诊断心肌梗死,肝病和某些恶 性肿瘤。
不停地进行收缩和舒张,舒张时接纳来自静
脉的回流血,收缩时将接纳的血液等量地排
入动脉,保证血液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心脏的生化标志物 1.心脏的酶类标志物
血清中有多种酶,但各种酶的来源或组织、器
官特异性不一。 其中血清CK、CK-MB、AST、LDH、α-HBD
等主要来自于心肌,一起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
3.由于Mb也存在于骨骼肌中,而且仅从肾 脏清除,所以急性肌肉损伤、急性或慢性肾衰 竭、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时间休克及各 种原因引起的肌病患者、肌肉注射、剧烈的锻 炼、某种毒素和药物摄入后,Mb都会升高。 因此,采用血清Mb水平作为诊断AMI的早 期指标,仅限于那些没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要 注意鉴别Mb升高的真正原因。
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1.血清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
【参考范围】
男性(U/L) 25℃ 30 ℃ 37 ℃ 10-65 15-105 38-174 女性(U/L) 7-55 10-80 26-140
【临床意义】
1.CK测定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3-6h就开始急剧升高,可高达 正常上限的10-12倍,20-30h达高峰。CK对诊 断心肌梗死较AST、LDH的特异性高,但此酶 增高持续时间较短,在2-4d后就恢复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时,CK活性也可明显升 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