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

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果,并将完成的询问法结果摆放在讲台,其他小组代表参观学习,进行组组交流。
10
14(知识点总结)
总结审计的技术方法及其运用。
提问和讲授结合,总结本次课知识点。
学生听课、回答问题、做笔记。
3
作业
课后练习
2
课后
体会
注:每个步骤占用的行数,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像“步骤1”那样增减。
③培养准确职业判断能力和理性的审计法律意识;
④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力训练任务
①掌握内部审
任务2.分析法
任务3.调节法
任务4.询问法
本次课使用的外语单词
单元:a unit
设计:to devise
案例:a case
审计:audit
审计方法:Audit methodology
10
11(布置任务四)
询问法的运用。
提供有关询问法的资料
分组(5组),每组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复核。
5
12(任务四处理)
通过任务处理,培养学生询问法的运用。
观察每个小组的任务处理情况。
小组讨论分析询问法运用要点。
5
13(审计结果展示)
学生展示审计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教师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案例3:调节法(参见讲义,授课时直接打印发放给学生)
案例4:询问法(参见讲义,授课时直接打印发放给学生)
资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
《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孙力,王桂媛.《审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欧庚生,孙力,刘文梅,刘白浪.《审计原理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审阅法:Review methods
分析法:Analysis methods
询问法:Inquiry method
调节法: Adjustment method
案例和
教学
材料
(指定教材或讲义、课件、参考资料、仪器、设备等)
案例1:审阅法(参见讲义,授课时直接打印发放给学生)
案例2:分析法(参见讲义,授课时直接打印发放给学生)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单元教学进度
步骤
教学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钟)
1(新知识引入)
提出4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的技术方法,引入审查书面资料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的知识。
单元标题:审计程序、方法、审计报告
单元教学学时
2
在整体设计中
的位置
第9次
授课班级
10会
1

上课
时间
3周9月14日
第 34节
上课
地点
多媒体
教室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①掌握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
②掌握实物证据的取证方法
①了解内部审计的方法
②熟悉审计技术的取证方法
①培养学习、进取、自律和责任意识;
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5
9(任务三处理)
通过任务处理,培养学生调节法的运用。
观察每个小组的任务处理情况。
小组讨论分析调节法运用要点。
5
10(审计结果展示)
学生展示审计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教师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果,并将完成的调节法结果摆放在讲台,其他小组代表参观学习,进行组组交流。
教师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果,并将完成的审阅法结果摆放在讲台,其他小组代表参观学习,进行组组交流。
10
5(布置任务二)
分析法的运用。
提供有关分析法的资料
分组(5组),每组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复核。
5
6(任务二处理)
通过任务处理,培养学生分析法的运用。
观察每个小组的任务处理情况。
小组讨论分析法运用要点。
5
7(审计结果展示)
学生展示审计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教师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果,并将完成的分析法结果摆放在讲台,其他小组代表参观学习,进行组组交流。
5
8(布置任务三)
调节法的运用。
提供有关调节法的资料
分组(5组),每组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复核。
准备问题
10
提问
思考问题
问题解析
回答问题
2(布置任务一)
审阅法的运用。
提供有关审阅法的资料
分组(5组),每组选出的小组长负责复核。
3
3(任务一处理)
通过任务处理,培养学生对审阅法的运用。
观察每个小组的任务处理情况。
小组讨论分析审阅法的运用要点。
7
4(审计结果展示)
学生展示审计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