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样中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精)

试样中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精)

实验五十试样中氧化锰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微量锰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将Mn2+氧化成MnO4-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特效反应,适用于MnO
含量在0.005~1.0%范围样品的测定;大于1%的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高碘酸钾(钠)比色法是在硫酸-磷酸混酸存在下,加KIO4(或NaIO4)、(NH4 2S2O8和AgNO3混合显色剂,水浴加热将Mn2+氧化成紫红色的MnO4-:
2Mn2+ + 5IO4-+ 3H2O = 2MnO4-+ 5IO3-+ 6H+
采用标准曲线法可计算试样中MnO的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刻度移液管、电炉、水浴锅、比色管。

2.试剂:显色剂混合液(5mL H2SO4加5mL H3PO4,用水稀释至100mL。

称取1g NaIO4于此混合酸中,微热溶解后,加0.5g过硫酸铵和0.05g硝酸银,搅拌使其溶解及混匀。

使用前配制)、锰标准溶液(100 µg·mL-1)(准确称取0.2186g MnSO4溶于水,加10mL 3mol·L-1H2SO4硫酸,用水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显色
分别移取0、1.00、2.00、3.00、4.00、5.00mL锰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10mL显色剂混合液,沸水浴中加热20分钟,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在480~580 nm之间,每隔10 nm测定一次4号锰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锰的最大吸收波长。

(最大吸收波长525nm)
3.标准曲线的测绘
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用1 cm吸收池,在选定波长下测定2~6号各显色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在坐标纸上,以锰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试样测定
移取适量已分解好的试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10mL显色剂混合液,沸水浴中加热20分钟,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

【数据处理与结论】
计算试样中微量锰的质量浓度。

【注意事项】
显色通常在5~10%H2SO4或3 mol·L HNO3溶液中进行,酸度高显色不完全,酸度低则显色速度慢,加热可加快显色速度,一般煮沸5~7min,时间太长反而会使颜色消褪。

但只用KIO4为显色剂时,则需煮沸20~30min,显色后可稳定4h以上。

用(NH42S2O8时,需用AgNO3作催化剂。

【思考题】
工作曲线的绘制中,锰标准溶液浓度的选定依据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