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铁路 货运 代理 企业 发展 战略 评价 体系
优势 ( S)
劣势
( W)
机遇 (O)
威胁 ( T)
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 (S1) 较强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 (S2) 具经济带上跨国铁路合资项目背景 (S3)
不熟悉中国货运体制 ,本土化程度低 (W1) LCL业务未成形 ( W2 )
工作流程中存在文化差异 (W3)
表 1 为内部优势和劣势因素的评价数据,其中优势、 劣势力度的计算方法如下:第 i 个优势指标的力度 Si=权 重值×评分;第 j 个优势指标的力度 W j=权重值×评分。
而表 2 则是外部机遇和威胁因素的评价数据,其中 机遇和威胁力度的计算方法与 Si、W j 雷同,不赘述。
由 IFE 和 EFE 矩阵的数据可计算 HT 企业战略相关 力度。
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发展策略课题 研究较多,例如曹冬英[3]分析广西区在“一带一路”战略 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探讨其发展途径。 郑志来[4]结合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情况,提 出相应的战略融合发展路径。刘慧和刘卫东[5]通过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 提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谢泗和薪侯蒙[6]针对“一 带一路”战略,从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 3 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物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设 计了物流发展新模式。邓蔚宇和李宁昭[7]在“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针对广西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存在的 问题,提出推进发展的应用措施。方友熙[8]通过剖析福建 自贸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发展福 建自贸区的建议。周叶等人[9]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 设为背景,提出了江西省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框 架。上述研究均从区域、产业等较大方面出发研究其在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路径或策略,并未从企业的角
(3) 工作流程中存在文化差异。由于 HT 企业的货运 操作团队遍布亚欧大陆桥的沿线,这使得员工文化和使 用的语言多样化,导致了员工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 文化冲突或误解,非常不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
1.3 机遇分析
(1)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随着“一带一路” 政策的深化推进,亚欧大陆桥重新走进国际物流的视野, 成为国际贸易货运的热点。2017 年 5 月,国务院新闻办 举办的发布会中提到,在过去 3 年里,央企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的建设,共有 47 家企业参与、参股或和沿 海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 1 676 个项目。这表明,沿海 一带国家的相关企业已迎来巨大的合作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 ”政策的推进 (O1) 中欧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良好 (O2)
各地方政府的支持 (O3) 工业企业对国际运输需求的增加 (O4)
物流需求结构新变化 (T1) 货运代理的铁路市场竞争激烈 (T2)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铁路行业提出的
新要求(T3)
图 1 基于 SWOT 分析的企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
(2) 较强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HT 企业的日常运 输管理软件由企业持有人、相关部门与一群德国 IT 精英 自主研发,因此整个管理系统更加贴合公司业务流程和 发展需要。客户的追踪系统可实现 24 h 在线查询,内容 涵盖班列或集装箱列车现时的地理信息、状态或突发事 件,且可定时向客户 Email 发送最新追踪信息。
1.4 威胁分析
(1) 物流需求结构新变化。自 2013 年开始,我国深 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货物运输品类已 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附加值高转变。 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精尖产品的 需求不断增加,而高附加值产品目前主要采用航空运输, 较少经铁路运输。由此,铁路运输的 FCL 业务将会受到 较大的影响。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方式加速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同时,伴随 着 2017 年 5 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 经济带沿线的各国之间不断加强战略合作,使得市场迸 发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促进了投资和消费。“一带一路” 战略不仅是地区战略,更是全球性的经济联合战略,它 将促进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1]。
(2) 货运代理的铁路市场竞争激烈。在“一带一路” 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亚洲—欧洲的经济贸易开始活跃 起来,但在全球经济衰弱的大环境下,国际货运代理的 竞争激烈程度是有增无减。
(3)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铁路提出新要求。随 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推行限产压库政策,煤炭、冶金、建 材、电力等大宗商品在铁路运输上的运量较之以往有明 显减少趋势;同时,因为我国推进科技兴国战略实施, 扶植高新科技行业,所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将会成为铁路运输的新宠儿,这就要求传统的铁路运输 工具进行革新,并改变以粗放型为主的传统运输方式。
1.2 劣势分析
(1) 不熟悉中国货运体制,本土化程度低。HT 企业 成立时间较短,对中国方面的货运体制不熟悉,决策容 易有所偏差。同时,高层领导多为欧洲集团外派,未能 给予中国团队在业务开拓上更多的权限,这亦使得其中 国业务开发不足。
(2) LCL 业务未成形。目前,HT 企业在中欧市场上 的业务主要集中于 FCL 业务,尚未开展 LCL 业务。而根 据客观数据显示,在货运操作上,LCL 的订单需求远远 多于 FCL,且 LCL 利润空间也很大。
(3) 具有经济带上跨国铁路合资项目背景。HT 企业
科技对策与研究
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哈萨克斯坦、俄罗 斯的政府铁路均有合资项目。且“白俄铁”更与公司在 德国联合建立合资公司。基于业务的来往及更深的相互 了解,HT 企业成为成都和郑州班列,以及“渝新欧” “蓉欧”等“一带一路”政府项目的合作伙伴。
qiyekejiyufazhan 11
科技对策与研究
路段“郑州—多斯特克 / 二连浩特—汉堡”。随着各地方 政府的重视及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可携手 地方政府促成更多的合作。
(4) 工业企业对国际运输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 国工业需求和运输量均逐年增加,其中的国际运输方面 需求尤为如此,如加工工业、装备工业等这类物资的国 际运输需求快速增长。
10 qiyekejiyufazhan
2017 年第 6 期(总第 428 期)
度出发探讨其战略调整问题。江波[10]的研究弥补了这一 点,研究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思路。 然而该研究主要从环境、空间营造等角度给出企业发展 对策,主观性较强,且未能针对性地给予企业准确的未 来发展战略类型和强度的建议。
2 基于 SWOT 定量分析的铁路货代企业发展 战略模型
上述对HT 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 本节将此基础上,进行定量模型构建,以确定 HT 企业的 战略类型和战略强度。
2.1 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上文分析,可将 HT 企业发展战略的 SWOT 评 价体系构造如图 1 所示。
12 qiyekejiyufazhan
鉴于研究的欠缺,本文基于“一带一路”的战略背 景,以 HT 企业为例,从企业角度出发,在对亚欧大陆桥 中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优劣势、机会等要素分析的基础 上,利用 SWOT 定量分析法构建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战 略分析模型,探讨货代企业的发展战略类型和强度,并 给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1 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 SWOT 要素分析
在分析货代企业的战略类型及强度之前,我们首先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分析 HT 企业所面临的 内、外部现状及环境。由此,本节使用 SWOT 进行其要 素分析,即从企业的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威胁四大方面展开,从而为下文构建企业的战略 分析模型提供依据。
1.1 优势分析
(1) 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在新、旧亚欧大陆桥上, HT 企业的运输路线和场站遍布中欧贸易沿线,货运市场 辐射范围广。欧洲部分路线的铁路包括“汉堡—布列斯 特”和“杜伊斯堡—布列斯特”等,而接驳的公路运输 可由其子公司 IB 在德国、比荷卢经济联盟、英国、法国 等欧洲西部国家往返,及 KI 分公司提供往返独联体国家 的卡车运输业务。此外,中国部分的铁路、公路运输则 与我国铁路及外资物流企业合作,如政府的成都班列、 郑州班列,DHL、EPU 等。
【基金项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ZJ16QN01);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2016B011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 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 (项目编号:GD14XGL54);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5A020219013);岭南师 范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鸿媛,女,广东茂名人,硕士,岭南师范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企业运营战略、供应链管理优化与协调。
科技对策与研究
2017 年第 6 期(总第 428 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 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李鸿媛 1,2,张 镒 1,2,向嘉欣 1 (1.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推进,新亚欧大陆桥逐渐成为国际热点物流路 线之一,这使得中欧铁路货代市场日渐兴旺。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国际 HT 企业为例,针 对其铁路货运代理特征,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建立评价体系,构建 SWOT 定量分析 模型,以探讨铁路货运代理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类型和强度,并对此给予相应的战略规划 对策,可为其他铁路货代企业或相关单位在调整发展战略时提供方法指导或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铁路;货运代理;SWOT;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32;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6-0010-05
2017 年第 6 期(总第 428 期)
2.2 构建判断矩阵和计算力度
结合相关专家对各影响因素的评价及资料分析,可 构建基于内、外部因素分析的 IFE 和 EFE 矩阵,见表 1、 2。表中,权重值已进行归一化;评分为相关专家打分的 平均值,代表各关键指标的强度赋值,共分为 9 个级别, 分别为 -4、-3、-2、-1、0、1、2、3、4,它们的绝对 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其中优势和机遇为正数,劣势 和挑战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