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考试易错点

标点符号考试易错点

例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间的逗号改成顿号。)
2.逗号和冒号的功用混淆。
例如:
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三句话的总括,应将其前面的“,”改为“: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是转述,两个“?”应改为“。”)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连续问要句句用问号,但选择问句各句表达的是一个语意连贯的意思,所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间用逗号。
例如:
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前两个“?”均要改成“,”)
2.标点与功能相同的的文字并用,诸如“冒号”与“是”,“破折号”与“即”、“就是”,“省略号”与“等等”。
例如:
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省略号和“等”作用相同,应删去一个。但若省略部分做定语,则必须删去省略号。)
九、“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①放在引用话前,后用冒号;②放在引用话之间,后用逗号;③放在引用话后,用句号。
”)
3.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如:
有个同学说,他的老师教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我自己”的程式来写,保准不会跑题。(主题、考试、活动名称,只可用引号。
将“《》”改为“”)
五、层次含混
例如: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B、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上面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
D、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二、标点滥用
1.冒号滥用。有两个表现:
①用冒号,破坏了语意表述的连贯性,②一个句子中连用两个冒号。
例如:
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
“文学史编制太草率”诸如此类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属第①种,“:
”去掉)
2.引号滥用。引号用法主要有: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③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
xx对灾民说:
“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有道是„团结就是力量嘛。‟”(句中“有道是”的内容不含“嘛”,弄清了这个范围,“嘛”应置于单引号外。
八、使用重复
1.具有相同功能的标点并用。
例如: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句中破折号和括号作用相同,均表解释说明,应删去其中一个。)
2.句内注释与被注离位。只注释句中某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内注释须紧贴被注释的词语,句外注释须放在句子之后。
例如:
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异常情况下,风又是致病的一种因素。(括号内容应紧贴“六气”)
七、范围不清
1.书名号使用范围不清。
例如:
怎样进行国学研究?怎样振兴国学?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编发了“重振国学”的一组争论文章(两个“?”应改为“,”)
2.间接转述用问号。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讲述者的间接转述,不是当事人的直接发问,所以其后不能用问号。
例如:
xxxx念何书?xx道:
“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答案:
C(2011贵州省遵义市)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她笑笑说:
“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的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第一个“!”改为“,”)
xx语文标点符号精华试题汇编
(2011北京市)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括号里的文字不能注解“详细地址”,属滥用,删去。)
4.顿号滥用。集合名词、概数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二、三十米”,是概数,顿号去掉。)
5.逗号滥用。滥用逗号会导致语意不连贯而出现歧义。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答案:
C
(2011湖北潜江„)第一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方法。(1分)①曾几何时,“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谚语流行全国。②这句褒贬不一的谚语,既说明湖北人聪明,又暗含着湖北人狡猾的意思。⑦其实,聪明与狡猾只有一墙之隔,这墙就是诚信。④诚信之上是聪明,是大智慧,诚信之下则是狡猾,是小肚鸡肠。⑤诚信是什么?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诚信是招商引资的软环境,也是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⑦湖北有建设诚信体系的基础,古有“季布一诺”,今有“信义兄弟”,这些都是讲诚信、重承诺。
C.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D.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答案:
B
(2011陕西)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
C
(2011湖北黄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答案:
C
(2011福建省三明市)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场帝扬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例如:
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并”前用逗号,导致语意不连贯而出现歧义,删去逗号,意思可明确为:
“依照法律规定”同时限制“征用”和“补偿”。)
6.句号滥用。主要指句内括号末句、作定语的非独立引用末句和省略号后面不能用句号。例如: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引号内的句号多余,删去。)
(点号作用之一是表明层次,避免语意含混。句中第四、六个“、”应改为“,”)
六、位置不当
1.引号与句末点号错位。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②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如:
“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本句属于②情况,应将“。”放在后“”外)
答案:
B
(2011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例如: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比例。(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影视歌曲名等的符号,诸如产品、奖品、单位、活动、课程、竞赛、展览会、讨论会、交流会等名称均不能使用书名号。句中“《》”应改为“”)
2.加引范围不清。
A.“哎呀。xx美了!”xx说:
“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