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叶(月桂叶)即桂树之叶呈灰绿状,以体无霉癍,香气浓郁味上品。
作用,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
香叶用途非常广泛,气味芳香,带有辣味,是一种基本的香草,在实际使用上需要较长的烹煮时间才能有效释放其独特的香味,以体无霉癍,香气浓郁味上品。
作用,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
普通使用于火锅类、汤汁类、肝酱类和烩肉类菜中2、草果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不好受。
其药性温、味辛,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
烹调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为香料草果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个较为合适。
3、良姜良姜,别名小良姜、高良姜,味辛,性温。
具强烈辛辣气味,能有效地去腥压臊,可提香调味,但在制作火锅时要适量使用。
良姜粉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增进食欲的作用4、桂皮又称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
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
又称肉桂。
性味辛甘、热,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
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等。
油性大,香味浓烈。
尝之味辛辣、回味略甜。
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运用很普遍,用量5~10克为宜。
肉桂既是一味常用中药,同时也是一味常用的肉食品佐料,其性温热,故只宜少用而不可多用。
5、白扣名白豆蔻,圆豆蔻,市场上或药店有写为百叩、叩仁的,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又叫圆豆蔻,市场上或药店有写为百叩、叩仁的。
口尝之有涩味,因其药性味辛温,故有行气理气,暖胃消食,化湿止吐,解酒毒的作用。
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
在麻辣火锅中加入3~5克即可。
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6、肉豆蔻(玉果)玉果有很多别名,比如玉果、肉寇、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等。
气香浓烈、味辛、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
近年来在火锅中运用十分普遍,不过尝之味亦不好受,其药性味辛温,具有暖脾胃、涩肠、下气的作用。
此物不可多用,2-3个即可。
7、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制作火锅时要适量添加。
8、紫草可以染紫,故名。
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是中草药的一种,晒干或微火烘干,生用,制作麻辣火锅时调颜色时频繁使用的一种。
9、黑胡椒又名黑川,是胡椒科的一种开花藤本植物,果实在晒干后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
同样的果实还是白胡椒、红胡椒与绿胡椒的制作原料。
自古以来,黑胡椒就因其在调味与医学上的双重价值而备受珍视。
黑胡椒的香馥来自其含有的胡椒碱。
常简称作“胡椒”的黑胡椒粉,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香料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都可见到,通常会与精制食盐放在一起。
医药上也用作驱风药和用于刺激胃分泌。
因呈黑褐色,称为黑胡椒,气芳香,味辛辣。
10、白芷气香浓,味辛,微苦,作为香料,在火锅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要适量添加,不然,味道很浓,中草药的味道太大。
11、香果又名:川芎、芎藭、胡藭、马衔、芎藭,是一种中药,气浓香,味苦、辛。
稍有麻舌感,微回甜,制作火锅时少量适用。
12、小茴香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
为人们所熟悉,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
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
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
13、烟桂烟桂是桂皮的一种,别名:桂心、桂辛、烟卷桂、烟桂。
天然香辛料味道辛香,回味悠久,微辣带甜,健脾开胃,消积化食,是十三香之首,是卤制品行业,香料加工业首用,火锅最常用的香料14、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的成熟果实,性温味甘,用来做药膳火锅或煲汤和炖东西的,性质温补。
食川火锅技术网16、甘草别名:生甘草、粉甘草、甘草梢、甜根子、美草、蜜草、国老、甜草、粉草、蜜甘。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在制作火锅中用的比较频繁,但要根据锅底口味来适量添加。
17、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土当归。
当归的根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当用于制作麻辣火锅鸡和卤制品配料中,其主要特点是去腥增香,增加肉制品和药香味。
18、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气香,味辛、苦。
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果,属于中草药类,在制作麻辣火锅和卤制品中适用的最多。
19、草寇别名:假砂仁,气微,味微辛。
也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
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制作火锅时要适量使用。
20、桂圆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
在制作药膳火锅时用的是最多的,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适量添加为宜。
21、红豆蔻别名:红蔻、良姜子、红扣。
有香气,味辛辣。
燥湿散寒,醒脾消食。
以粒大、饱满、香气浓者为佳,制作火锅时适用要注意用量。
23、千里香根、叶用作草药。
味微辛,苦而麻辣。
有小毒,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
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
用它制作食材时要注意用量,和要搭配的其它中草药香料,适量使用。
24、山奈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
杂货店、中药店出售的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
药性温、味辛,能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泻,胃寒疼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在烹调中多用于烧、卤、麻辣火锅,用量多在5~10克之间。
25、砂仁又叫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药性温,味辛。
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用于火锅和卤菜中则不可过多,以3克以内为宜。
26、豆瓣酱豆瓣酱的原料是蚕豆、食盐、辣椒等原料酿制而成的酱。
味鲜稍辣,主要原料是蚕豆。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倭豆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豆科植物。
是豆类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 它既可以炒菜、凉拌,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是一种大众食物。
蚕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蚕豆中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
27、豆豉豆豉,是用大豆、食盐、香料酿制而成,其气味醇香、色泽黄黑、油润光滑、粑软散籽、味鲜回甜,豆豉用在汤卤中能增加咸鲜醇香的味道。
29、料酒料酒是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具有柔和的酒味和特殊香气。
料酒在麻辣火锅鸡和汤卤中主要作用是增香。
提色,去腥,除异味。
30、冰糖味甘性平.益气润燥,清热.冰糖可以增加甜度,中和多余的酸度。
并且有去火的功效。
冰糖使复制品蔗糖,在熬制火锅汤卤时,加入冰糖克使汤汁醇厚回甜,具有缓解辣味刺激的作用。
31、食盐食盐学名氯化钠,使一种结晶小颗粒.带咸味,能解毒凉血,润燥止氧.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食盐在麻辣火锅中起定味调味提鲜解腻去腥作用。
32、醪糟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用糯米酿制而成,米粒柔软不烂,酒汁香醇.甘甜可口,稠而不混,酽而不粘.调制火锅汤卤(底料)加入醪糟。
调制火锅汤卤(底料)加入醪糟。
能增鲜压腥去异味使汤卤产生回甜味。
33、老姜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黄姜。
老姜性辛湿.含有挥发油姜辣素。
具有特殊的辛辣香味.老姜用于红汤,清汤汤卤中,根茎部具有芳香而强烈的辛辣气味和清爽风味,粉状汤料常用姜粉,液状汤料中易用鲜姜。
老姜性辛湿,含有挥发油姜辣素。
具有特殊的辛辣香味,老姜用于红汤,清汤汤卤中,能有效地去腥压臊,可提香调味。
34、干辣椒干辣椒性辛温,能祛寒健胃,其色泽鲜红,辣味较重.干辣椒品种很多,有大金条.二金条,五叶椒,朝天椒,七星椒,大红袍和小米椒等. 有强烈的辛辣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一般使用辣椒粉,在汤料中起辣味和着色作用。
干辣椒性辛温,能祛寒健胃,其色泽鲜红,辣味较重。
干辣椒品种很多,有大金条、二金条、五叶椒、朝天椒、七星椒、大红袍和小米椒等。
火锅汤卤(锅底)中加入干辣椒,能去腥解腻压抑异味,增加香辣味和色泽。
制作麻辣火锅鸡中的调味品中不可少的。
35、白胡椒通称白胡椒。
它的种子含有挥发油、胡椒碱、粗脂肪、粗蛋白等,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
胡椒,味辛性温带浓烈的芳香气味,具温中散寒,健胃顺气的功效。
在清汤火锅中用于去腥压臊。
增香提味。
36、大蒜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
有强烈的臭、辣味,可增进食欲,在汤料中可掩盖异味,使香味宽厚柔和。
大蒜喂辛辣气芳香,含有挥发油,二流化合物。
大蒜主要用于调味增香,压腥味去异味。
37、草果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不好受。
其药性温、味辛,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
烹调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为香料与牛肉同烧或同卤,其风味尤佳。
草果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个较为合适。
38、玉果(肉果)气香浓烈、味辛、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
39、干姜干姜辛辣,热。
归脾、胃、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40、小茴香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
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
全国多数地区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用于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馅饺子等。
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
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
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
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制作麻辣火锅鸡的香料作用。
41、孜然孜然(安息茴香、野茴香),孜然为重要调味品,气味芳香而浓烈,适宜肉类烹调,理气开胃,并可驱风止痛。
常用作羊肉的烧烤。
由于形状和小茴香差不多,所以请千万不要混淆。
别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属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种子,主要产于我国边域一带,果形呈椭圆形。
两端细长约5毫米,宽3毫米,淡绿灰色,形同小茴香,使用时注意保存,尽量密封,以免跑味达不到效果。
42、甘松在麻辣火锅鸡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
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
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
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43、公丁香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丁香、鸡舌香。
火锅中经常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