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汇总)

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汇总)

第1篇实验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本文由好范文辑收集整理,这是一篇关于实验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总结,欢迎浏览借鉴!以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产品不断进入学校,迅速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也迫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给学校教育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所以一学期来,我校在信息技术工作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很多工作一、常规工作和计算机教学。

常规工作维护、调试好计算机,记载好上机记录和多媒体课件记录,保持电化教室的卫生,继续为一线教师做好课件服务,为一些公开活动准备好电教设备,使其正常运行。

本学期我们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上作了重大的调整,要让学生学会“六个一”,加大了学生网上教学的力度,从四年级开始上网浏览,到六年级毕业达到能够在网上查资料的能力。

中年级主要是对WINDOWS的练习,打字的练习,高年级主要是对网上资源浏览和制作网页。

教师方面要学会三个“自理”,即“自己的文章自己打,自己的课件自己做,自己的网站自己建。

”二、硬件、软件的进一步完善。

近五年来,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校园建设上投资累计有300万之多,主要用于计算机、背投电视、网络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数码摄像机等硬件设备的完善达20**年,使我校的软件资料库建设(网络光盘)逐渐完善。

三、专用教室的使用和管理。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多功能教室、自然室、多媒体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

这些专用教室的建设,加快了我校现代化教育的步伐,使用率普遍提高。

这学期专用教室使用规则各专用教室专人管理,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要上2节多媒体课,专用教室的使用率必须达到60%以上,每人使用的电教情况做到及时记载,到学期未对使用电教好的教师进行奖励。

四、电教课题的深入研究。

本学期继续对全国级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的研究”进行了研究。

接受了中期的课题评估,课题推广到各学科中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学科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能力,有的还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尝试,新技术、新感想层出不穷。

各科研小组在平时的科研课中,主动与课题结合,做好课件,使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在各学科中尽情了挥。

并且,写好分课题申请表,课题方案,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并作好记载。

中期课题的汇报在区会议上交流。

五、学生活动蓬勃开展。

电脑兴趣小组结合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对各年级组织了电脑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小报设计、报刊设计、logo语言深入等内容的教学。

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并且都成了班级的骨干,甚至是年级的骨干。

电脑小报竞赛结合每年的外语节活动,进行电脑小报的设计比赛,全员参与。

对各年级组的小报进行十佳评比,并进行展示。

通过活动,学生制作小报的能力普遍提高。

六、学校电视台的管理和图书馆的管理。

本学期的在继续做好以学生为主参与的自制节目《青青校园》节目的同时,对节目的内容也作了一些的改进,对“看世界”这个新闻性栏目中,除了播出一些常规性的国际时事焦点的报道外,还注重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知识性较强并且很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闻,改变了学生以往认为国际时事离他们太远、于己毫不相干的观念,使“看世界”这个栏目真正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很受学生的欢迎。

常规节目《英语天地》、《七彩园》节目内容既教育性影像资料的来源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在本学期中采取了让学生提供的方法拓展来源,经过实践,效果让人惊喜。

学生很乐意把自己家中的优秀教育性VCD、DVD拿到电视台里来播出,形成了良性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既是教师科研从教的给养基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资料,让广大师生学习知识,了解信息,掌握本领,从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我校图书馆为适应这一趋势,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充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共创软件,对馆内图书实行统一编目、流通等电脑管理方式,提高图书流通量,方便学生更快更好地借阅书籍。

七、取得的成果和今后的展望。

经过一学期的艰苦工作,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凌霄网》获吴中区十佳校园网站称号;在吴中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优活动中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网络效能》在吴中区会议上交流,使我校的信息技术示范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吴中区第三届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三等奖。

小学和幼儿园连成一个整体的校园网,各个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网络信息资源功能,全面开放和全方位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方面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第2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陈禹在教育信息化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在各类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考试考核、图书资料、学籍管理等工作一样,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对于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对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的全局中,实验教学的改造和提高是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创造新型的学习和训练环境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

与课堂教学、考试考核等环节相比,实验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和作用将会更为突出和显著。

正是在这个环节上,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一些原来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实现,使得原来需要高昂费用的事情,可以用更低的代价完成,从而迅速而直接地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效益。

在这里,我们希望提请教育领域的同行们对于这个重要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常言说得好,“听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

国外教育专家的调查表明,一般来说,听一遍课能够掌握内容的30%,读一遍书可以掌握内容的50%,而动手做一遍则可以掌握有关内容的80%。

这都表明,动手实践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学校教育的阶段,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社会实践和调查体验终究是局部的、短期的,不可能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里面建立的、模拟的实践环境——实验室就成为学生动手训练的主要场所。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验教学。

重视实验历来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

近代科学的开山鼻祖——弗朗西斯.培根就非常重视实验,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强调。

根据史料记载,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伽里略用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揭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这种理念体现到教育中,就是利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就是把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正因为这样,许多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已经把实验室作为学科建设的基地。

物理系、化学系的学生都不会忘记实验室中的日日夜夜,工科的学生更会终身铭记着趴在绘图板上的时光。

所以,实验教学在近代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然而,一直到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实验教学基本上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的事情。

理由很简单,社会现象太复杂,无法在实验室里加以模拟。

在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之前,确实是如此。

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

从管理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心理学,许多方面的现象和复杂系统,已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在实验室条件下重建或模拟,有关的软件或系统已经出现,并且在实际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得到应用。

同时,由于计算机模拟的越来越方便和越来越便宜,即使是技术领域的一些重大实验,如化工厂的流程、核武器的爆炸等,也已经可以用便宜得多的代价和少得多的时间在计算机中重现。

这就使得在信息时代的教育中,实验教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余地。

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当把实验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和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实验教学的推动作用由于上述的背景和情况,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处于一个投入产出比高、效益显著、影响深远的特殊位置。

具体地说,现代信息技术和注重实验的科学理念相结合,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如下四个方面的新景象。

第一,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概念已经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展到了经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就出现了最早的“经济科学实验室”(例如美国Arizona 大学的经济科学实验室),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复杂课题进行模拟和实验,对于市场行为、拍卖过程等经济领域的基础课题,从新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考察。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2002年,这一方向的首创者之一,Arizona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的创建者,Vernon Smith 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表明实验方法在经济科学领域已经被接受和认可。

我国自从中国人民大学在1994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以来,高校中的面向经济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实验室已经发展到了近百个。

实验教学与社会科学不搭界的局面已经在改变之中。

这一变革将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科学学科的现代化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再如,我国的法学教育领域也已经开始设立模拟法庭,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一个实践环节。

至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会计实务、进出口贸易实务等实验环境,也已经相当普遍。

再广泛一点,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至关重要的文献资料的查询,现在也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数字图书馆和世界范围的查询网络的新格局。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技术基础的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也已经成为广义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融合在一起。

第二,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从主要为培养技能服务扩展到了对于研究和思想方法的培养。

有一种看法认为: 实验教学只是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因而只适用于低层次的、操作人员级的教育。

然而事实证明,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了。

美国学者G.Klir把计算机称为“系统科学的实验室”,强调它对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著名的Santa Fe研究所把计算机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并且利用暑假时间对中学师生进行建立模型的方法的普及,它所讲授的软件Starlogo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基于主体的建模平台。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对于实验非常重视,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实验,对于他的学生在这方面要求十分严格。

这些都表明,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实验室不只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场所,认为实验教学只是低层次教育的事情是不对的。

(当然,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室也很多,也需要发展,如培训驾驶员的系统、培训大型设备操作工人的系统等;实验教学在这方面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里只是强调它在所有层次上的普遍作用。

)第三,现代息技术的应用,使实验教学的成本大大降低,许多以前不可能做的实验今天已经有实施的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