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教学大纲姜廷惠编写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410 目录前言 (415)第一章绪论 (416)第一节司法口才 (416)一、司法口才 (416)二、司法口才的特点 (416)三、司法口才的分类 (417)第二节司法口才学 (417)一、口才学 (417)二、司法口才学 (417)三、司法口才学的分类 (417)四、司法口才学的任务 (418)五、与司法口才相关的学科 (418)第三节学习司法口才的意义和方法 (418)一、学习司法口才的意义 (418)二、学习司法口才的方法 (418)复习与思考题 (418)拓展阅读书目 (419)第二章司法口才的产生和发展 (420)第一节司法口才产生的条件 (420)一、司法口才产生的条件之一——语言 (420)二、司法口才产生的条件之二——法律 (420)第二节司法口才的发展脉络 (420)复习与思考题 (420)拓展阅读书目 (420)第三章司法口才的方式和要求 (421)第一节言语交际的过程 (421)一、言语和语言 (421)二、言语系统的构成要素 (421)三、言语交际过程 (421)第二节司法口才的方式 (422)一、有声语言 (422)二、无声语言 (422)三、副语言 (423)第三节司法口才的表达要求 (423)一、语言的准确性 (423)二、语言的通俗性 (423)三、语言的说理性 (423)四、语言的庄重性 (423)五、语言的生动性 (424)复习与思考题 (424)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拓展阅读书目 (424)第四章司法口才的主体和客体 (425)第一节司法口才的主体 (425)第二节司法口才的对象 (426)第三节司法口才的客体 (426)一、司法口才客体的专指性。
(427)二、司法口才客体的类型。
(427)三、司法口才的工具。
(427)复习与思考题 (428)拓展阅读书目 (428)第五章司法口才基本技巧 (429)第一节声音技巧 (429)第二节表达技巧 (430)一、直言表述法 (430)二、明确表述法 (430)三、模糊表述法 (430)四、精练表述法 (430)五、罗嗦表述法 (430)六、平中见奇法 (430)第三节修辞技巧 (430)一、选择修辞 (431)二、辞格使用 (431)第四节态势技巧 (431)一、仪容和气质 (431)二、表情和眼神 (431)三、姿势和动作 (431)复习与思考题 (431)拓展阅读书目 (431)第六章司法宣读 (432)第一节司法宣读的概念 (432)第二节司法宣读的特点 (432)一、单向性传达 (432)二、照文宣读性 (432)三、程序法定性 (432)四、庄重严肃性 (432)五、形式转化性 (433)第三节司法宣读的方法 (433)一、熟悉原文 (433)二、核对材料 (433)三、正确宣读 (433)四、态势得体 (433)第四节司法宣读的技巧 (434)一、吐字归音的技巧 (434)411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412二、控制气息的技巧 (434)三、共鸣的技巧 (434)四、停连的技巧 (434)五、重音的技巧 (434)第五节司法宣读的训练 (435)一、单项训练 (435)二、综合训练 (435)复习与思考题 (435)拓展阅读书目 (435)第七章司法问话 (436)第一节司法问话概述 (436)一、司法问话的概念 (436)二、司法问话的分类 (436)第二节司法问话的特点 (437)一、问答的互动性 (437)二、语境的制约性 (437)第三节司法问话的方法 (437)一、讯问的方法 (437)二、询问的方法 (438)三、法庭问话的方法 (438)第四节司法问话的技巧 (438)一、探索问话 (438)二、迂回发问 (438)三、暗示发问 (438)四、离间发问 (438)五、跳跃发问 (438)六、激将发问 (439)第五节司法问话的训练 (439)一、单项训练 (439)二、综合训练 (439)复习与思考题 (439)拓展阅读书目 (439)第八章法庭演讲 (440)第一节法庭演讲概述 (440)一、法庭演讲的概念 (440)二、法庭演讲的分类 (440)第二节法庭演讲的特点 (441)一、单向传达性 (441)二、内容限制性 (441)三、形式的论辩性 (441)四、宣传教育性 (441)五、发言可变性 (441)第三节法庭演讲稿的拟写 (441)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一、怎样写公诉意见书 (441)二、怎样写辩护词 (442)三、怎样写代理词 (442)第四节法庭演讲的技巧 (442)一、写作技巧 (442)二、表达技巧 (443)第五节法庭演讲的训练 (443)一、单项训练 (443)二、综合训练 (443)复习与思考题 (444)拓展阅读书目 (444)第九章法庭论辩(一) (445)第一节论辩概述 (445)一、什么是论辩 (445)二、古代的论辩活动 (445)第二节论辩的工具 (445)一、辩题与命题 (445)二、证明与反驳 (446)第三节论辩中的诡辩与反诡辩 (446)一、诡辩概述 (446)二、论辩中的反诡辩 (446)复习与思考题 (447)拓展阅读书目 (447)第十章法庭论辩(二) (448)第一节法庭论辩概述 (448)一、法庭论辩的概念 (448)二、法庭论辩的分类 (448)第二节法庭论辩的特点 (448)一、双向对抗性 (448)二、时境限制性 (448)三、内容法定性 (448)四、临场的应变性 (448)五、目的公正性 (449)第三节法庭论辩的方法 (449)一、事理法 (449)二、法理法 (449)三、对比法 (449)四、类比法 (449)五、因果法 (449)第四节法庭论辩的技巧 (449)一、造势夺人 (449)二、釜底抽薪 (449)三、欲擒故纵 (449)413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414四、针锋相对 (449)五、突出重点,切中要害 (450)六、情理交融 (450)七、随机应变 (450)第五节法庭论辩的训练 (450)一、单项训练 (450)二、综合训练 (450)复习与思考题 (450)拓展阅读书目 (450)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前言本学科属于法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
课程本身属于全校选修课。
编写此大纲的目的在于对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的课程内容设置系统化,并能够以大纲的编写促进教学本身的科学性。
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本大纲的编写人员是从事此学科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
其专业背景兼具法学和语言学两个学科,是教授与编写此大纲的较佳人选。
由于水平所限,本大纲中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将继续修改,望读者与使用者能够不吝赐教。
415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416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掌握司法口才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司法口才学的任务;了解学习司法口才的意义和方法。
学时分配:3学时。
第一节司法口才一、司法口才司法口才是司法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司法口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诉讼活动,甚至关系到办案工作的成功与失败。
(一)口才口才就是口语表达才能,是一个人口头言语才能的总和。
口才的重要性。
例子1:尼克松访问前苏联。
P2例子2:新任局长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吃饭。
P3(二)司法口才司法口才是国家司法机关处理诉讼案件时依法直接使用的口头语言,正确、高效实施法律或协助法律实施所表现的口语才能。
必备要素:1.司法口才的主体应该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和律师。
2.司法口才特定的客体应当是事实和法律。
3.司法口才是一项综合的专业口语技能。
二、司法口才的特点(一)合法性司法口才的身份要合法。
司法口才的主体再诉讼过程中,其特殊身份由法律规定。
司法口才的程序要合法。
司法口才的内容要合法。
(二)宣教性司法人员除了办案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向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宣传法律,教育群众遵纪守法。
(三)限制性(四)可听性司法口才的主要手段是有声语言,而有声语言是稍纵即逝的,在司法口才交际中,听者一旦对某句话某个词听不清或听不懂,都会影响交际,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反面效果。
司法口才的可听性首先要做到“入耳”“悦耳”。
入耳:1.把音短易错的单音词改为双音词或多音词。
2.注意同音词。
司法口才与司法实践悦耳:注意抑扬顿挫。
三、司法口才的分类1.按口头言语形式划分:交际口才、交锋口才、宣读口才、宣讲口才。
2.按言语流向划分:会话式口才、独白式口才。
3.按法律明确规定的口语形式划分:宣读、讯问、询问、发问、发表公诉意见、发表辩护词和代理词、解答、调解、评议、讨论、辩论等。
宣读是司法人员对必须转换为口头语言的各种司法文书公开的朗声的口语传达。
司法实践中,宣读可分为裁判性宣读、程序性宣读、工作性宣读等。
讯问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在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在执行死刑过程中对被告人或死刑犯的一种口头问话形式。
询问是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对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证人和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证人的一种口头问话形式。
发问是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审判人员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律师对案件的当事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所作的口头问话形式。
发表公诉意见是刑事案件检察人员在法庭上所作的法庭演讲,标志着法庭论辩的开始。
发表辩护词和代理词是律师所作的法庭演讲。
调解是民事审判活动中,法官就本案事实经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使纠纷在当事人双方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获得解决的一种口头言语形式。
评议是庭审结束后,合议庭组成人员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对案件的定性和裁判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表决的形式形成最后决议的一种口头言语形式。
讨论是指司法机关的各级检察委员会、各级审判委员会的成员,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提交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形成该机关最高检察意志和审判意志的一种口头言语形式。
辩论是检察人员和律师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庭辩论阶段,针对具体案件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辩驳,从不同角度维护法律尊严的一种口头言语形式。
第二节司法口才学一、口才学口才学是研究人的口头言语的技能、方法、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获得最佳效果的科学。
二、司法口才学司法口才学是研究司法口才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司法口才的作用、意义、构成以及在口语表述过程中的规律变化、发展趋势等。
三、司法口才学的分类司法口才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应用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司法口才学可以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对象建立起自己的分支学科网络。
1.以司法机关各自司法活动中的口语表达为研究对象,可分为:侦查口才学,研究公安人员在侦查活动中的口语表达的特点、分类、技巧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