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农业央企改革范例I:中农发集团 31、中农发集团:横跨种植、畜禽、远洋捕捞的农业巨头 32、农发种业:以种业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43、中水渔业:国内远洋捕捞龙头企业,大平台,新发展 64、中牧股份:扩产、升级,中国动保龙头蓄势待发8二、农业央企改革范例II:中粮集团111、中粮集团: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供应商112、中粮屯河:打造国内最大、国际知名糖商183、中粮生化:大集团、小市值,同业竞争问题有待解决21一、农业央企改革范例I:中农发集团1、中农发集团:横跨种植、畜禽、远洋捕捞的农业巨头中农发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专业从事农业的中央企业,主要从事远洋捕捞、生物疫苗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现代种业、农业保险、绿色食品、海外农业六大核心业务。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国际化的国有中央农业企业,中农发集团对外致力于国际合作,开发利用农业、渔业资源;目前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9 家,境内外上市公司4 家,在世界40 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基地,与80 多个国家(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集团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远洋捕捞及农业资源开发、生物疫苗和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销售、农牧渔业相关配套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主业。
农发种业、中水渔业、中牧股份分别为集团下属三个板块的上市平台。
2、农发种业:以种业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公司目前主营玉米、水稻、小麦、甘蔗、马铃薯、棉花和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种子(苗)的生产、销售,以及农化产品进出口业务。
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9 家,包括8 家种业子公司和1 家农资公司。
公司以种业为核心,整合粮食收储加工的优质资源,构建从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农资配送、规模化种植、粮食收储、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将农发种业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种植业综合服务商。
加快做大种业规模,积极拓展农化业务,稳步转型田间综合服务商。
在集团公司和国家政策扶持下,公司以国家资本金通过外延式并购已成为国内小麦种子最大的生产商,公司目前所属的种子企业达到8家,业务涵盖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马铃薯、油菜等多种种子产品。
公司率先在小麦种业领域实现了突破,已形成了扬麦、洛麦、泛麦三大品种系列,小麦种子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
公司计划以种子业务为重点,在整合子公司研发资源、销售网络的同时,积极拓展生物肥料、低毒农药业务,依托集团资金及资源优势打造农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并积极布局农化板块,打造农资一体化平台。
同时,在此基础上,公司有望整合持续整合资源,积极谋求向田间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此过程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农发集团将在资金、资源(农地资源为主)两个层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
此外,公司也在加快通过技术革新,在生物育种方面加快布局,通过在集团层面体外孵化的方式运作(因研发阶段投入较大)。
整合内外部资源,转型农业田间综合管理服务。
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已形成了在产品种类和区域上相对均衡、齐整的布局。
此前公司公告,与河南枣花面业、黄泛区农场及相关自然人合资成立农业服务公司。
相较于其他企业,公司的服务体系植根于黄泛区农场及周边地区,更接地气。
紧密围绕二级企业(地神种业)的业务拓展,围绕产业链的资源进行整合,把资源夯实,在项目的推广长更有操作性。
从模式上,公司及二级企业(地神种业)在产前具有优势,做种药肥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同时,利用黄泛区农场的资源,主要做产中服务,包括种植培训、气象服务、农机代耕、代收服务等。
此外,枣花面业具有产后的优势:西华县最大的面粉加工厂,当地最贴近的需求拉动,解决农民卖粮问题。
同时再付公司层面提供收储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又与益海嘉里投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积极开展粮食作物、农化、甘蔗等领域方面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服务、收储、加工等领域采用多方面的合作模式,推动产业体系建设。
相信未来公司在海内外资源并购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还会有新的突破。
3、中水渔业:国内远洋捕捞龙头企业,大平台,新发展中水渔业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渔业企业,,资产规模位居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前列,是我国三大远洋渔业上市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远洋捕捞生产和经营,是我国较早开发太平洋金枪鱼和南美鱿鱼资源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各类远洋渔船50 艘,在中西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从事捕捞生产。
主要产品有阿根廷鱿鱼、秘鲁鱿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等海产品及加工制品。
目前,公司在境内外设有十二个分支机构,在北美、南美、南太平洋地区设有五家代表机构及控股公司。
此外,公司还开展水产品贸易、船舶修理、渔船渔机和渔需物资进出口等业务。
公司201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9 亿元,同比增长279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0483 万元,同比下降6124%,对应每股收益007 元。
2014 年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重组进行了改革转型。
1)集团优质资产注入,中农发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水产有限公司,拟将部分远洋渔业资产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渔环球注入上市公司,此次重组将扩充远洋捕捞资产、扩展捕捞业务范围、扩增业绩规模,提升盈利稳定性。
2)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助复星集团资本运作、产业资源的优势,有助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推进远洋渔业产业链延伸。
3)开拓新领域,收购厦门新阳洲水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新阳洲主营干制水产品(紫菜、海带等)加工销售,2013年净利润为36653 万元。
面对主业发展瓶颈,公司已确立优化产业结构、开拓渔业相关新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
此外,公司此前公告拟参与中粮集团旗下“我买网”的B 轮融资,目前正进行尽职调查,更有望在销售渠道商扩展升级,布局电商。
4、中牧股份:扩产、升级,中国动保龙头蓄势待发中牧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动物保健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领域涉及兽用疫苗与诊断试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三大板块,作为中国畜牧防疫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公司承接与吸收合并了多个历史悠久、技术雄厚的兽药生产机构,基于悠久的生产历史,公司在生产工艺、产品储备、研发实力等方面积淀了深厚基础。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动物保健品生产企业,也是唯一拥有全部国家强制免疫疫苗定点生产资格的企业。
公司201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35 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0 亿元,同比增长2317%,对应每股收益068 元。
加速发展常规疫苗,向动物保健与营养方案综合提供者转型。
中牧股份正面临中国动物保健行业升级、公司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14 年是成长起跑年,15 年是加速年。
在传统招标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加速发展常规疫苗、兽用化药、饲料添加剂业务,全面布局产能扩增与新品储备,促进公司转型成为动物保健与营养方案综合提供者。
此外,针对公司常规疫苗相对薄弱的现状,与规模化养殖提速、大幅释放高质量常规疫苗需求的行业前景,中牧股份已经把发展壮大常规疫苗作为未来战略重点,未来三年,公司力争实现常规疫苗的突破性增长,主要依托“优质高价新品持续推出”与“产能大幅扩增”。
兽用化药方面,公司拟采用内延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并举的方法发展这两大业务。
更换新董事长,万象更新。
公司6 月底公告,因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安排原因,余涤非先生请求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的相应职务。
同时,公司董事会提名并选举胡启毅先生为公司新任董事长,胡总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高级经济师。
曾任中国华冠农业工程开发总公司分公司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总署秘书;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处副主任;北京乐道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董事长;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总支书记;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
现任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胡总在体制内外均有从业经验,在公司任职期间一手促成与梅里亚等国内外动保领域知名企业的合作,背景与农发种业陈章瑞类似,后续有望在理顺机制,梳理战略,引入新人才厚,带领中牧股份再创辉煌。
二、农业央企改革范例II:中粮集团1、中粮集团: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供应商全球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
自1949 年创建以来,集团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
靠着外贸垄断权发展扩充的形势,逐渐向加工业和品牌提升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延伸,建立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涵盖粮食贸易、粮食及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地产、酒店、土畜产、包装、金融九个板块业务,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雪莲羊绒、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目前,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 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 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
1992,中粮集团开始向多元化企业转型,至2004 年底集团主导业务还是传统贸易。
2005 年中粮集团确立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同年,集团收购深宝恒并更名为中粮地产,收购新疆屯河进入番茄酱加工以及甜菜糖加工产业。
2006 年,集团收购丰原生化,打造为中粮发展发展生物产业的平台。
2007 年,上市公司中粮国际(0506—HK)拆分为中粮控股(0606—HK)和中国食品两部分。
前者形成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油脂加工、面粉加工、麦芽加工和贸易、大米加工和贸易等五块业务;后者专注于品牌消费品,包括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可口可乐、金帝巧克力。
2009年,集团分别投资177 亿和40 亿建设生猪产业链和天津的粮油基地,加强肉食品产业链上游和全产业链的上游建设;创立自有品牌“悦活”,形成涵盖包含果汁、蜂蜜、乳酪、谷物早餐等众多产品的一个产品群品牌;收购了五谷道场、德信行、蒙牛乳业和万威客,开始涉足方便面领域和天然精油等香精香料业务。
同年,中粮旗下专业食品购物网站“我买网”正式上线运营。
2010 年,集团收购智利Colchagua 酒厂以及葡打造中粮葡萄酒产业链,这是其国际产区布局战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