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④ 张开口,舌尖抬到门牙背面,维持5秒,然后放松 ,重复5~10次

7
⑤ 张开口,舌尖抬到门牙背面,贴硬腭向后卷,即做 卷舌运动。持续5~10次。
⑥ 舌尖伸向左唇角,再转向右唇角,各维持5秒,然
后放松。连续做5~10次。 ⑦ 用舌尖舔唇一圈,重复5~10次。 ⑧ 将舌伸出,快速的舔左右唇角,重复5~10次。 ⑨ 伸出舌,用压舌板压向舌尖,对抗力,维持5秒,
对于喉部可以上抬的患者,当吞咽唾液时,让患者 感觉有喉上提时,同时保持喉上抬位置数秒;或吞咽 时让患者以舌尖顶住硬腭、屏住呼吸,以此位置保持 数秒,同时让患者示指至于甲状软骨的上方,中指置 于环状软骨上,感受喉结上抬。
对于上抬无力的患者,治疗师用手上推其喉部来 促进吞咽。
19
吞咽动作手法适应症及原理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康复科
常用的吞咽障碍训练方法
有关脑损伤患者进食、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如下几个方面:
• • • • • • • 改善食物物理性状,以利于吞咽,如选择糊状食物等; 面部及咽肌肉的功能康复训练,其中包括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 训练、呼吸训练、吞咽肌肉运动协调训练、吞咽技术训练等; 咽肌肉的电刺激和粘膜的冷、热刺激; 进食体位的调整; 中西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心理治疗;
重复5~10次。
⑩ 舌伸出,舌尖向上,用压舌板压着舌尖,对抗力, 维持5秒,重复5~10次。
8
11 把舌尖伸向左唇角,抵抗压舌板阻力,维持5秒, 重复5~10次,反方向亦然。 12 发“t、d”音,训练舌尖与牙槽嵴快速接触与收缩 。 13 发“ch”音,促进舌与软腭中部的接触,同样,发 “s、sh”音,促进舌与软腭的侧面接触,帮助舌 体形成凹陷。 14 发“k、g”音,促进舌向后运动软腭的接触。 15 重复说“da、ga、la”音,训练舌与软腭的协调性 。 16 咀嚼纱布练习舌搅拌运动范围。 17 运用压力与温度刺激,促进感觉: I. 将冰冻勺放置于舌尖、舌体、舌根上,轻轻下压, 嘱患者将舌抬起。 II. 嘱患者尽量用颚与舌面相接处。
20
超声门上吞咽法
呼吸道入口关闭减少
用力吞咽法
舌根向后的运动减少 喉运动减少
门德尔松吞咽法 吞咽不协调
Thank You!
4
⑤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紧闭及拉出压舌板,与嘴 唇做抗阻训练,维持5秒。重复5~10次。
⑥压舌板放嘴唇左边,用力夹紧、拉出,与嘴唇对 抗用力。然后放右边再做。重复5~10次。 ⑦压舌板放于两唇之间,紧夹住压舌板(避免牙齿 咬),在压舌板的两侧系硬币,维持25秒。根据唇力 量的系不同重量的硬币进行渐进性抗阻。
11
化声门闭合功能、强化软腭能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 在咽的食物。
二、Masake训练法(舌制动吞咽法)
目的:使咽后壁前突运动与舌根部相贴近,增进 咽的压力,使食团推进加快。
吞咽时,将舌尖稍后的小部分舌体固定于牙齿之间 或治疗师用手拉出一小部分舌体,然后让患者作吞咽 动作,使患者咽壁向前收缩。此方法主要用于咽喉向 前运动较弱的吞咽障碍患者。
9
III. 给患者以冷或酸的食物做舌味觉刺激。
IV. 用不同形状、大小、质地而又容易被舌运送的食物 训练进食动作。 18 爆米花练习:指示患者维持中等高度张口位,将一 粒爆米花放在上齿龈之上、下门牙之上,用舌尖顶 在爆米花上5秒。重复练习5次。
4、声带闭合、喉上抬练习
声门关闭是防止误吸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 练习腹式呼吸,做咳嗽训练:腹式呼吸维持5~10秒 ,做一次咳嗽,使患者情况决定练习次数。 ② 通过声门开始发音,逐渐增加音量:发元音“i”训
2
行 为 治 疗
• 代偿方法
• 温度刺激训练 • 呼吸道保护手法训练
• 吞咽姿势调整
• 生物反馈训练
3
一、代偿性吞咽治疗
1.口腔器官运动体操
a) 唇部练习目的:加强唇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 从而提高进食吞咽的功能。 b) 增强唇力量的训练方法 ①抿嘴,说“嗯”,维持5秒,重复五次。 ②笼嘴,说“乌”,维持5秒,重复五次。 ③说“衣”,随即说“乌”,然后放松,快速轮流 重复 5~10次。 ④紧闭双唇,压着维持5秒,放松。重复5~10次。
16
方法: (1)深吸一口气后屏住气 (2)将食团放在口腔内吞咽位置
(3)保持屏气状态,同时做吞咽动作(1~2次)。
(4)吞咽后吸气前立即咳嗽。
(5)再次吞咽。
二、超声门上吞咽法
方法:吸气并且紧紧地屏气,用力将气向下压。当 吞咽时持续保持屏气,并且向下压。当吞咽结束时立 用力屏气,而超声门上吞 咽法需要用尽全力屏气,确保声门闭合。
三、用力吞咽法
作用:用力吞咽时,舌与颚之间更贴近,口腔内 压力增大,往下挤食团的压力增大,减少会厌软骨的 食物残留。 方法:当吞咽时,所有的咽喉肌肉一起用力挤压 。这样可使由舌在口中沿着硬腭向后的每一点以及舌 根部都产生压力。
18
四、门德尔松吞咽法
是为了增强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间而设计,并借 此增加环咽肌开放的时间与宽度的一种呼吸道保护方 法。此手法可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
6
捷的左右面颊内转移,如漱口动作,重复5~10次。
3、舌、软腭的力量及控制
目的是加强舌与软腭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 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① 舌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 复5~10次。
② 舌尽量贴近硬腭向后回缩口腔内,维持5秒,然后 放松,重复5~10次。
③ 快速的伸缩舌运动,重复5~10次。
呼吸道保护方法 适应症 作用
声带关闭减少或延长
声门上吞咽法 咽期吞咽延迟
保持随时屏气常可在吞咽前或吞 咽中关闭声带 在其延迟之前或延迟时关闭声带 努力屏气使杓状软骨向前倾斜, 在吞咽之前或吞咽时关闭呼吸道 入口 用力增加舌根后部运动 喉的运动可开启食管上括约肌, 延长和保持喉上升的时间,延长 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时间。 促进咽吞咽的正常化
13
禁忌症:包括颈椎病、颈部运动受限(如一些头\ 颈部癌症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配合能力差的 患者应慎用。
四、呼吸训练
1. 通过提高呼吸控制能力来控制吞咽时的呼吸 如吹 肥皂泡、吹哨子分级训练及吹乒乓球训练,同时运 用腹式呼吸,并延长吹肥皂泡及吹哨子的气流。 2. 强化腹肌,学会迅速随意的咳嗽。 3. 通过学习腹式呼吸来缓解颈部肌肉(呼吸辅助肌) 过度紧张。
3.
给予需要咀嚼的食团,借助咀嚼运动提供最初的 口腔刺激。食团大小应适宜,一般不超过3ml。
15
4. 鼓励患者自己进食,可使患者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 。 5. 冰棉棒刺激或冰水漱口。
二、嗅觉、黑胡椒、薄荷脑刺激
呼 吸 道 保 护 手 法
一、声门上吞咽法
禁忌症 可能导致心脏猝死、心律失常;有冠心病 的脑卒中患者声门上吞咽法应禁用。
14
4. 缩口呼吸训练 以鼻吸气后,缩拢唇吸气(或缩拢唇 发“u’’音、‘‘f’’音),呼气控制越长越好, 也可借助呼吸训练器练习。
温 度 刺 激 训 练
一、感觉促进综合训练的冷刺激训练
1. 2. 把食物送入口中时,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 给予感觉较强的食物,例如冰冷的食团,有接触感 的食团(如果酱),或有强烈味道的食团。
⑧紧闭嘴唇,发“b”、“p”,快速唇的开启与闭 合。
⑨肥皂泡吹起训练、吹哨子训练。
5
2、下颌、面部及颊部运动训练
目的: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稳定性及协调、力 量,从而提高进食咀嚼的力量。具体方法如下: ① 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秒,然后放松。 ② 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持5秒,让后放松,重 复10次。 ③ 将下颌移至左/右边,维持5秒,然后放松,或夸张 做咀嚼动作,重复做10次。 ④ 开口说“呀”,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重复 10次。 ⑤ 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秒,放松,再做将空气快
10
练,音调由低音,逐渐延长发高音调,以促进声带 最大程度的闭合。
③ 持续发音:发音的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基础能力决定 ,努力延长发音的时间,同时保持发音连贯一致。
④ 运用各种音调进行持续性发音,训练声带的向前关 闭及喉上抬运动。 ⑤ LSVT(Lee Silverman training):进行持续的原 因发音,逐渐拉长,增加声带的闭合能力。 ⑥ 强化声门闭合训练: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 椅面做推压运动和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 ;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不仅可强
此吞咽法不能用于直接进食食物的过程。
12
三、Shaker训练法(等长/等张吞咽训练 法)
目的:①增强有助于上食管括约肌(UES)开放的 肌肉力量,通过强化口舌及舌根的运动范围,增加 UES的开放;②减少下咽腔食团内的压力,使食团通 过UES入口时阻力较少,改善吞咽后食物残留和误吸 。
方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尽量抬高头,但肩不能 离开床面,眼睛看自己的足趾,重复数次。看自己的 脚趾抬头30次以上,肩部离开床面累计不应超过3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