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战略计划书
单个智能网络节点一般由以下3部分构成:
1、网络管理模块:提供根据不同业务自动组网功能;
2、业务实现模块:提供具体行业业务实现;
3、通讯代理模块:提供通讯标准化及通讯的底层实现,
负责外部业务接入;
网络管理模块
业务模块
业务模块
业务模块
业务模块
业务模块
通讯代理
3.4.3功能特点
1、管理功能节点化,便于分散末端管理;
1.1.2行业环境
1.铁路,公路正进入“大集成”时代,通讯的标准化日趋成熟;
2.联网共享平台有助于平安城市的建设,DB33标准走出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可行之路,解决
了互联问题,而在DB33中提出的能支持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和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
系统建设需要的SIP扩展协议,将称为DB33的子集,并有可能主导国内公安相关的视频标
争力,做大做强专业市场;
3、具体事宜需要公司和个部门共同探讨决定。
3、产品发展战略
��战略方向�
1、分层式平台模式:以工业控制组态系统为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业务服务,通过统
一的基础平台表现来展现功能特点,并进行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
2、智能网络节点模式:对现有产品功能模块进行紧密集成,深化各节点使其具有一致性,
保证市场开拓和工程实施的正常运行,并为下一阶段的市场渗透打下良好基础;
2.1.2发展阶段
健全部门体系建设,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精品工程,巩固现有产品,对现有产品进
行跨行业横向拓展;根据公司远景目标及市场导向,
自主研发新产品;
2.1.3可持续发展阶段
建立一定规模的人才储备,形成完整的核心团队,保持前瞻性技术、产品、标准的战
形成统一单元(UU),由统一单元UU构建一体化数据网络,提供整体或分散服务。
3、两者整合。
��分层式平台模式�
3.3.1背景介绍
1、在软件产业细分的大环境下,软件产品出现了专业化深度发展。专业市场的形成,使专
业产品更加稳定,考虑更加全面。
2、专业中间件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业务可扩展性,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的开发,可
3、耦合器:提供技术平台跟业务平台之间标准;提供业务平台与外界系统之间标准。
具体如下图所示:
外部平台
外部平台
外部平台
耦合器2
业务平台
耦合器1
基础平台
3.3.3功能特点
1、专业基础平台给产品提供了基本稳定保障,模块化业务平台给产品提供了设计方面的稳
定保障;
2、基础平台提供可扩展性基础,模块化业务平台使全方位扩展成为可能;
对于隧道平台、旅服平台采用分层市平台模式进行研发,
综合视频系统平台采用智能
网络节点模式进行研发。总体上虽然具体应用不同,但都可以看成系统集成类平台,所以在
长期规划上,都作为一个大平台的不同软件模块,但目前限于人力资源、时间和资金的限制,
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尽最大可能保护投资。
3.5.1综合视频集成
1、完善部门体系建设:完善各梯队研发人员,团队核心人员达到
6名,普通及辅助开发人
员12名,完善人员培训制度,基本实现“造血”功能,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度,
基本实现CMMI标准,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2、以起步阶段的积累为基础,形成视频硬件网关产品,并根据根据市场发展,
跟进公安、
铁路、高速公路、石油、电力相关行业通讯标准;
3、整合并切入铁路行业末端产品,初步建立一体化铁路信息集成解决方案;
4、研发绿色、环保节能产品或解决方案;
5、发展阶段时间周期:2012年5月~2013年5月。
2.2.3可持续发展阶段
1、建立一定规模的人才储备,形成完善的知识、技术储备,极大提高行业、市场应变能力,
通过CMM标准认证;
2、进行现有产品纵向研究,形成行业产品系列,完善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核心竞
2、减弱了个智能节点的耦合作用,部署方便;
3、将多个功能抽象、优化成一个网络服务节点,更具稳定性、可靠性;
4、通讯代理模块化,有利于对不同协议标准的匹配;
5、有利于研发向产品转换。
3.4.4劣势分析
1、优化过程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进行专业团队建设;
2、智能网络节点模式组网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容量;
��现有产品发展的总体思路�
准;
3.如今集成厂商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优质的产品服务将起到决定行作用,而产品的核心技
术体系却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服务质量;
4.当今市场集成厂商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竞争激烈。
可靠,高效,融合,友好成了评价一
个系统集成产品好坏的关键。
��内部环境�
1.2.1有利环境
1.在公司正确方针的引导下,通过市场的努力开拓,已形成了一批产品的雏形,并且在各
集成,实现以下平台特点:
?
?
?
?
?
?
系统可动态配置;
实现数据独立性,包括实时运行数据配置数据历史数据
驱动接口紧密集成,利于随机业务执行;
以插件为基础组织系统,增强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移植利用性;
冗余及集群热备;
系统自动升级。
对公司的工作需求:
(1)公司技术部门能够协助整理目前已有的对铁路客服系统的业务应用需求;
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可控、完备的产品链,做大做强专业市场,成为专项行
业标杆。
��具体目标�
2.2.1起步阶段
1、基本完成部门体系建设;团队核心人员达到3名,普通开发人员6名,建立人员培训
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度,完成定岗定责,初步建立考核机制;
2、以SIP为基础,以平台转移为关键,完成综合视频平台的协议标准化工作,整合和优化
(2)公司的工程部门能够安排对既有项目的考察工作,以便于详细评估目前系统的优缺点;
(3)公司商务能够帮助安排一些业内专业人士,对我司的初步规划平台功能、性能及架构,
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4)评估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合格供应商建立其设备的实验环境。
2、中长期规划:联合建立行业互通规范。
3.5.2隧道集成管理
原有业务模块,形成完善的视频解决方案;
3、组织人员,在10月份前基本完成旅服平台的研发;
4、对基础平台进行全盘考虑,对隧道集成监控业务进行总结;
5、以地铁通讯为契机,进行DB33相关标准的探索;
6、考虑节能环保产品选型,并进行预研;
7、起步阶段时间周期:2011年5月~2012年5月。
2.2.2发展阶段
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5.通过公司的支持,我们进一步的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并且希望自生的产品能形成核心竞
争力;
6.部门里有完善的硬,软件实验设备,从而更有利于平时研发,测试工作的进行;
7.在初步组建了部门团队结构后,对团队的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并且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策略。
1.2.2劣势环境
个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资源储备;
2.技术工程部门通过对现有产品的研究,分析,实施,运维并且在与用户的良好沟通后,
形成了技术方面的储备,大体掌握了用户的前沿需求;
3.通过公司前期的集成平台业务的外包,分包,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储备,并构建
了总体的框架,技术架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
4.通过这段时间团队的组建,已初步形成了研发部门人员的核心架构,为后续工作的展开
1、初期规划:参照铁路北方交大制定的互联互通规范、高速公路模式、地方治安标准技术
规范,建立通讯具体标准,以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和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为基础规范,完成软件的网络数据和信令传输标准化工作。完成软件业务及设
研发部战略发展规划
1、战略背景分析
��外部环境�
1.1.1宏观环境
1.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绿色环保节能为目标的背景下,系统集成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在全国
大区块,大面积的范围内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当前以提倡和谐社会为背景,安全因素成为了关注中的重点,大力加强安全城市,安全
社区的体制建设为安全因素提供了保障,而其中通过区域化的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系统连成
研发部
综合视频组
旅服平台组
隧道平台组
基础服务组
握其核心细节,因此该问题会在一定周期内存在;其次还有平台的应变能力效差,需要加强
可扩展性方面的建设;
4.团队还有待加强与产品客户的交流沟通,以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产品的潜在需求,从而使
我们的产品更愿意被用户接受。
2、目标体系定位
��总体目标�
2.1.1起步阶段
基本完成部门体系建设,熟悉和掌控现有交通运输行业产品,完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组织架构�
研发部以项目组模式对项目或产品进行总体管理,根据不同的项目划分不同的项目组,
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面和工程量分派人员,采用
1+2+3模式,即1个项目组总体负
责人,2个系统架构工程师(即主程序员),3个辅助人员(2个程序员+1个美工及文档整
理),在达不到标准时,原则上每个组不少于3人。
件/硬件发展奠定了基础;
2、现场控制总线节点从工业现场底层设备向上发展,整合部门或全部上层管理功能;
3、软件功能顺着网络从顶层向下进行了渗透,直到能直接和底层进行通信和功能整合;
4、软硬件结合紧密化并以统一产品的方式出现,可以带来模块化、高稳定性、高适应度等
便利,是近年来主要的行业发展趋势。
3.4.2系统组成
3、便于同产品不同行业横向拓展,扩大同一产品覆盖面;
4、分层式能快速开发出相似产品;
5、有利于产品纵向发展;
3.3.7劣势分析
1、基础平台需要开发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