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 咏物诗鉴赏

公开课 咏物诗鉴赏


1、物象类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物象类 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分析 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 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格。
2、情感类
东北中山中学 庞为
定义
通过描写某种事物,赋予事物象
征意义,来寄托诗人内心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咏物诗鉴赏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辽宁统一考试说明》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3、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咏物诗常见题型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物象?有什么具体特点? 2、诗中物象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手法类 联系物象,赏析手法表达效果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植物: 岁寒三友(松、竹、梅 ):高洁、傲岸、 坚贞不屈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牡丹(艳丽、浮华、雍容、富贵)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离恨)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 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 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 (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志趣?(3分) 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高考链接

(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 qiǔ)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 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咏物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
《咏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抒怀――感慨自身,倾吐心中不平之气。
《不第后赋菊》
3、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 《蜂》 4、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阐明事理。 《雪梅》 5、寄趣――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 喜爱之情。《咏柳》
常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对比、象征、比喻、拟人、双关、反衬、 用典等
相同点: (1)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2)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低沉孤高。 象征屡受排挤的诗人自己。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同一物托的志有高低雅俗之分
2、情感类
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 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揣摩诗人所 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 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 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 活的道理 )
咏物诗常见物象
动物: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悲凉;高洁)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 鹰(志存高远、远大抱负 ) 马(威武、矫健、老当益壮、吃苦耐劳) 蜜蜂(勤劳、劳苦) 牛(劳苦,吃苦耐劳) 鼠(贪婪、不劳而获)
其它: 风(自由、奉献) 石灰(高洁、坚韧) 泉水(高洁,自然,清新) 山(坚实、孤高)
阅读两首诗词,比较诗人情感,说说相 同点与不同点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 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 在丛中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