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x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x

•爆炸: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 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 巨大声响的现象(化学爆炸)。爆炸也可 视为气体或蒸汽在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 (物理爆炸)。
• 气体爆炸:是指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空气的 混合物发生的爆炸。
•粉尘爆炸: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 •熔盐池爆炸:例如熔盐池进水。
第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第五节 爆炸极限理论及计算 •第六节 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 •第七节 爆炸性物质的贮存和销毁 •第八节 燃烧和爆炸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第十节 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第十一节 燃烧爆炸敏感性工艺参数的控制 •第十二节 火灾和爆炸的局限化措施 •第十三节 灭火剂与灭火设施
第六节 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
•一、燃烧性物质的贮存安全 •1.贮存安全的一般要求
•燃烧性气体不得与助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共同贮存。如氢、乙炔、 等易燃气体不得与氧、压缩空气、氧化二氯等助燃气体混合贮存, 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一旦泄漏,就会形成危险的爆炸混合物。
•燃烧性液体较易挥发,其蒸气和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会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故燃烧性液体应该贮存于通风良好的清凉处,并与明火 保持一定距离。严禁烟火。
•③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 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 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 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④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 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 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 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 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燃烧性固体着火点较低,燃烧时多数都能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所 以燃烧性固体贮存库,应该干燥、清凉、有隔热措施、忌阳光曝晒。
•自燃性物质有不稳定的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自发燃烧,可以引 发其他燃烧性物质的燃烧。故自燃性物质不能与其他燃烧性物质共 同贮存。
•燃烧性物质的装卸与运输参见P92
第七节 爆炸性物质的贮存和销毁
•步骤(1)、(2)和(3)应该循序进行。步骤(4)、(5)和(6)不 需要排定任何特别的顺序,可以在这三个标题下分别进 行。随着调查的进展,就可以开始步骤(7)的工作。前面 步骤的进一步信息,应该不断补充进去。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引发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
人、机、料、法、环 人:人的过失行为; 机:机器、设备的危险状态; 料:物料的危险特性;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 爆炸的破坏作用:
(1)震荡作用;(2)冲击波
(3)碎片冲击;(4)造成火灾
•爆炸的威力是巨大的。在遍及爆炸起作用的整 个区域内,有一种令物体震荡、使之松散的力量。 爆炸发生时,爆炸力的冲击波最初使气压上升, 随后气压下降使空气振动产生局部真空,呈现出 所谓的吸收作用。由于爆炸的冲击波呈升降交替 的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从而造成附近建筑物的 震荡与破坏。
的、间接的、指示性的、管理的) – 应按消除危害、预防事故、减弱风险、
隔离危害、使用连锁装置和警告的顺序。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①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具有本质安全性能
•②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③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
•④管理性安全技术措施
• 爆炸性物质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内。贮 存条件应该是既能保证爆炸物安全.又能 保证爆炸物功能完好。贮存温度、贮存湿 度、贮存期、出厂期等,对爆炸物的性能 都有重要的影响。爆炸性物质贮存时,必 须考虑上述爆炸物本身存在的状况。同时, 爆炸性物质是巨大的危险源,贮存时必须 考虑其对周边安全的影响。所以对于贮存 仓库的位置、要有严格的要求。
•⑤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 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⑥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 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 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对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
(1)限制易燃气体组分的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 (2)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3)把氧气浓度降至极限值以下。
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管 理制度等管理软件的实用性与完善程度 环:环境影响。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为了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发 生后的损失,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规定、制度、 技术和做法等。包括:
– 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管理措施 – 应按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措施 (直接
第八节 燃烧事故致因之前,都必须尽 可能多的收集证据。
•经过时间考验受到高度评价的正规调查程序包括以下七 个步骤:(1)调查授权;(2)事故初步了解;(3)事故前实 际情况调查 ;(4)事故损坏检查;(5)探访证人;(6)研究 和分析,(7)准备调查报告。

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
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
第九节 火灾爆炸危险与防火防爆措施
•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具体原 则:
•①消除: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 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 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②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 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 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 事故排放装置等。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一、燃烧概述 熟练掌握:燃烧的概念,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 与氧或氧化剂相互作用而发生光和热的化学反应。 ❖其特点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2、燃烧条件(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能源。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