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一)综合实验探究——突破实验大题(限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1.(2019·郑州模拟)莫尔盐[(NH4)2Fe(SO4)2·6H2O,M r=392]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在空气中比一般的亚铁盐稳定。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少量的莫尔盐并测定其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Ⅰ.制取莫尔盐(1)连接装置,检査装置气密性。
将0.1 mol (NH4)2SO4晶体置于玻璃仪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将6.0 g洁净铁屑加入锥形瓶中。
(2)①打开分液漏斗瓶塞,关闭活塞K3,打开K2、K1,加完55.0 mL 2 mol·L -1稀硫酸后关闭K1。
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3、关闭K2,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闭活塞K2、K3,采用100 ℃水浴蒸发B中水分,液面产生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________、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
该反应中硫酸需过量,保持溶液的pH在1~2之间,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装置C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莫尔盐样品的纯度(3)称取所得莫尔盐样品10.0 g,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溶液加入稀硫酸中,用0.1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10.00 mL KMnO4溶液。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解析](2)④装置C的导管插入液面以下,起到液封作用,可防止空气进入三颈烧瓶将Fe2+氧化。
装置C存在的缺点是:不能除去尾气中的H2(就本实验而言,不会产生倒吸)。
(3)Fe2+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n(KMnO4)=0.01 L×0.1 mol·L-1=0.001 mol,则20.00 mL溶液中n(Fe2+)=0.005 mol10.0 g样品中n(Fe2+)=0.005 mol×100 mL/20 mL =0.025 mol,则10.0 g样品中(NH4)2Fe(SO4)2·6H2O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样品的含量为0.025 mol×392 g·mol-110 g×100%=98%。
[答案](1)三颈烧瓶(三颈瓶或三口瓶或三口烧瓶)(2)①Fe+2H+===H2↑+Fe2+②A中的液体被压入B中A中产生氢气,使A中压强增大③过滤抑制Fe2+水解④液封作用,防止空气进入三颈烧瓶氧化Fe2+不能除去尾气中的H2(3)5Fe2++MnO-4+8H+===5Fe3++Mn2++4H2O98%2.(2019·黄山二模)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 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
ClNO 部分性质如下:黄色气体,熔点:-59.6 ℃;沸点:-6.4 ℃,遇水易水解。
已知: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
(1)利用Ⅰ、Ⅱ、Ⅲ装置制备原料气NO和Cl2①写出利用装置Ⅰ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上述装置制备NO时,Ⅱ中盛装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利用以下装置在常温常压下制备ClNO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为使NO 和Cl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lNO ,理论上通入NO 和Cl 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________。
③装置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吸收尾气时,有同学认为尾气中的某种气体不能完全被吸收,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可将尾气与________(气体)同时通入NaOH 溶液中。
⑤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ClNO 和Cl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出验证ClNO 与H 2O 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 -和HNO 2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选试剂:AgNO 3溶液,稀硝酸,KMnO 4溶液)。
[答案] (1)①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②H 2O(2)①e →f →c →b →d(或f →e →c →b →d) ②2∶1 ③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 ④O 2(或空气) ⑤HNO 3(浓)+3HCl(浓)===ClNO ↑+Cl 2↑+2H 2O ⑥依次滴加足量的AgNO 3溶液和稀硝酸,充分振荡、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静置后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KMnO 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3.(2019·济南模拟)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
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仅含Cu 2S 、CuS 和惰性杂质。
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u 2S 、CuS 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2.6 g样品,加入200.0 mL 0.200 0 mol·L-1酸性KMnO4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2-4),滤去不溶杂质;②收集滤液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③取25.00 mL溶液,用0.100 0 mol·L-1 FeSO4溶液滴定,消耗20.00 mL;④加入适量NH4HF2溶液(掩蔽Fe3+和Mn2+,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I固体,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反应:2Cu2++4I-===2CuI+I2;⑤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0.100 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30.00 mL(已知:2S2O2-3+I2===S4O2-6+2I-)。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u2S溶于酸性KMn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0.100 0 mol·L-1FeSO4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________。
(3)③中取25.00 mL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⑤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混合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解析](5)设2.6 g样品中,Cu2S和Cu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据5Fe2+~MnO-4(5Fe2++MnO-4+8H+===5Fe3++Mn2++4H2O),得样品反应后剩余n(MnO-4)=0.100 0 mol·L-1×20.00×10-3L×15×25025.00=4.000×10-3mol,样品消耗n(MnO-4)=0.200 0 mol·L-1×200.0×10-3L-4.000×10-3 mol=36.00×10-3 mol。
由Cu2S~2MnO-4和5CuS~8MnO-4(5CuS+8MnO-4+24H+===5Cu2++5SO2-4+8Mn2++12H2O),得2x+85y=36.00×10-3 mol,又据2Cu2+~I2~2S2O2-3,得2x+y=0.100 0 mol·L-1×30.00×10-3 L×25025.00=30.00×10-3 mol,解方程组得x=y=0.01 mol。
故w(Cu2S)=0.01 mol×160 g·mol-12.6 g×100%≈61.5%,w(CuS)=0.01 mol×96 g·mol-12.6 g×100%≈36.9%。
[答案](1)Cu2S+2MnO-4+8H+===2Cu2++SO2-4+2Mn2++4H2O(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Fe2+被氧化胶头滴管(3)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4)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5)61.536.94.(2019·广东名校联考)苯甲酸(C6H5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熔点为122.4 ℃,沸点为249 ℃,密度为1.265 9 g·cm-3,在水中的溶解度:0.35 g(25 ℃)、2.7 g(80 ℃)、5.9 g(100 ℃),不易被氧化,是一种一元有机弱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实验室中由甲苯(分子式:C6H5CH3、相对分子质量:92,沸点为110.6 ℃,密度为0.866 9 g·cm-3)制备苯甲酸的实验如下:第一步:将9.2 g甲苯和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过量)置于如图的三颈烧瓶中,加热保持反应物溶液温度在90 ℃左右至反应结束,制备过程中不断从分水器分离出水。
第二步:将反应后混合液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用硫酸酸化,抽滤得粗产品。
第三步:粗产品用水洗涤2~3次,干燥称量得固体11.7 g。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