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规范目录目录 (I)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规格和型号 (2)4.1 分类 (2)4.2 规格 (3)4.3 型号 (3)5 材料 (4)5.1 铝合金 (4)5.2 配件 (4)6 要求 (5)6.1 一般要求 (5)6.2 性能要求 (5)6.3 制作要求 (6)6.4 外观要求 (7)7 试验方法 (8)7.1 试验仪器和条件 (8)7.2 制作质量检验 (8)7.3 力学性能试验 (9)7.4 一般性检验 (10)8 检验规则 (10)8.1 检验分类 (11)8.2 型式检验 (11)8.3 出厂检验 (11)8.4 抽样及判定规则 (12)9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修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1包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2标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3 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4 贮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5 修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附录A (规范性附录)铝合金模板主要种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附录B (规范性附录)铝合金模板主要配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9附录D (规范性附录)铝合金模板制作质量检测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1.3-2012规定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润发本标准由负责解释。
铝合金模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模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型号、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修复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工程用的铝合金模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02-2013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6-2010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098 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 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689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2467.4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铝合金模板 aluminum alloy formwork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焊接和机械加工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
3.2 面板 face-plate模板中与混凝土接触的铝合金板。
3.3 边肋 side rail;端肋 end rail;内肋 rib边肋:模板两侧的纵向长肋。
端肋:焊接于模板端部的横肋。
内肋:模板内部与面板相连的挤压成型的肋或焊接的型材。
3.4 主体型材 main profile模板面板与纵向肋通过挤压成一体的型材。
主要包括U型和密肋型截面模板、阴角和阳角等型材。
3.5 平面模板 flat formwork用于混凝土结构平面处的模板。
3.6 转角模板 corner formwork用于混凝土结构转角处相交两面平面模板的模板,包括阴角模板、阴角转角模板及阳角模板等。
3.7 早拆用模板 early stripping formwork为了实现早拆使铝合金模板尽快周转而设计的模板,包括水平构件模板的承梁及其早拆头和竖向构件模板的承接模板(俗称K板)。
3.8 可调独立支撑 post shoring以单根形式独立存在,并可以调节高度,为铝合金模板提供支撑的构件。
多用于承受竖向荷载。
3.9 对拉螺杆模板 tie rod formwork采用对拉螺杆+背楞进行加固和调平的竖向模板。
安装时对拉螺杆穿过开孔模板和背楞,再用螺母锁紧并调节模板的平整度。
3.10 拉片模板 flat tie bar formwork采用拉片进行加固的竖向模板。
安装时用定长开孔拉片穿过两片相邻边肋开槽开孔模板的槽位,然后用销钉销片锁紧。
3.11 标准板 standard formwork满足通用拼装要求,按统一标准的规格尺寸制成的模板。
3.12 非标准板 nonstandard formwork局部规格尺寸或拼接要素不满足通用要求,只需简单修改即可通用的模板。
3.13 异形板 abnormal formwork除了标准板和非标准板以外,型式特殊,难以通用的模板。
4 分类、规格和型号4.1 分类4.1.1 铝合金模板按结构型式分为平面模板、转角模板(阴角模板、阴角转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和组件。
详见附录A和附录C。
4.1.2 铝合金模板按加固型式分为对拉螺杆式和拉片式,详见附录A。
4.1.3 铝合金模板按满足通用要求的标准化程度分为标准模板、非标准模板和异形板。
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标准化分类要求4.2 规格铝合金模板主参数由模板的宽度、长度、面板厚度、边肋高、孔径、孔距组成主参数系列见表2。
表2 主参数系列单位:mm4.3 型号铝合金模板组件型号编制方法见图1。
L长度代号标准化代号宽度/边长代号特性代号图1 铝合金模板组件型号编制方法△—表示大写拉丁字母 #——表示大写拉丁字母×—表示阿拉伯数字(以下同)4.3.1 含义说明4.3.1.1 名称代号用铝合金模板“铝模”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L表示。
4.3.1.2 特性代号平面模板:用“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P表示。
阳角模板:用“阳”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Y表示。
阴角模板:用“阴”字母e的英文谐音大写E表示。
阴角转角模板:用“转”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Z表示。
4.3.1.3 标准化识别标准模板:用“标”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B表示。
非标准模板:用“非”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F表示。
异性模板:用“异”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Y表示。
4.3.1.4 宽度/边长代号对于平面模板表示模板宽度。
如:宽100 mm的宽度代号为100;宽度256 mm的宽度代号为256。
对于阴角、阳角或转角模板表示模板截面边长,等边则为一个数,不等边为/隔开的两个数。
如:150*150阴角的边长代号为150;100*150阴角的边长代号为100*150。
4.3.1.5 长度代号对于平面模板或阴角阳角模板表示模板长度。
如:长600 mm的长度代号为600;长度2457 mm的长度代号为2457。
对于转角模板表示模板两边的长度。
等长则为一个数,不等长为/隔开的两个数。
如:350*350等边转角的长度代号为350;350*400阴角的长度代号为350*400。
例如:宽度400 mm,长度1100 mm,开孔间隔为3*50/6*150/1*50的矩形平面铝合金模板型号表示为:LP400B1100。
宽度350 mm,长度2485 mm,开孔间隔为3*50/7*300/150/85的矩形平面铝合金模板型号表示为:LP350F2485。
截面边长为150*100,长度为2400 mm,开孔间隔3*50/21*100/3*50的阴角模板型号表示为:LE100*150B2400。
截面为150*150,两边长度为350*400,开孔间隔50的转角模板型号表示为:LZ150B350*400。
5 材料5.1 铝合金5.1.1 材质性能要求5.1.1.1 铝合金模板的型材及板材宜采用6XXX系列的合金铝,具体型号为6063-T6、6061-T6和6082-T6三种,其中6063-T6主要使用于焊接型异形铝模。
5.1.1.2 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力学性能及硬度指标应符合GB/T3190有关规定及要求,应提供材质化验报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和质量证明书等资料。
5.1.1.3 现场采用硬度测试铝合金材料性能,6063-T6、6061-T6和6082-T6的材料维氏硬度不能低于15Hw、10Hw和16 Hw。
5.1.2 型材质量要求5.1.2.1 铝合金模板的主体型材、边肋和端肋的尺寸精度应达到GB 5237.1中的高精级要求。
具体详见表5。
5.1.2.2 铝合金模板的表面应清洁、无裂纹或腐蚀斑点。
型材表面的起皮、气泡、表面粗糙和局部机械损伤的深度不得超过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5%。
在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2mm,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2%。
在非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5mm,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5%。
型材上需加工的部位其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
5.2 配件5.2.1 铝合金模板的配件包括连接件、支撑件和加固件,常用配件的规格应符合表3的要求。
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3098、 GB/T700和GB/T1591的规定,并应保证满足配套使用、装拆方便、操作安全的要求。
表3 铝合金模板配件名称及规格 (详见附录B)6 要求6.1 一般要求6.1.1 铝合金模板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6.1.2 铝合金模板的模数应符合GB/T50002和GB/T 50006及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6.1.3 铝合金模板设计在保证强度、刚度以及加固传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边界连接应采用统一规格标准,内部结构传力体系和构造可选择不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