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理论与方法
2、面子理论研究新进展 2010年8月,《语用学杂志》再次以专刊形式对面 子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交际面子(face in interaction)的概念。这期专刊与以往研究的最大区 别在于,从交际的视角看待面子,认为面子是就社会 体系而言的交际关系。通过分析面子在具体的社会文 化背景下的表现,考察面子的交际性、动态性。这些 开拓性研究给面子提供了新的见解,极有可能指导未 来的研究方向。
三、语用学研究方法新进展
1、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 2、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语用分析
3、基于语篇的语用分析 4、历史研究法 5、实验法
……
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
期刊 国外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外语与外语教学 00- 04 05 06 1 07 08 09 1
外语界
现代外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1
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研究 合计 0 1 1
1
2
1
1
1
《外语教学与研究》1篇 李民,陈新仁,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外语教 学与研究,1,2007. [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语用习得] 《现代外语》 1篇 王丽, 王同顺,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标记语习得研究——一项基于SECCL和BNC的实 证研究, 现代外语, 3,2008 [上海交通大学语料库(语用标记语的分布频率和语用 功能异同)] 《外语研究》1篇 王立非,祝卫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外语研究,3, 2005,40-44 [本文运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语料,以BNC的口语子库作为参照, 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 《外语电化教学》1篇 蒋婷, 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 4, 2006, 47-51 [用合作原则看can 和may模糊限制程度] 《国外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篇 陈新仁,吴珏,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的 研究,3, 2006, 38-41. 徐捷,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you know习得实证研究, 3, 2009, 28-34.
动态关系语境新论 (Verschueren)
从本体论角度看,语境一旦变化,语言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
义也会发生变化,语言结构形式变化也必然会引起语境内容变 化; 从认识论角度看,交际双方参与的言语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互 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语境现象是他们使用语言结构表 达思想的依据。用什么结构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语境现象的识别 和认知。在谈话双方进行言语互动的过程中,语言结构的运用 反映出交际者对语境现象的识别情况。这个过程反映了交际者 对语境与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语用学理论研究新进展
1、语境理论
2、面子理论
3、 言语间接性理论 4、礼貌理论 5、不礼貌理论/冲突性话语研究
6、关联理论
何自然,语境新论,《外国语文研究》2011年第1辑
语用学界和认知语言学界,对语境的研究不断升温。国际著名 的话语语言学家van Dijk 和语用学家Verschueren分别提出了 社会认知语境观和动态关系语境观。 前者认为,语境模型(情景模型与语境心理模型)不是客观的 事物,而是一种主观的认识,是交谈者在交际中形成的一种心 理过程; 后者认为,在表意功能方面,语境与语言结构具有动态的互动 关系。语境变化,结构随之出现不同的选择,同样,结构变化, 表明话语体现的语境有了新的认识。
A. Face & Politeness 17篇 B. Identity 10篇 C. Conversational/Discourse-related Analysis 55 篇 D. Other interfaces 23篇
Special Issue: Face in Interaction (August 2010) Special Issue: Pragmatic perspectives on parliamentary discourse (April 2010) 8篇 Special Issue: Question-Response Sequence in Conversation across Ten Languages 12 篇 (October 2010) Special issue: Laughter in interaction (June 2010) Special issue: How people talk to Robots and Computers (September 2010)7篇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 (2010) 研究综述
文章分类: 1. 微观层面研究: 传统语用学研究课题 2. 与语言学领域其他学科的交叉:语义-语用、语法-语用、语音-语用及认 知-语用研究等 3. 宏观层面研究: 话语, 礼貌和身份、社会语用等
主要课题: Pragmatic Acts: Speech Acts (16), Indirection (6), Pragmeme (12), Human-Computer (HCI) and Human-Robot Interaction (HRI) (7) Discourse Markers/Metadiscourse (11) Reference (12)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3) Semantic-pragmatics Interface (12)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 Metaphors (9) and other related studies (5) Pragmatics & Grammar (12) Others
van
Dijk认为要有一种语境理论(a theory of context),解决社会 场景和话语结构之间的认知问题,这就是情景模型(situation models)与语境心理模型(mental models),统称语境模型 (context models)。 首先,语境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一种主观的认识,是交谈者 在交际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 其次,交际者根据谈话中的勾起的场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语境。这种语境模型控制了话语的生成和理解: 它与其他场景记忆相结合,在同一事件中各个个人形成自己的心 理模型,并分别以自身认知用话语表达出来。他提出了语境的社 会认知理论(socio-cognitive theory of context),简称为语境理 论,认为语境会因人而异,是存在于人们各自头脑中的心理模型, 是关于交际环境的心理建构(陈新仁、余维,2008)。
•简言之,将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从日常言语交际扩展到
电子邮件、BBS及博客(Blog)等网络交际,扩大了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以特定语域为对象的研究可对语 用学理论提出挑战,有利于修正或补充语用学理论。
第11届国际语用学大会专题讨论
A. Panels on identity issues B. Pane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C. Panels 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D. Panels on communication in indigenous languages E. Panels on properties of discourse F. Panels 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s G. Panels on pragmatics and culture H. Panels on pragmatics and its interfaces I. Panels on applied pragmatics J. Panels on miscellaneous topics
Lectures
除涉及panels的主题外,
仍有不少在研究特定语言中的言语行为实现方式; 仍有一些研究涉及礼貌/面子问题;
大量研究基于本民族语言/文化探讨语用问题; 较少论文运用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轻理论应用,重数据分析和社 会文化/心理认知解读。 大量研究采用实证(含语料库)手段; 许多研究采用微观过程/话语分析法; 一些研究采用历史语用学方法/历时研究方法; 就话题而言,语用学的界限似乎更加模糊;就方法而言,语言使用 者、语境、交际目的等因素更加清晰;就实质而言,语言结构和语 言使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更加成为理论关注。
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CMC变得 日益频繁,QQ聊天与论坛、BBS论坛、Blog(博客) 论坛与回应、MSN交流、电子邮件、视屏对话、声屏 对话等已成为重要的CMC形式,成为与电话、电视等 一样不可缺少的交际手段。交际已超出时空限制、地 域限制;同日常语用现象一样,CMC也具有语境的互 动性。
mp; Levinson人际交往模式的 基础上,提出了CMC的礼貌模式,并分析了网络交际 的新兴礼貌形式和礼貌的性别差异;最后还分析了网 络交际中的话题变化,如主题阐述、离题、话题转换 等。 •可见,网络交际的很多问题都可从语用学的视角开展 研究。
•另外,学者们的讨论还包括CMC交际中的人际关系
新兴议题与研究范围
(1) 计算语用学 (2) 医-患语言、临床语言的语用学研究 (3) 话语标记语、语用标记语研究 (4) 媒体语篇、政治语篇和学术语篇的语用学研究 (5) 机构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6) 身份构建的语用学研究 (7) 语用学与其他邻近学科的界面探索
•CMC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九十年代中期以
语用学研究新进展: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一、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
二、语用学理论研究新进展 1、语境理论 2、面子理论 三、语用学研究方法新进展
1、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
2、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