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内容 1. 二次同余方程,平方剩余 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3. 勒让德符号、雅可比符号4. 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要点二次同余方程有解的判断与求解 4.1 一般二次同余方程(一) 二次同余方程2ax +bx +c ≡0(mod m ),(a0(mod m )) (1)(二) 化简 设m =k k p p p αααΛ2121,则方程(1)等价于同余方程 ⎪⎪⎩⎪⎪⎨⎧≡++≡++≡++)()()(k k p c bx ax p c bx ax p c bx ax αααmod 0mod 0mod 02221221ΛΛ 问题归结为讨论同余方程 2ax +bx +c ≡0(mod αp ), (p a ) (2)(三) 化为标准形式p ≠2,方程(2)两边同乘以4a ,422x a +4abx +4ac ≡0(mod αp )()22b ax +≡2b -4ac (mod αp )变量代换,y =2ax +b (3)有2y ≡2b -4ac (mod αp ) (4)当p 为奇素数时,方程(4)与(2)等价。
即● 两者同时有解或无解;有解时,对(4)的每个解()p y y mod 0≡,通过式(3)(x 的一次同余方程,且(p , 2a )=1,所以解数为1)给出(2)的一个解()p x x mod 0≡,由(4)的不同的解给出(2)的不同的解;反之亦然。
● 两者解数相同。
结论:只须讨论以下同余方程2x ≡a (mod αp ) (5)【例】化简方程7x 2+5x -2≡0(mod 9)为标准形式。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4a =4×7=28,得196x 2+140x -56≡0(mod 9)配方 (14x +5) 2-25-56≡0(mod 9)移项 (14x +5) 2≡81(mod 9)变量代换 y =14x +5 得 y 2≡0(mod 9)(解之得y =0, ±3,从而原方程的解为x ≡114-(y -5)≡15- (y -5)≡2(y -5)≡2y -10≡2y -1≡-7, -1, 5≡-4, -1, 2(mod 9))(四) 二次剩余【定义4.1.1】设m是正整数,a是整数,m a。
若同余方程2x≡a(mod m)(6)有解,则称a是模m的平方剩余(或二次剩余);若无解,则称a是模m的平方非剩余(或二次非剩余)。
问题:(1)设正整数a是模p的平方剩余,若记方程(6)中的解为x≡a(mod m),那么此处的平方根a(modm)与通常的代数方程2x=a的解a有何区别?(2)如何判断方程(6)有解?(3)如何求方程(6)的解?(五) 例【例1】1是模4平方剩余,-1是模4平方非剩余。
【例2】1、2、4是模7平方剩余,3、5、6是模7平方非剩余。
【例3】直接计算12,22,...,142得模15的平方剩余(实际上只要计算(12,22, (72)1,4,9,10,6平方非剩余:2,3,5,7,8,11,12,13,14【例4】求满足方程E:2y≡3x+x+1(mod 7)的所有点。
(解)对x=0,1,2,3,4,5,6分别解出y:x=0,2y≡1(mod 7),y≡1,6(mod 7)x=1,2y≡3(mod 7),无解x =2,2y ≡4(mod 7),y ≡2,5(mod 7) x =3,2y ≡3(mod 7),无解 x =4,2y ≡6(mod 7),无解 x =5,2y ≡5(mod 7),无解 x =6,2y ≡6(mod 7),无解 所以,满足方程的点为(0, 1),(0, 6),(2, 2),(2, 5)。
说明:方程E :2y ≡3x +x +1的图形称为椭圆曲线。
4.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 模为素数的二次方程2x ≡a (mod p ), (a, p)=1 (1)因为()2x -=2x ,故方程(1)要么无解,要么有两个解。
(一) 平方剩余的判断条件【定理4.2.1】(欧拉判别条件)设p 是奇素数,(a, p)=1,则(i )a 是模p 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21-p a ≡1(mod p ) (2)(ii )a 是模p 的平方非剩余的充要条件是()21-p a ≡-1(mod p ) (3)并且当a 是模p 的平方剩余时,同余方程(1)恰有两个解。
(证)先证p a 时,式(2)或(3)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由费马定理 1-p a ≡1(mod p )()()221-p a -1≡0(mod p )()()()()112121+---p p a a ≡0(mod p ) (4) 即 11--p a p =()()()()112121+---p p a a 但 ()()()1,12121+---p p a a =1或2且素数p>2。
所以,p 能整除()()()()112121+---p p a a ,但p 不能同时整除()121--p a 和()121+-p a (否则,p 能整除它们的最大公因子1或2)所以,由式(4)立即推出式(2)或式(3)有且仅有一式成立。
(i )必要性。
若a 是模p 的二次剩余,则必有0x 使得20x ≡a (mod p ), 因而有 ()()21p 20-x ≡()21-p a (mod p )。
即 ()2110--≡p p a x (mod p )。
由于p a ,所以p 0x ,因此由欧拉定理知10-p x ≡1(mod p )。
即(2)式成立。
充分性。
已知()21-p a≡1(mod p ),这时必有p a 。
故一次同余方程 bx ≡a (mod p ), (1≤b ≤p -1) (5) 有唯一解,对既约剩余系-(p -1)/2,…,-1,1,…,(p -1)/2 (6) 由式(6)给出的模p 的既约剩余系中的每个j ,当b =j 时,必有唯一的j x x =属于既约剩余系(6),使得式(5)成立。
若a 不是模p 的二次剩余,则必有j x j ≠。
这样,既约剩余系(6)中的p -1个数就可按j 、x j 作为一对,两两分完。
(b 1≠b 2,则相应的解x 1≠x 2,且除了±1之外,每个数的逆不是它本身)因此有()().mod )!1(21p a p p -≡-由威尔逊定理知()().mod 121p a p -≡-与式(2)矛盾。
所以必有某一0j ,使00j x j =,由此及式(5)知,a 是模p 的二次剩余。
(ii )由已经证明的这两部分结论,立即推出第(ii )条成立。
其次,若0x 0(mod p )是方程(1)的解,则-0x 也是其解,且必有0x -0x (mod p )。
故当(a , p )=1时,方程(1)要么无解,要么同时有两个解。
(说明:本定理只是一个理论结果,当p >>1时,它并不是一个实用的判断方法)小结:对于任何整数a ,方程(1)的解数可能为T (x 2-a ;p )=0, 1, 2 【例1】设p =19,验证定理4.2.1的证明过程。
(解)由费马定理知,对任何a =1, 2, …, 18,都有18a ≡1(mod 19)。
方程2x ≡1(mod 19)只有两个解,即x ≡±1(mod 19)。
从而必有9a ≡±1(mod 19)(视()2918a a ≡≡1(mod 19),即9a x ≡)针对必要性:例如a =17是模19的二次剩余,即存在0x ≡6使得26≡17(mod 19)。
那么必有 ()21-p a ≡917≡186≡1(mod 19)针对充分性:例如a =6,()21-p a ≡96≡1(mod 19),验证6是二次剩余。
解方程bx ≡6(mod 19), (1≤b ≤18)当b ≡1, 2, 3, 4, 5, …, 17, 18(mod 19)时,方程有唯一解x ≡6, 3, 2, 11, 5, …, 16, 13(mod 19)其中 5•5≡6(mod 19)即当b ≡5时,x ≡5。
所以6是二次剩余。
又选a =8,()21-p a ≡98≡-1(mod 19),验证:解方程bx ≡8(mod 19), (1≤b ≤18)得 1•8≡8, 2•4≡8, 3•9≡8, 4•2≡8, 5•13≡8, 6•14≡8, 7•12≡8, 8•1≡8, 9•3≡8, 10•16≡8, 11•18≡8, 12•7≡8, 13•5≡8, 14•6≡8, 15•17≡8, 16•10≡8, 17•15≡8, 18•11≡81•2• (18)(1•8)( 2•4)( 3•9)( 5•13)( 6•14)( 7•12)( 10•16)( 11•18)( 15•17)≡98≡-1(mod 19)【例2】判断137是否为模227的平方剩余。
(解)首先,227是素数。
其次,计算()1227137-≡-1(mod 227)所以,137是模227的平方非剩余。
【推论】设p 是奇素数,(a 1, p )=1,(a 2, p )=1,则 (i )若a 1,a 2都是模p 的平方剩余,则a 1a 2是模p 的平方剩余;(ii )若a 1,a 2都是模p 的平方非剩余,则a 1a 2是模p 的平方剩余;(iii )若a 1是模p 的平方剩余,a 2是模p 的平方非剩余,则a 1a 2是模p 的平方非剩余。
(证)因()()2121-p a a =()()212211--p p a a(二) 平方剩余的个数【定理4.2.2】设p 是奇素数,则模p 的既约剩余系中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个数各为(p -1)/2,且(p -1)/2个平方剩余恰与序列12,22,…,221⎪⎭⎫ ⎝⎛-p 中的一个数同余。
(证)由定理4.2.1,模p 的平方剩余个数等于方程 21-p x≡1(mod p )的解数。
但 1121---p p x x由定理3.4.5知,方程的解数为21-p ,即平方剩余的个数是21-p ,且平方非剩余的个数是(p -1)-21-p =21-p 。
其次,可以证明当1≤k 1≤21-p ,1≤k 2≤21-p ,且k 1≠k 2时,有21k 22k mod p 。
故结论成立。
(定理3.4.5:设p 为素数,n 为正整数,n ≤p 。
则同余方程()x f =0111a x a x a x n n n ++++--Λ≡0 mod p 有n 个解⇔x x p -被()x f 除所得余式的所有系数都是p 的倍数)4.3 勒让德符号目的:快速判断整数a 是否为素数p 的平方剩余。
(一) 勒让德符号【定义4.3.1】设p 是素数,定义勒让德(Legendre )符号为:L(a, p)=⎪⎪⎭⎫ ⎝⎛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