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姚良山彭新亮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分析介绍了某烧结余热发电工程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改造。
改造后的除氧器消除了排汽带水现象。
关键词: 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改造
1 前言
在烧结余热利用系统中,为了实现烧结烟气的梯级利用,余热锅炉常设计为双压型式,而由除氧塔、低压汽包、锅炉低压蒸发器组成的一体化除氧器就成为此种型式锅炉的常用除氧设备。
这种除氧器利用锅炉低压蒸发器产生的部分饱和蒸汽作为汽源,对凝结水进行除氧。
利用这种型式的除氧器可使系统简化,同时不影响除氧效果。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为某钢厂设计的烧结余热回收工程中,余热锅炉的除氧器就采用了这种新型的一体化除氧器。
其中除氧塔采用了先进的旋膜式除氧装置,保证了除氧器在变工况运行时的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能。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余热锅炉试运行期间的现场报告,除氧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喷水现象,给水从除氧塔的排汽管喷出。
通过对设备内部件的分析,认为造成除氧器喷水的主要原因,一是起膜管数量不够,二是连通管较少。
2.1 起膜管问题
旋膜式除氧器有二级除氧装置,第一级也是主要的除氧部件—起膜器组由起膜管、连通管和隔板组成。
起膜管由无缝管截成需要的长度,在其上端的一定位置沿管壁切向角度和一定下倾角钻通所需要直径和数量的孔,用于需除氧的水进入而形成射流和旋膜。
可见,起膜管是旋膜式除氧器的主要部件。
起膜管如果数量不足,会造成给水相对较大,水不能全部进入起膜管的射流孔形成射流和旋膜,给水会在除氧器的水室中产生激溅,造成排汽带水现象的发生。
2.2 连通管问题
连通管的作用是使积存在隔板上部的积水沿管内旋流附管壁流下,管内中空,可以将滞留在隔板底部的气体排出。
由此可见,如果连通管的数量不足,会使得积存在隔板上部的积水不能及时流下,造成隔板上部大量积水,带氧的排汽就会冲击积水,造成排汽带水。
3 设计改造
根据该工程余热锅炉的设计参数,经计算后作出如下改造:
3.1 增加起膜管
原设计起膜管规格为DN100,数量只有4根。
改造后起膜管规格不变,数量增加为14根,保证给水能完全进入起膜管而不产生激溅。
3.2 增加连通管
原设计连通管规格为DN15,数量4根。
改造后连通管规格改为DN25,数量增加为7根,将隔板上部的积水及时排走,避免排汽冲击带水。
3.3 增加淋水箅子
原设计没有淋水箅子。
改造后在除氧器的填料组上部增加两层角铁制成的淋水箅子,使一级除氧水均匀进入网波填料上部进行深度除氧,同时起到降低蒸汽流速的作用,防止蒸汽流速过大造成排汽带水。
4 结语
通过实际运行,改造后的旋膜式除氧器消除了排汽带水的现象,同时加强了深度除氧的效果。
1) 旋膜式除氧器的主要部件是起膜管,如果起膜管的数量不足,会造成传热面积不够,水室积水产生激溅,引起排汽带水。
2)连通管如果数量不足,会造成隔板上部积水,引起排汽冲击带水。
3)除氧器内汽流速度过快会造成排汽带水。
参考文献:
[1]旋膜式除氧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2003年第6期曹化春国凤和
作者简介:姚良山(1981—),男,助理工程师,济南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毕业于山东大学,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