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造成的焦虑情绪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兴趣,而一些成绩差的孩子则相反,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在学习中厌倦书本,对学习缺乏兴趣,尤其看到其他同学样样出色,更表现出自卑、失望的焦虑心理,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这种不自信的态度是学习中最大的禁忌。
古话说:“哀莫大于心死。
”学习差不可怕,怕就怕没有信心。
王小刚已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成绩很不理想,尽管家长平时也不断过问,要求他努力用功,他的成绩却始终难以改观。
因此他的心里很自卑,总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甚至想中途退学。
他对家长说:看A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B次次考试在班级都名列前茅;C歌唱得好,球打得漂充,字写得潇洒……可他自己呢?真是样样不如人……这样一比较,他就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更加强烈,然后在紧接下来的学习中就陷入低潮期,认为自己这样学习平庸,就是再学也没有用,还不如不学。
由此陷入更深的厌学情绪之中。
正如案例中所指出的,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往往在主观上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比不上对方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行,破罐子破摔。
一个孩了如果有了丧失自信的倾向,却得不到及时地调整和改变,一直持续下去,慢慢地他就会成为一个具合强烈自卑感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无法摆脱浓重的自卑的阴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谈进步与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
王璐,高中三年级学生,理科生,不善言谈,性格比较内向,学习刻苦,是个稳重踏实的孩子。
上高中以前,王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可自从上高二以后,她的学习成绩出现较大波动,与此同时,考试增多,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王璐的学习成绩渐渐从全班前几名退到中等。
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但是效果不理想,一直在班级二十名左右徘徊。
王璐大受打击,比起班级里其他几个学得轻松,成绩又好的同学,她觉得自己太笨了,上课也提不起精神,自习看不进书,一想到考试就害怕。
王璐在休息的时候也会看书,这时很多同学就会说:“这么用功啊!”她就觉得不舒服,她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似乎足同学在嘲笑她“花了那么多时间看书,却只考出那样的成绩,真是个笨蛋”。
当她看到别的同学用的复习资料是她没有看过的时,她就会很着急,想自己还有那么多题没做过,就会焦虑。
原本她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期待,可是现在却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信心。
看了王璐的故事,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王璐是个学习成绩不错而且非常努力的学生,更难得的是她自律性很强。
但是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定位和要求太高,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王璐对自己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导致了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低人一等,自已瞧不起自己。
其次,王璐一直在过于追求完美,一旦成绩达不到目标就会由此失去信心。
在她的内心世界里,总会有那么几个作为参照物的同学,同时也把对自己的认识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很少有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缺乏了解和自信。
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有更大更多的自由空间。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即使被眼前的困难难住了,也要相信,只要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做尝试,困难终会得到解决。
一、孩子自己怎么做■首先,要懂得正确评价自己停止对自己的消极否定评价,宽容地对待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和有缺点,对行为和个人品格要分开来对待,虽然自己学习成绩不如意,但并不能说明自己就是愚蠢的。
每天至少表扬自己一次,如果当天实在没有可表扬的事情,也可以表扬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
将自己感觉到不满和自责的事情列一个表,看看哪些是自己可以根除和改正的。
同时要告诉自己,有些错误和不足是人本身无法根除的。
至少列出十个自己满意的特点和行为,这些特点和行为不要求是必须异于他人的。
■成绩不好的同学多是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成绩不稳定,甚至下降,长期下去导致对学习没兴趣,每天学习却得不到提高成绩的回报,久而久之导致厌学。
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对某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
在后续课程中涉及到此类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进一步的学习困难。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解决方法:①自己应该先分析自己。
自己对自己最了解,知道自己的学习中哪个环节最薄弱最需要帮助,只要把这个环节打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事半功倍了。
也可和老师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找出关键问题出在了何处②制定学习计划。
老师为学生其制定好一个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学习内容和形式等等。
因为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过程,有些问题累积的过多,需要系统的来解决,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到综合训练和考试的时候,问题依然会存在。
③要从思想上下定决心,努力实施。
解决自己沉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恒心、耐心,切忌耍小聪明,敷衍了事。
无论采取什么方案,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
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是来帮助自己的,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跟家长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上课都能听懂,平时的作业题都会做,但考试总是考不了高分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老师在每节课后留的作业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正确率也比较高,可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分数就不理想了,平时会做的题也做错了,稍微综合一点的题目也不能拿满分。
如果长期下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考试时底气就不足,做题犹豫不决,耽误考试宝贵的时间,就会直接导致成绩下降。
解决方法: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他们只是对基本知识点达到了理解掌握的层次,还没有达到期中、期末考试所要求的综合运用的层次,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形成知识系统。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分析这个题目的设计思想,在今后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就会比较熟练。
另外,学生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不要有拖拉的毛病。
因为考试的时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气氛、心态都和平时有所不同。
大家在平时如果对待作业和练习以考试的状态处理,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比较从容自如,更好的把握每一道考试题。
■考试前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对自己学的知识没自信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次到考试前复习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课本或笔记,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该看、该记、该练,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心情。
因为没能进行充分的准备,盲目应考,总会给自己造成遗憾。
解决方法:应考也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对付每一次的考试,都要认真分析考试目的和重点。
期中期末考试属于阶段检测性考试,目的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本阶段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所以对于期中期末考试一方面要梳理自己所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重难点在哪里、典型题目、以往试卷等等,期中期末考试中也不乏一些原题出现。
书要学到只剩下目录,也就是对于自己所学内容烂熟于胸,就能把本阶段知识点、重点、难点、典型题目、自己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就容易把握复习要点了。
凡是自己记不起来的、模糊的,一定是自己掌握不好的,需要在考前下功夫的内容。
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题目设置的综合性更强,应考就更复杂一些。
■平时学习感觉没什么问题,到了考试的时候总出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次老师问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自己总感觉没有什么问题。
总是看到其他同学问的问题,其实未必明白。
长此以往,自己就对知识点理解出现了误区,掌握不好,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造成隐患。
解决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点的学习不够认真。
对于同在一个课堂上听课,因为自己的走神,可能会漏听很多信息,甚至是对这个知识点很关键的信息。
这样,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就会产生一知半解的情况,好像知道,又不全知道。
自己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误会:这个知识点我掌握了。
但是一到做作业、考试的时候,这种误会就会造成题目不会做、或者做错了还不知道。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要学会思考,不仅捕捉老师讲解的知识点的关键信息,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跟上老师的节奏。
这样就能保证真正的学会本节课的内容。
■上课时不能够专心听讲,总是走神因为孩子处于发育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一般来说最多是18分钟再加上上课期间各种因素影响,课堂开始还能跟着老师走,可是听着听着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了,思路就跑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再回过神来时已经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
如果学生的自制力差的话,课上听不懂的东西课下就很难自己主动的去搞懂。
解决方法:提前预习,把第二天要讲的课程提前预习,这样自己就能学会60%以上,然后再老师上课期间讲到你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时你就要特别的集中精力去听课,然后剩下时间自己整理重点理解的笔记,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老师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合理地自我定位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要强求,如果有不足,那就努力改正,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战胜自己的缺点,那就要勇敢地承认自己是一个有弱点的普通人,不要对自己妄下评断,瑕不掩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其实也是很难得的。
在后面的学习中,应该为自己划一条界线,以接下来的某次考试成绩为标准,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然后再尽力而为。
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曾经成功教育一名成绩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
他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学校中有个学生因为经常旷课,搞得班里的纪律一团混乱。
校长最后把该生交给王金战管理。
针对这个学生的问题,王金战给他开了特例:“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
”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但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又开始自暴自弃,又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
王金战提议,“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
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该男生又借口生病不想考试。
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
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
但我没有多么难过。
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
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
”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倒数第一,但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
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这名学生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