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规划PPT课件

交通规划PPT课件

调查区域境界线:包围整个调查区的一条假想的边界线。 4.交通分区(Zone):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
质心:出行量最大的地点,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 5.OD调查(起讫点调查) 6.境内出行/境外出行 7.境内外出行/过境出行
. 5
第一节 概述
三.交通分区的划分原则
a. 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 尽量一致;
b. 均匀性(面积、人口、交通量等特性)由中心向 外逐渐增大;
c. 充分利用自然障碍物; d. 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 e. 土地利用 避免将同一用途分开; f. 分区数量,分区人口适中
. 6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一、土地利用调查
一般只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进行。现状和规划 1.土地利用的分类(10大类)
—— 交通规划之二
.
1
内容安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重点 第四节 其他交通调查 第五节 交通调查的新技术与方法
. 2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1、目的、意义
交通调查
数据
交通规划 建立模型 检验理论
一般交通调查要耗费整个交通规划1/2~2/3的费用。
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2.调查用表 3.获取途径 一般从统计部门、交通部门等政府机构获得。
. 9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三、自然情况调查
内容:气候、地形地貌、地质,
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 从专业政府部门获取,如旅游局、地质、矿业等部门。
土地利用
基本资料 社会经济
2、调查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道路,公共交通,对外交通枢纽等;
交通现状:单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事故;
环境影响; .
3
第一节 概述
区域公路网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公路网,其他运输网;
15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三、起讫点调查的工作步骤
1、建立调查机构 统一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2、准备工作 调查表格,调查用车、通讯设备等
3、确定样本率和抽样方法
4、人员训练 大批临时调查员
5、制定计划 调查内容、对象和时间安排 注:调查应在同一天同一时段同时进行
6、典型实验
7、实地调查
.
16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二、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
1895年挪威国家统计局局长凯尔提出“代表性调查”的观 点,进而首次引入“抽样”的调查思想。
1.抽样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观察,依据获得的数据 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 体的正确认识。
总体,总体容量,
样本,样本容量,
样本率(2~20%)——总体越大,样本率取值越小。
PT调查
2~12%, 一般3~5%
车辆OD调查
3%
. 12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抽样率定方法: 一、参照国内外的经验; 二、按数理统计的原理。
2.抽样方法
22 2N22
非概率抽样方法:含有主观判断因素
概率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样本量大,不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顺序(又叫系统)抽样:均匀,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居住、公共设施、工业用地、仓储、对外交通、 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 和其他用地 日本:三大类-----居住、商业、工业 德国:两大类-----居住、工业
. 8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二、社会经济调查
任何交通规划都要进行该项调查。历史和现状 1.调查内容
人口:总量、分布、构成、迁移情况、增长状况等;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投资状况、各产业产值等; 产业:结构、布局;
2.调查内容 特殊用途的用地量:包括交通、绿化等 基础产业的用地量: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 政府机关、大学等 非基础产业用地量: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 中小学、医院等 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3.调查用表(按年度或按分区) 4.获取途径
一般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 部门等有关政府部门获得。 7
我国 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将城市 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四、各项起讫点调查
1、居民出行的起讫点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 居民某一天的出行特征。 方法:家访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 明信片调查法:5~7个题目;回收率低,要求>20% 单位职工询问法:对公共交通规划特别适用 调查内容:家庭信息
个人特征信息 居民出行行为信息 表格设计注意事项
. 17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交通现状:公路交通,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状况
3.调查方法
观测法:用于交通现状调查。
询问法:广泛使用。 方法
观测法
询问法
内容
.
断面交通量 交通流特性 车站、车内客流
基础资料
PT调查
4
第一节 概述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
1.出行(Trip):1945~1948年美国最先使用。三个属性 2.出行端点:出行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又分别叫起点或终点。 3.调查区: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回家 购物 文化娱乐 回单位 业务 看病 探亲访友 其他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车 公交 出租车 单位车 私家车 摩托车 其他
. 18
. 19
居民出行调查表
调查时间___ 年__ 月__ 日 调查员___ 验收员 ___编码员___
. 2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调查(家访调查法)调查分析, 获取如下基本信息:
自然情况
. 1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回顾:定义
一、调查项目
1.目的
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
规律。
居民
2.起讫点调查项目
客流 流动人口
客运枢纽客流
境界线内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 起讫点调查
区内货流 货流
货运枢纽货流
公交车 机动车流
其它车流
境界线上调查
机动车流
. 11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分层随机抽样:可以缩小个体差异;费用较高
整群抽样 :组织简单,降低费用;代表性差
考虑调查对象及调查的具体条件选择抽样方法。
. 13
. 14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3.抽样调查流程
确定抽样调查目标
确定抽样调查的母体
选择抽样方法
四种常用抽样方法
统计整理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
.
对调查数据进行校正、 放大和有效性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