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分析)黄金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黄金行业分析

展望2011年,黄金牛市仍将延续(基本面)欧债危机、发达国家流动性泛滥、地缘政治因素将成为强力支撑欧债危机仍可能进一步延续甚至恶化,但其市场投机价值将继续下降,而且在黄金市场将得到最好的反映将是避险反应。

在流动性明显泛滥的大背景下,即便2011年美元意外走强,也不一定对黄金与商品资源市场构成明显压力。

且2011年美元延续贬值的可能性极大,2010年美元获得的微小涨幅只是全靠对欧元的狙击所勉强换取回来的。

地缘政治方面,虽说朝韩争端是美国霸权主义在幕后策划的一段阴谋,但他们既选错了时间:选在内部经济衰退的时候,军费不充裕;也选错了对象:选择了无论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都在高速成长的中国。

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霸权主义不可能成功!中国对黄金的需求非常强大目前中国的黄金消费强度大大落后于其他主要市场。

如果中国的人均黄金消费量与印度相同的话,仅珠宝行业的年均黄金需求量就会增长100公吨。

在现阶段,中国的黄金投资需求总量与该国GDP 和人口增长水平保持一致。

据世黄会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虽然中国已经跃升全球第六大官方黄金储备国,但目前黄金储备只占全部外汇储备的不到2%,因此按国际标准来衡量仍然很低。

即使仅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10%也会使需求量增加100公吨。

虽然中国的黄金需求量在增长,但根据世金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中长期供应量增长会比较困难,并且可能会在将来有所下降。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估算结果,中国将在未来六年中耗尽已知的金矿储备。

而中国相对于全球来说,是仍属于勘探不足的国家。

因此,只有通过吸引大量资金投资勘探,供应趋势才有可能逆转。

世界黄金协会投资研究经理及分析报告的作者Eily Ong 表示:“我们的分析证实,中国的黄金供需之间可能出现更大失衡。

从1992 年起,中国黄金需求量的增长就超过了国内产量的增长,而私有化的解禁要到十年之后才发生。

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中国的黄金需求继续按目前的速度迅速增长,中国的国内供应就可能跟不上这个脚步。

无论中国黄金市场将如何发展,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会对全球黄金市场产生影响。

”简而言之,中国需求黄金的态度对未来金价走势影响将会很大。

2011年,黄金仍将成为储备结构调整的首选,在信用货币进一步泛滥的时代,以中国为代表的外汇储备大国无疑将以各种方式继续加大黄金的储备需求。

近几年,伴随中国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黄金投资在民众心中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不仅直接加大了国家黄金储备,更是在民间大量储金。

黄金在中国由消费向投资加速转移。

中国的需求将成为黄金投资市场的最重要力量。

2010年,各商业银行进一步普及黄金投资业务。

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交易量进一步大幅攀升、中国第一只投资黄金ETF的基金公司成立等,都标志着中国的黄金投资热潮正处于加速增长期。

细细回味近几年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储备金率与加息所造成的对黄金市场的冲击,就可以感受到中国黄金投资需求对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需求将构成全球黄金市场重要支撑。

一、国内外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一)国内外产业现状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短短的30多年,逐渐形成了一个特色显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发育成熟繁荣,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设计和加工水平稳步提高。

今天,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珠宝市场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珠宝加工和制造中心之一。

作为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业的品种之一,贵金属(金银)首饰占据了我国珠宝业的大半壁江山,在我国珠宝首饰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生产加工工艺和设计水平,金银首饰业在我国珠宝业处于优势的地位。

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2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从2万发展到200万。

中国是世上最大的翡翠和玉石消费市场,铂金、钻石、黄金首饰消费也居世界前列。

可以说,中国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

具体来说,我国珠宝首饰行业有以下一些优势和特点:一是一批优秀的品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中国镶嵌饰品加工业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中国钻石加工能力和工艺已达国际水准。

四是中国的石雕、玉雕独具特色,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行业。

五是近年银饰品、流行饰品异军突起,销售量上升。

六是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七是珠宝首饰出口持续增长。

(二)国内外产业的发展趋势1、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优势开始显现。

这种优势的产生是因为许多相关企业在地域上处于同一地区,在原材料和半成品、配件、设备制造与维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

未来,中国珠宝产业的集群化趋势将会更加发展,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也将会更加明显。

2、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以名牌带动行业的发展,用名牌叩响世界的大门,是中国名牌战略的基点。

积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广大企业的切实行动。

中国珠宝行业的有识之士更是意识到品牌的意义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已有一批优秀的企业以自己超前的意识和不断的努力,率先获取“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他们也已从中获得了相当的市场回报。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注重并加强品牌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珠宝行业的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

3、从简单的买卖珠宝向传播珠宝玉石文化方向发展文化也可以创造财富。

珠宝的物质属性和功能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今天,拥有、佩戴珠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

珠宝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

4、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国际化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业的发展,必须也必将融入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要成为珠宝强国的需要。

(1)珠宝产品贸易的国际化近几年来,中国珠宝首饰的出口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国外优秀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珍珠、玉石、人造宝石等强力挺进国际市场,巴西的水晶、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琥珀、俄罗斯的白玉、泰国的宝石等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消费者在国内就可以买到他们梦想的世界顶级珠宝品牌。

未来,珠宝产品贸易的国际化趋势将会更加加强,中国的珠宝产业既将遭遇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2)政策调整符合国际化竞争要求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政府积极调整相关政策。

降低关税水平,简化黄金及其制品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手续,对原产于港澳的一些首饰商品实行零关税优惠。

钻石、黄金、铂金等税收政策的调整也越来越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满足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3)宝玉石资源利用的国际化在资源利用方面,中国珠宝产业与国外互通有无,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中国珠宝业以其精湛的加工工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中国有数百个珠宝加工厂,每天都在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而忙碌着。

如中国钻石资源较少,但中国凭借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良的“中国工”,大力发展钻石加工贸易,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钻石加工国。

现年加工钻石超过300万克拉,产值近10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宝石原料,经过我们工人的镶嵌和加工,又出口到国外。

(4)国内珠宝品牌的国际化自1993年起,中国已连续11年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

来自台湾、香港、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珠宝商在中国内地纷纷投资建厂。

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珠宝业带来了先进的品牌概念、丰富的管理经验、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

2011年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发表时间:2011-10-13来源:金融界网站发表评论进入论坛分享到:一、珠宝首饰需求旺盛,行业高速发展1.1重要珠宝首饰消费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较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中宝协统计,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年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继2009年达到2200亿元后,2010年销售总额又攀新高,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3.64%。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估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

1.2消费结构升级,珠宝行业高速增长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3708元,折合美元已经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迈入消费结构快速调整时期。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珠宝将不仅仅单纯地满足保值增值需要,更多的是去满足人们艺术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时尚、彰显个性和身份地位的需要,我们认为新的消费需求将为未来我国珠宝首饰消费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近几年的金银珠宝销售情况来看,金银珠宝的销售增长速度远超全国GDP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1Q2011单季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销售同比增长为59.44%,而同期GDP总额同比增长为17.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2.34%,金银珠宝的增长速度约是同期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3-5倍,充分印证了奢侈品经济学家欧阳坤总结的“奢侈品GDP增长规律”:奢侈品牌的消费增长与GDP呈正比例发展,并且至少是GDP增长的两倍。

从金银珠宝销售占商品零售的比重来看,也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1Q2011,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达到493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的2.83%,比重为6年来历史新高(1Q2010为2.40%,1Q2009为2.19%)。

我们认为未来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多元化将提高人们对珠宝首饰的购买欲望和能力,金银珠宝行业将在高速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孕育下,保持飞速发展。

1.3奢侈品市场正在崛起,珠宝需求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已逐渐步入快速崛起阶段。

根据麦肯锡最新调查,2010年家庭收入30万以上的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合计达568亿元,占奢侈品消费市场总额的71%。

而中国的富裕家庭中,年收入在30到100万元的家庭数量正在以每年15.6%的速度不断庞大,预计2015年,中国将有550万户家庭达到这一收入级别;最富裕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增长速度甚至更快,年增长达到22.4%左右,2015年将有110万户家庭达到这一收入级别。

随着富裕群体的快速增加,麦肯锡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800亿元增长到2015的18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17.6%,届时中国将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20%,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