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1 第4章电化学加工(1) 完整 完成PPT课件
41 第4章电化学加工(1) 完整 完成PPT课件
Fe2+进入溶液,这种自发的阳极溶解过程极其缓慢,
电解加工时需外接直流电加速阳极的溶解速度;
5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3)电极极化: ① 当接通电源且有电流流过
时,电极平衡状态被破坏, 阳极电极电势正移,阴极 电势负移/减小,这种现象 称为电极的极化; ② 极化后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称为超电势, 它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不利于电化学加工的顺 利进
5 电解加工的局限性: 1)加工精度和稳定性不易控制:影响间隙电场和流
场稳定性的参数多,难以控制,杂散腐蚀较严重; 目前还难以加工小孔和窄缝; 2)不适合单件生产:电极工具的设计修正比较麻烦; 3) 设备投资大:附属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机床要 有足够的刚度和防腐性; 4)电解液污染环境,需妥善处理;
电解液的质量分数+电解质类型 电化学加工效果
电解液中所含 电解质的多 少;
强电解质(强酸/碱及多数盐类)在水 中可100%电离,适于电化学加 工;
3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2) 电极电势: ① 金属电极插入任何一种电解液
中,会得到/失去电子(离子), 使金属与溶液界面上形成一定 的电荷分布(即双电层),从而 形成一定的电位差;
隙: 0.1-1mm; ④ 电解液压力:0.5-2MPa; ⑤ 电解液温度一般30-40度,
不超过60度; ⑥ 电解液流速:5-50m/min,
带走电解产物及热量;
9
4.2.1 电解加工的 过程与特点
3 电解加工成形过程:
1)加工开始时,极间 距离近处电流密度大、 电解液流速高、工件 溶解速度较快;
第四章 电化学加工
电化学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是特 种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 的特种加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根据加工原理,电化学加工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的
原理去除工件材料:
*电解加工*电解抛光
2) 利用电化学阴极沉积的 原理进行镀覆加工:
*复合镀 *电铸
3)电化学加工与其他加工方 法相结合的复合加工:
*电解磨削 *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 *电化学阳极机械加工
1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过程: 1) 铜电极+直流电+电解质溶液
→通路→电子迁移; ➢ 阳极表面铜原子失去电子→成
为正离子、进入溶液,为电解 过程; ➢ 正离子Cu2+ 移至阴极得电子→ 还原/沉积出铜,为电镀过程;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4) 金属的钝化和活化: ➢ 钝化:电解过程中,电流
密度增加到一定值后,阳 极的溶解速度在大电流状 态下维持一段时间后急剧
成因
✓ 成相理论:认为金属与 溶液作用后形成一层紧 密的薄膜(氧化物、氢化 物或盐),使金属表面失 去活性而减缓溶解;
下降(不再溶解)的现象, ✓ 吸附理论:认为金属表
图4-2 原电池示意图
② 金属与其盐溶液间的电势差称该金属的电极电势(平 衡电极电势),目前不能直接测量;
③ 活泼金属 (铁、铝)电极电势小于不活泼金属(铜、锰) 的电极电势;因为:
4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 活泼金属离子在金属晶格上的
能级高于在溶液中的能级(溶
液中更稳定),金属离子溶解,
使其(Fe)表面带负电;
图4-1 电解(电镀)液中的 电化学反应原理
2) 阴、阳极表面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 3) 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对金属进行加工的方法→电化学
加工;
2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2 影响电化学加工效果的相关要素: *电解质溶液*电极电势*电极极化*金属钝化与活化
1)电解质溶液: ➢ 电解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等; ➢ 电解质溶液(电解液)←电解质的水溶液;
➢ 不活泼金属的离子在金属晶格
图4-2 原电池示意图
中比在溶液中更稳定,表面 (Cu)则带正电荷;
③ Fe、Cu插入同一电解液后,两金属表面分别与电解液
形成双电层、但电极电势不同,进而一定的电势差;
④ Fe、Cu电极用导线连接后构成一个原电池( Fe为阳极、
Cu 负极),电子由Fe流向Cu, Fe原子失去电子而成为
③ 电解加工时,阳极与阴极都存在离子的扩散/迁移 及电化学反应两种过程,但所引起的电极极化类型 不同: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
6
4.1 电化学加工原理与分类
a)浓差极化: ➢ 因电解液流速不足或局部受屏蔽,使电极表面金属离
子扩散/迁移速度缓慢、电极/溶液界面处离子浓度升 高(高于本体溶液浓度)而引起的极化; ➢ 浓差极化主要发生在阳极;浓差极化越严重(溶液浓 度差越大),则阳极溶解速度越低; ➢ 减小浓差极化←提高电解液流速/温度、增强搅拌; b)电化学极化: ➢ 由电化学本身反应速度 ( 电极与溶液界面上反应物得 失电子的速度)缓慢、造成电极表面电荷积累而引起的 极化; ➢ 电化学极化主要发生在阴极表面; ➢ 影响因素:电极材料、电解液成分、温度、电流密度 等;升温、降低电流密度可减小电化学极化; 7
图 4.7 电解加工成形原理
2)随电极的连续进给,工件表面逐渐被电解、电解产 物被电解液带走,直至工件与电极表面形状基本相 似,此时极间电流密度均匀、电解速度相同;
10
4.2.1 电解加工的过程与特点
4 电解加工的优点: 1)加工范围广:不受材料强度、硬度和韧性制约,可
加工高强度/硬度/韧性材料、复杂三维曲面、 薄壁件及异型件; 2) 生产率高:电火花的5-10倍,电流及加工面积足够 大时可高于切削加工;生产率不直接受加工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适于批量加工; 3) 加工质量好:无切削力/热引起的变形、残余应力、 加工硬化、飞边、毛刺及刀痕等 ;具有较好的表 面粗糙度(Ra1.25-0.2μm)和平均加工精度(±0.1mm 左右); 4) 工具阴极寿命长:理论上无损耗,可长期使用;
称阳极钝化;
面形成了氧的吸附层;
➢ 活化:使金属钝化膜破坏的过程; ➢ 活化措施:将电解液加热、加入还原性气体/活性
离子、机械方法等;
8
4.2 电解加工
1 电解加工原理: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阳极溶 解反应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将零件加工成形;
图4.6电解加工示意图
2 电解加工设备及条件: ① 直流电源:10-20V; ② 工件:接电源正极; ③ 电极进给,保持两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