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第一部分: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1.1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
演化过程:圃—囿—园
园林分软质景观(自然的)、硬质景观(人为的)两类,当然也有例外如山
1.2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他们最基本得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
,景观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
意向在先整个布局片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1.3面向大众群体的景观规划设计
古代景观园林服务较少的人,园林精品只为少数人所享受,面向群众正是现代景观的最大特点。
现代景观规划需要考虑的最基本得三个问题:1意义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转化为图面即形象,这是狭义的景观。
2使用问题,开放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3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优雅的环境,一方面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广场、街头绿地,现代景观还有很大一块内容——居住区环境设计。
例:(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苑小区)规划意图一是让每户人家都能看到自然的山,组织视觉轴线;二是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组织通风廊道和绿化带。
自然环境生态度的同时与“风水”相结合。
1.4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城市设计。
1.5作为城市规划分之的现代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要素强调大环境、大生态,项目中具体考虑水系、水质、土壤、地质、大气、绿化、游憩空间等。
1.6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考虑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及水面、山体、植被、交通的考虑。
另外还有旅游的Feasibility study,在项目立项之前需要现代手段如遥感、GIS
1.7面向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景观规划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领域,已经超脱于规划,不是具体的景观规划,而是把景观当做一种资源,就像对待森林、煤炭等自然、矿藏资源一样,如何加以保护、开发。
2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以及需求是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
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争论也好,分析也罢、归根结底就看它在大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类户外环境的需求。
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应群体优先,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要满足群体的需要,最难的是如何满足其中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是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高深的文化品位,不能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而是要想方设法如何把那些精神文化的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的物质形态中去。
(精神文化是景观物化)马斯诺的人类行为需求理论只是一家之言。
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认同
2.2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
活动归纳为三种: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
2.3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
三类活动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
琢磨数量、空间场地的规模、空间场地的质量质地。
城市中大型的活动空间最核心的活动是社会交往,把握大方向不能片面的对待城市的开场空间,一味强调要结合自然。
因结合“以人为本”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三个层次:一是景观形象,二是生态绿化,三是群众使用(最基本的)。
交往可以分为高强度,低强度两种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人是高强度交往,另一类诸如路人之间的目光交流,人看人之间的交流。
2.4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需求、容量、组群、性质、规模、感受及空间布局模式——格局。
2.5空间、场所、领域
2.6五官与景观感受
嗅觉:2~3m耳朵7m之内相当灵敏,人在35m之内仍可听演讲或建立一种问答式谈话关系。
2.7景观的三大门槛
1,20~25m见方的空间大家可以自由交流,超出这个空间人们便很难辨别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
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得尺度。
2,通过欧洲大量中世纪广场尺寸的调查和视觉的测试得出:举例一旦超出110m,肉眼就认不出是谁,只能辨别出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这个尺寸就是广场尺寸,超过110m之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
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得尺度。
3,最后一个尺寸是390m,超出这一尺寸,就是1.5的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如果要创造一个深远、宏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这一尺寸。
这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另外0~0.45m是比较亲昵的距离
0.45~1.3为个人距离或私交距离
0.45~0.6一般出现在感情融洽、热烈交谈的情况
0.6~1.3社交活动中无所求的适当距离
3~3.75一般性谈话
3.75~8公共距离
大于30隔绝距离
2.8景观行为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的异同
景观行为构成侧重于考察、分析、理解人们日常活动的现象、行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侧重于人们行为的构成。
首先是人类行为的分析,其次是人类行为的组织策划,最后才是赋予人类行为以一定空间范围的布局。
“空间构成”极为必要
事实上,与景观行为对应的,恰恰不是“空间”而是“场所”、“领域”。
有一个从实体到无形的转换,所以核心不在“空间构成”,而是“行为策划”。
2.9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的因素
“时间”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的多种手段控制他们的行为,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