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2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Word版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2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Word版含答案

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锋面与天气锋面结构及特征会绘制、判断示意简图把握图像特征、判读锋面活动冷锋活动对天气影响依据天气变化判断活动特点暖锋活动对天气影响列举典型的暖锋天气分析天气变化特征、判读锋面活动准静止锋天气正确分析其成因、特点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基本气压场简单识图、区别解读气压分布图,推理天气变化特征低压(气旋)与天气准确区分剖面气流运行特点会判断分析天气特点借助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天气变化原因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一、锋与天气1.锋面(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2.锋面活动与天气(1)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完成问题。

①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

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②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

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③冷锋、暖锋的天气特征比较类型冷锋暖锋过境前天气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天气出现阴天、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我国典型天气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③冬季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①天气:过境时,降水强度小,多连续性降水或雾天。

②典型案例类型形成天气特征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高原东北地区阴雨寒冷,高原西南地区晴朗温暖[特别提醒]冷锋、暖锋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有一定的共同特征:①由于过境前后控制当地的气团性质发生改变,气温、气压都会发生变化;②过境时都会出现阴天、大风等天气状况;③降雨区域都在冷气团一侧。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水平气流(低空)垂直气流天气状况气旋,对应于上图中的乙处由四周流向中心上升气流为主多阴雨天气反气旋,对应于上图中的甲处由中心流向四周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特别提醒]在锋面气旋中,锋面多位于低压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处;而高压向外延伸的高压脊处,由于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锋面过境时,一定会有降水天气。

(×) 2.夏季不会有冷锋活动。

(×) 3.受锋面影响,在垂直方向上,会形成逆温。

(√) 4.低压控制的区域,水平气流是逆时针辐合的。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1.读我国某地1月中下旬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间该地气压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呈下降趋势,由此判断,天气变化的原因是冷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8日该地受暖气团控制,21日该地受冷气团控制。

(3)如果该锋面系统移动速度快,则往往容易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这种情况在我国冬半年(时间)常见。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

(2)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B表示低压。

(3)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

(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5)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西北)风,B的南部吹偏南(西南)风。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1.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何种天气现象?其形成、分布有何特征?[提示]反映了梅雨天气。

是由准静止锋活动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发生于春末夏初这段时间。

2.寒潮这种气象灾害现象是何种天气系统影响的?对我国的四川盆地影响大吗?[提示]寒潮是冷锋活动导致的。

因其冷空气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受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脉的阻挡,很难进入四川盆地,因此寒潮天气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

(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锋面与天气[例1](经典高考题)2013年7月30日❶,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❷,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时间显示为7月30日,正值我国夏季❷西北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是冷锋过境时造成的❸图示时间段内气压由低变高❹图示时间段内气温由高变低教材寻因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综合判断(1)结合信息❷、❸、❹可知,强沙尘暴经过应是冷锋过境时,该时段应是天气变化剧烈,对应图中显示应是18时~19时(2)结合信息❶、❷可知,强沙尘暴经过时,是冷空气快速移动到该地,结合信息❸可以看出,气压迅速升高,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强风才导致强沙尘天气出现(1)C(2)B冷锋、暖锋的判断和区别1.依据概念判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

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依据符号判断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虽然符号简单,但是信息量相当丰富。

符号标明移动方向区别锋前锋后黑三角的指向即为冷锋移动方向三角符号标注的位置为冷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半圆突出的方向即为暖锋移动方向半圆符号标注的位置为暖锋锋前,另一侧为锋后3.依据结构判断(1)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2)看降水区的位置4.依据天气特征判断(1)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2)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知识拓展]__我国的锋面雨带及影响每年给我国带来降水的主要是锋面活动,季风的转换与盛行形成了锋面雨带,夏季风的进退造成了规律性的锋面雨带的移动,使我国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命题视角一分析天气变化,考查锋面天气活动过程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得水平能见度<10.0 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得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的统称。

两种天气都会造成空气混浊,影响空气的能见度。

某月6日内北京地区出现一次霾和沙尘天气交替出现导致的重污染过程,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

下图为6日内北京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统计图。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天气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3月B.7月C.8月D.10月2.6日内北京主要受霾影响时()A.西北风力较强B.大气保温作用差C.大气相对稳定D.扬沙伴随出现3.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主要得益于()A.冷锋过境B.环境质量改善C.人工降雨D.霾和沙尘的相互作用1.A 2.C 3.A[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受大风影响时易形成沙尘天气;3月份(春季)我国北方燃煤或燃烧其他化石燃料产生大量颗粒物,风力较小时加上逆温天气,易形成霾。

第2题,由“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可知,霾天气的出现表明该时段大气相对稳定,风力较小。

第3题,由材料“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可知,该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的主要原因是大风、降雨,四个选项中只有冷锋过境会造成大风、降雨,故选A。

]命题视角二分析气压变化,考查锋面活动的影响(2019·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下图为冬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4~6题。

4.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5.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B.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4.B 5.A 6.A[第4题,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

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丁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为阴雨天气,云量较多,气温日较差小;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第6题,本题主要利用准静止锋摆动规律进行分析。

由图可知,P地的准静止锋为昆明准静止锋,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快,暖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南移动。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例2](2019·天津高考)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图2不同日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A.甲B.乙C.丙D.丁(2)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甲B.乙C.丙D.丁[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图1中显示全国某日降水集中分布在东北中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❷甲图中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高压控制,东北地区存在一低压中心❸乙图中显示我国北部的蒙古一带存在一个强大的高压中心,我国的气压普遍较高❹丙图中显示我国东部被低压中心控制,海洋上气压较高❺丁图中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一个低压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高压脊控制教材寻因在气压场中,低压或低压槽处常出现阴雨天气,而高压或高压脊处常出现晴朗天气;我国冬半年受亚洲高压的影响明显综合判断(1)由信息❶可知,降水集中出现在东北中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信息❷、❸、❹、❺的分析,可以看出丙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被低压控制,而东北地区则受低压槽影响,均会导致降水(2)对比分析信息❷、❸、❹、❺可知,乙图中蒙古一带的高压面积大,势力强,在此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压都较高,最符合我国冬季的气压分布特征[尝试解答](1)C(2)B1.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