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某镇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运粮河、丰山河段施工图及单体图,按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程某有关工艺标准进行编制的。

我公司将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我标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等,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中如有变更,我公司项目部将针对变更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某监理单位,取得认可后方予以实施。

1.2 编制依据1、某镇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运粮河、丰山河段工程答疑纪要。

2、某镇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运粮河、丰山河段工程施工图。

3、本施工组织设计还包括我公司有关内部管理文件:《项目经理管理手册》《我公司技术规程》《我公司作业指导书》《我公司新技术应用手册》《我公司企业形象识别手册》《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我公司程序文件》《我公司质保手册》《我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手册》《我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程序手册》1.3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范》。

2、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坚持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施动态管理,灵活实施动静结合的管理原则。

4、实行项目管理,通过劳力、设备、标准、资金、技术、方案、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效果。

5、坚决听从业主及其代表、监理的指示,坚持言必行,行必果。

6、优化资源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实施动态管理。

7、合理组织,交叉、流水作业,力求均衡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某镇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位于某镇境内,项目地点主要分布:聂枣余圩、汪家圩、汪藕圩、乌塘联圩以及防洪圈上部分水毁建筑物工程等。

本次某镇水毁修复(除险加固)工程内容主要是:堤防加固、填塘固基、堤顶防汛道路新建、堤防防渗处理、草皮护坡、水毁建筑物的拆除重建等。

运粮河、丰山河段建设内容:运粮河堤防填塘固基及防汛道路、丰山河及支叉河堤防填塘固基、防汛道路及草坡护坡等;2.2 工程目标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工期为12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5月5日(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9月1日),我公司确保在工期要求范围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3、安全目标:达到合格标准,在整个施工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4、文明施工:创建出一流的文明工地,确保达到文明合格施工现场。

5、服务目标:信守合同,密切配合,认真协调与各方关系,接受业主的指示与监督;6、科技进步: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某现代化管理技术;7、协调目标:做好内外关系协调,结合当地情况充分发挥项目优势,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第三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3.1、测量放线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

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FDT2G(欧波)电子经纬仪及50m钢尺。

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C32Ⅱ(索佳)光学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0mm/L(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

3.2、填塘固基⑴.施工方案①可利用削坡、清基土方进行填塘,不够的部分在取土场开采。

②开挖方式:开挖前,要合理规划好开采面,取土场可分2层开挖,第一层2.0m深,第二层挖1.0m深。

第一层取土时有近及远进行立面开采,挖掘机在上,自卸车在开挖过的底面上行驶,第二层由远及近平面开采,挖掘机与自卸车座于同一平面上,开挖时预留泛水坡并做好取土场周围的排水工作。

根据流水作业面划分,每隔一定距离在斜坡上推出上下车道,作为车辆运输的重车、空车循环车道。

③土料开采用1m3挖掘机施工,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输则采用5t 自卸汽车进行。

④填塘前的排水、清淤、清基方法见前面内容。

⑤土料倒在堤脚处或塘边后,采用推土机直接推如塘中。

平整时施工面要预留一定泛水坡度以利排水,同时回填宽度要比设计宽度加宽并预留沉降高度。

⑥属堤身范围内的填塘施工方法同后面的堤身加培施工方法。

⑵.技术要求①填塘前根据设计要求抽干塘内积水并对塘底进行适当清理,属设计堤脚范围内沟塘还应彻底清淤,局部无法彻底清淤的,需由设计部门通过现场勘察,提出具体的处理设计方案。

②填塘土料采用砂性土,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如有以上杂物必须剔除后才能用于填塘。

填塘土料适当压实,且需平整,施工时预留10%沉降高度,清基削坡土方可利用堤内脚堤身以外填塘。

③少量的拆迁房屋的建筑垃圾也可用于填塘,必须在堤脚堤身以外,多余的建筑垃圾堆在指定的区域。

④属堤脚范围内的填塘分层填筑并碾压,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⑶.填塘施工工艺流程3.3、防渗处理工程1. 成墙工艺流程1) 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确定连续墙的轴线。

2) 对将要施工的连续墙段开完导流沟,导流沟宽度约0.5M,深0.5M。

在挖导流沟的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须及时清除。

3) 确定机械行走的作业路面的承载力,然后做出相应处理。

4) 设置钻孔标志,确定每一钻孔的位置。

5) 移动主机至设计钻孔位置,并把桩机调正,水平,对准空位。

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流程图6) 搅拌站喷浆,钻头触地,开动钻机。

7) 钻头到达桩底高程后做提钻搅拌至地面,重复搅拌一至两次。

8) 桩机移位调平,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2. 施工技术要求交通:进入场道路及桥梁应能通过20t卡车。

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平整,坝顶宽度不能小于5M,场地内地下无大石块,树根,地下管线,空中建筑物某高压线横跨施工场地时,距离地面不小于20M。

固化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水泥掺入量占天然土重的12%。

如土的天然密度为1.65g/cm3 ,桩直径为0.5M时,用水泥量为40kg/m;桩径为0.6M 时,水泥用量为55kg/m。

水灰比:根据地质报告反映的土层性质,土的孔间隙,孔洞裂隙情况,土层含水初步确定,然后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修正,一般来说水灰比为1:1.钻头直径:墙厚30cm,选用50cm钻头,桩距为0.4m;墙厚40cm,选用60cm钻头,桩距为0.45m。

搭接:设计要求的桩与桩之间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垂直度:施工前应使桩机水平,使钻杆保持垂直。

桩间接头处理:对于要求搭接的桩孔,桩与桩的搭接间隙时间不应大于24H,如因特殊原因超过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搭接处进行空钻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间隙时间过长(如停电等)与后续桩无法搭接,应在设计某监理单位认可后,采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3. 技术指标要求1. 单轴抗强度不小于0.5MPA;。

2. 渗透系数K小于1*10-6cm/s。

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保证成墙垂直深层搅拌桩机在施工前校正机身的水平某塔的垂直,使塔架垂直高度控制在千分之一内。

2. 为了确保钻进过程中塔架某钻杆的垂直度,桩机设有纠偏系统。

3. 保证墙体有效塔架厚度增大钻头直径,确保有效墙体厚度。

4. 孔位放线必须准确,桩机钻头对位也必须准确,通过平面几何对位确保钻孔误差在2cm内。

5. 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2跟,应对对应软弱的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某加水泥的掺量。

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相匹配,搅拌头的回转数与提升速度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通过16次以上的搅拌。

每个钻头应至少有4枚叶片,每个翼片的下部应只有有4个小齿,以保证粘土层搅拌的均匀性。

6. 当土层有缺陷,喷浆压力衰减较大或孔口不返浆时,需通过或停止提升,静压回灌,或者增大泵的排量来解决。

7. 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串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某计量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桩位,桩长,垂直度,水灰比,水泥掺入比,搅拌头转数某提升速度,停浆处理方法等。

5. 质量检验搅拌桩防渗墙墙体的质量检验方法主要采用钻孔取芯检查,开挖检查。

钻孔取芯检查在施工14天后,钻孔位置选在两桩搭接处,采用地质钻机抽芯取样检验防渗墙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对芯样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并在钻孔中作注水试验,检测渗透系数。

沿坝线每50M抽检一孔,每个工程应不少于3孔。

开挖检查:沿坝线每隔50M开挖一处,应不少于3处。

每处长1M,深1M。

合格标准:墙体的外观质量好,无蜂窝,孔洞,墙厚满足设计要求。

3.4、防汛道路3.4.1、路基机械平整碾压1.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某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某压实度。

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

因此高速公路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某碾压次数。

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cm。

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ω某最大干密度ρ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2)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ω。

(3)确定铺层厚度某碾压遍数。

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高速公路一般应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砂性土需碾压次数少,粘性土需碾压次数多。

光轮压路机碾压次数较高,轮胎式压路机次之,振动式压路机某夯击机次数最少。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2.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

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某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