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评析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评析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评析
谢荣贵
(莆田学院,福建莆田
[摘
#"AA>>)
要] 使用归化或异化翻译应取决于源 语 的 语 言 特 色,选 词 的 准 确 性, 目 的 语 读 者 的 接 受 性, 具
体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的要求等不同的因素。这两种翻译策略应该协调并存、相互补充, 并 服 从跨文化交际这一最终目的。 [关键词] 归化;异化;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 ;#A" ’ B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A>>D E AFDG (!>>?) ># E >>DHI>#
[ #] 施” 为何会等同于 “ P7-*9:” 。因此, 这里就应该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来保持英语的本意 。
下面汉译英的例子: 例 ! ’ “女士们,先生们,大主教:当 圣 玛 利 亚 教 堂 的 钟 声 在 低 沉 回 响 的 时 候, 当 我 们 手 中 的 蜡 烛 在 悠 悠燃烧的时候,美丽的旧金山已经经历了一天的喧嚣,笼罩上了浓浓的夜幕,无边的灯海穿透了城市向四周 漫延,与远处的太平洋波涛拍岸的搏击声融为一体,旷古的自然与旧金山都市的文明交相辉映,使人们油然 而生的联想飘向久远。 ” 这段话是典型的中文发言词,在用词和句法结构上都带有浓厚的汉语特色。如果逐字翻译,那些注重简
[ A] 这种翻译的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 为主导 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即提倡 “异化翻译” 。
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用以译语文 化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还是以源语文化为中心的异化翻译,这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尤其在跨文化翻译 中,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本文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来研究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从而探讨究竟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归化翻译或是异化翻译。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翻译。因此,各种各样的 翻译方法应运而生。在跨文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可谓是翻译方法中典型的两种。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使用是与具体的源语和目的语有关的。以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为例。由于深远 的历史和经济等原因,西方英语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读 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胜于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种情况使译者在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中应该 采取不同的策略。具体而言,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应尽量使用异化翻译来保持英语语言的特色;而在汉英翻 译中,译者应尽量采取归化翻译以便适应西方文化读者。下面是英译汉的例子: 例 A ’ P7-*9: 58 5, 907 7:78 %. 907 Q70%&<7+8 R 我们一般把这个句子译为 “美是主观的” 或 “观 者 眼 里出 美景” 。如果把 它译为 “情 人 眼 里 出 西 施” , 那么对 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西方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并没有 “西施” 这个人物, 他们不知道 “西
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 J-K+7,27 $7,*95 ) 在 ABB" 年 所 著 的 书 《译 者 的 隐 身》( !"#$%&#’(")% *$+,%,-,&,’. )
[ A] 中首次使用了 L%378952-95,1 M+-,8&-95%, (归化翻译) 和 N%+751,5O5,1 M+-,8&-95%, (异 化 翻 译) 这 两 个 专 业 术 语。
第 !" 卷第 # 期 $%&’ !" (% ’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59578 -,< =%25-& =257,278) )%*+,-& %. /0-,120*, (%+3-& 4,567+859:
!>>? 年 "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霍克斯把这句话译为 “ C2+ 0*%0%&#&, D%3 3/&0%&#& ; ” 这里霍克斯充分考虑 了 英 文 读 者 的 宗 教 背 景 和 文 化 知 识。 他 把 中 国 的 道 教 知 识 转 化 成 西 方 的 基 督 教。
“天” 在中国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万能的权力,而在西方文化中, “ D%3” (上帝)则扮演的是同样 的角色,代表了万能、神圣的力量。这里霍克斯运用了归化翻译的方法来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归化翻译是在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特点的前提下,用目的语读者所熟悉和所能接受的译文来达到翻译的目 的,最终达到文化交流 的 目 的。 如 我 们 通 常 把 “ 2& $#**7 2& 2 -*/-?#’ ” 翻 译 成 “快 活 如 喜 鹊” ; 把 “ 1%)# $#, ” 翻译成“爱屋及乌” ;而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翻译成“ 1%)# $7 3%4 E)#+ ’"# -1#)#*#&’ "%5&#:/6# -2++%’ $2?# .*#23 :/’"%5’ 61%5* ; ” 这些例子都是归化翻译的体现。况且,有时 候在不 同的文 化、 不同的 语言 中我们 根本无 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或表达法,这时归化翻译就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来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交流。 当然,虽然归化翻译可以很好地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能让人欣赏到不同文化一致的一面,但是每 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并受到内在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有时根本无法用另一种文化来代替。此 时,异化翻译就显出了它的优点。异化翻译可以保持源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加了 解源语文化的精髓。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方面。尤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每个译者都应尽量保持源语的文 学性和文化特点。因此,异化翻译常被运用。 例 F = “ !% &+2’-" */0# .#6%*# ’"# /*%+ ’##’" %6 02/+ -%513 "2)# ’/$# ’% &"5’ 50%+ "#* …… ’"2’ :2& :"2’ 1%)# -%5+G ( !"## $% &’" ()*+,"+-.//"# ) &#1#3 ; ” 这是《德伯家的苔丝》 里的一句描写陷入爱情中却又摇摆不定的苔丝的心理活动的话。有一个中文版本 是“不等痛苦来临,先让自己尽情享受……这是爱情 的 忠告。 ” 在这个译文 中, 虽 然 原 句 的 意 思 准 确 地 被 翻 译了过来,但原句中有一句典型的习语 “ .#6%*# ’"# /*%+ ’##’" %6 02/+ -%513 "2)# ’/$# ’% &"5’ 50%+ "#*” 并没有得 到最佳的翻译。 “不等痛苦来临” 不如原文形象生 动。如果 采用异 化翻 译的 方法把 它 译 为 “在 苦 痛 的 铁 腭 还 没有叼住你的时候,抢着享受已经成熟的欢乐” 则会更生动、更形象。不仅保持了源语的语言特色,同时让 读者了解了一句源语的习语。 在杨宪益所翻译的 《红楼梦》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很多异化翻译的例子。杨宪益充分运用了异化翻译的 手段来最大程度地保持汉语语言的精妙与高深。例如: 至于才子佳人等书,…… ,& 6%* .%%?& %6 ’"# .#25’7 H 2+3 H ’21#+’#3 ’70#,…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
万方数据
・ IF ・
!"#$ %&’(# )’# *+&(# %’,*#’( &- *+# .’##/# 0 )$1 0 2&&$3,4+* (5+&&3 ,…… 这两个句子通过运用异化翻译的方法保持了源语的文化特色。
[ 6]
现在, “ 4&$4-7” 、 “ 8,)&/,” 和 “ 9)9#’ *,4#’” 已 经 进 入 了 英 语 词 汇 库, 而 “迪 斯 科” 、 “的 士” 、 “逻 辑” 也 已经自然地融入到汉语的语言中。这也是异化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作用的体现。 三 任何事都应该有个度,如果越过了这个度,反而会适得其反。翻译过程也是这样,如果过分地运用归化 翻译或异化翻译,不但没有办法充分地传达信息,而且会阻碍文化交流。如: 例 : ; <7’ -,’#, ’#1 43#)2,$4 )2&$4 *+# *’##(, )$1 %# .#(,1# ,* , .7(,#1 %,*+ 573,$)’= ’,*#( )$1 (9’#)1,$4 &7* &7’ 2#)3 &$ ) 2&(( 0 4’&%$ 3&4, )33 (##2#1 ,$ 7$,(&$ %,*+ *+# ’,"#’ 43,1,$4 .= )$1 *+# -&3,)4# ’7(*3,$4 &"#’ 7( > 树丛之中,野火熊熊,我们坐在 一 旁, 忙 于 调 和 鼎 鼐 的 大 礼, 正 把 午 餐 陈 列 在 一 段 长 满 绿 苔 的 木 头 上
[收稿日期] !>>" E A> E !" [作者简介] 谢荣贵 (ABFA E ) , 男, 福建莆田人, 莆田学院讲师, 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