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搅拌型酸奶生产中都要添加适量的稳定剂,目的足增加
制成搅拌型酸奶的热稳定性,使其能长时间保持不发生分离沉
淀。
目前常用的乳制品稳定剂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纳(CMC)、耐
酸CMC、果胶、藻酸丙二醇酯、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阿拉伯
可尔等。
但不同的稳定剂具有不同的性质,一般在乳制品饮料和
其他饮料中使用的稳定剂都是复合稳定剂。
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
复合稳定剂配方,必须经过试验让各单一稳定剂与酸奶相互作
用,按感官指标进行评定,选择最佳的组成及配比。
1 材料与设备
1.1原料
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纳(CMC)、耐酸CMC、果胶、藻酸丙二
醇酯、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阿拉伯可尔。
添加剂:乳化剂、酸味剂、防腐剂、蔗糖、香精。
1_2主要设备
配料罐、搅拌机、胶体磨、均质机。
2稳定剂的选择
2.1单一稳定剂的选择
在搅拌型酸奶中分别添加果胶、CMC、海藻酸丙二醇酯、黄
原胶、卡拉胶,同时对耐酸CMC添加不同的量,然后观察现象并品尝,试验结果如下:
和果胶,果胶稍有异味且色泽差,耐酸CMC在添加量0.3%一0.4%
之间时,随着耐酸CMC添加量的增加,其组织状态和稳定性也
较好,但是口感随着耐酸CMC添加量的增加,口感越来越偏涩。
因此需要降低耐酸CMC的用景,以减少口味涩感,但同时需要
添加其他的稳定剂,以增加体系的稳定性。
除了表1和表2所列的稳定剂外,本试验还用了其他稳定剂,如槐豆胶、海藻酸钠、瓜尔胶等也做了试验,但都在均质前就
发生了结块沉淀或分层,因此不适合发酵酸奶这一体系。
下面就主要以耐酸CMC为主体与各种胶体复配,考察其稳定性情况和口感。
表2单一稳定耐酸CMC添加不同量稳定性试验
2.2.1耐酸CMC与果胶、黄原胶的复配
表3耐酸CMC与果胶、黄原胶复配稳定性试验
达到0.3%酸奶体系才比较稳定,但异味较重。
当耐酸CMC含量为0.3%,瓜尔豆皎浓度为0.1%酸奶体系就比较稳定,但也明具
有瓜尔豆胶的异味。
所以瓜尔豆胶与耐酸CMC复配不能达到生
产要求。
223耐酸CMC与阿拉伯可尔的复配
表5耐酸cMc与阿拉伯可尔复配稳定性试验
比都可以得到较好的稳定性效果,生产中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从
表看出配方为耐酸CMC(O.2%)+阿拉伯可尔(0.2%)和配方耐酸CMC(O3%)+阿拉伯可尔(0.1%)的口感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3 调配
按实际生产,称好各种稳定剂,然后加入其3—5倍温水浸泡
30分钟,后过胶体磨,磨好的稳定剂待用,同时用温水分别溶解
酸味剂,防腐剂待用。
向配料罐中注入无菌水,然后倒入白砂糖,打开蒸汽阀,给配料罐加热,并开启搅拌机,待蔗糖完全溶解后,把过胶体磨的稳定剂加入,当温度升至96—99℃时,开始计时保
温30分钟后,用循环冷却水把糖液冷却至20~C以下。
当糖液冷
却至20~C以下时,向配料罐中泵入发酵乳,此时又打开搅拌机,
然后按顺序加入防腐剂、酸味剂和香精等。
4 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稳定剂单体和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性对比试验,我们得
出耐酸CMC(OI2%)+阿拉伯可尔(0.2%)的复合稳定刹在实际生
产应用中,其产品在保存期内稳定性、产品口感和产品风味方而
等都很好,此复合稳定剂的组成和配比适用于生产。
调配在搅拌型酸奶生产过程中,是关键的一道生产I:序,它决定着产品的品质。
笔者通过多年的搅拌型酸奶生产经验,建议
在生产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稳定剂的溶解方法。
在高速
搅拌下(2500—3000r/min),将稳定剂慢慢地加入冷水中溶解或将稳定剂溶于60—80~C的热水中,或是先将稳定剂用温水浸泡30
分钟,然后过胶体磨;让稳定剂与其质量5—10倍的蔗糖预先混合,然后在正常搅拌速度下将稳定剂和蔗糖的混合物加入到70—80~{2的热水中溶解。
二、酸化。
为了得到最佳的酸化效果,酸化前应将混合液的温度降至20~{2以下。
为保证酸溶液与发酵好
的酸奶能充分均匀的混合,调配罐上安装的搅拌器转速应达到2500—3000r/min。
同时,酸液应缓慢地加入到调配罐内的湍流区域,以保证酸液能迅速、均匀地分散到发酵奶的混合液中。
加酸过快,会在酸化过程中容易形成大颗粒的酪蛋白,产品保质期不长,容易产生沉淀。
为了易于控制酸化过程,通常在使用将所有的酸
溶解并稀释成30%的溶液。
同时为避免局部酸度偏差过大,在酸
化前可在酸液中加入一些缓冲盐,如柠檬酸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