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细菌氧化锰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装液量在 50~80 m L 范围内, 随着装液量的增加, 生物氧 化率 逐 渐 增 大, 至 80 mL 时 达 到 最 大, 此 后 没 有 变 化.说 明 M N 1405 氧化锰需要一定的溶氧量, 但装液量少, 溶氧量过高反
图 2 接种量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而不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微量 Fe2+ 的存在可以促进锰细菌的生长和对锰的氧化作用[8].溶氧量太
112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10 年
1.1.1 菌种 节杆菌 (A rthrobacter sp.) M N 1405, 简称 M N 1405, 分离自锰矿样品, 由本课题组保藏.
1.1.2 培养基 改 良 PY CM 培养基[6] : 蛋白胨 0.5 g , 葡萄糖 0.3 g , 酵母浸出液 0.2 g , M nSO 4 · H 2O 0.2 g ,
关键词: 锰细菌; 氧化率;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X171.5 文献标识码: A
Influencing F actors of M anganese O xidation of M anganese B acterium
W A N G F ang, X U X u-ping, Z H E N G X iao-dan, H U A N G H ai-fei (C ollege of L ife S ciences, F ujian N orm al U niversity, F uzhou 350108, C hina)
氧化率较大, 总氧化率为 90.3%, 生物氧化率为 72.8%.
图 3 装液量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图 4 遥床转速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2.2.4 温度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由图 5 可知, 温度对锰生物氧化率影响显著, 对化学氧化率影响较小.当温度为 25 ℃时氧化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 稿 日 期 : 2009-03-23 基金项目 : 福建 省环保厅 科技 项目 (FJHK (2009) 12); 福建 省教育 厅科技项 目 (JK 2009008) 通 讯 作 者 : 许 旭 萍 , 教 授 , 硕 士 , 主 要 从 事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研 究 . x uping @ f jnu .edn .cn
高, 培养基中的 Fe2+ 会全部迅速被化学氧化为不溶性的高价铁, 锰细菌的生长和氧化锰活性由于缺乏
Fe2+ 而受到影响.
2.2.3 摇床转速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由图 4 可知, 当摇床的转速在 100~180 r /m in 范围内, 对氧化率影响不大.转速为 120 r /m in 时,
采用改良 PY CM 为基础培养基, 每个 250 m L 的三角瓶装 80 m L (装液量实验除外), 研究接种量、 装液量、 pH、 温度、 摇床转速、 M n2+ 质量浓度、 Fe2+ 质量浓度等因素对 M N 1405 氧化锰的影响.
接种量对锰氧化率的影响:将种子液按照 2%,4%,6%,8%,10%的接种量分别接入培养基中,于 25 ℃,120 r/m in 的条件下培养 6 d.然后用 4 000 r/m in 离心 10 m in,去除菌体和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不 溶性高价锰氧化物,取上清液 0.5 m L 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剩余 M n2+ 质量浓度,计算 M n2+ 的氧化率.
生物氧化率 = 总氧化率 - 化学氧化率. 计算公式中总 M n2+ 质量浓度指培养基中初始 M n2+ 质量浓度 (m g /L ), 剩余 M n2+ 质量浓度指培养基接 菌培养后剩余的 M n2+ 质量浓度 (m g /L ), 空白剩余 M n2+ 质量浓度指培养基不接菌培养后剩余的 M n2+ 质量浓度 (m g /L ). 1.2.3 理化因素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大.当接种量为 6%时生物氧化活性最高, 总氧化率为 87%, 生
物氧化率为 68.1%, 可以认为 6%为 M N 1405 的适宜接种量.接
种 量对锰的化学氧化率影响较小, 不同接种量化学氧化率为
15.9%~21.9%.
2.2.2 装液量对 M N 1405 锰氧化率的影响
图 3 显示, 装液量对生物氧化率有影响, 对化学氧化率没有
以上各因素实验均做 3 个重复, 结果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M N 1405 的生长曲线及锰氧化率曲线 由图 1 可知, 菌株 M N 1405 在改良 PY CM 培养基中生长, 经历了 2 h 的延滞期、 6 h 的指数生长
期、 25 以上的稳定期.总氧化率曲线显示, 在开始的 4 总氧化率处于低水平, 而后随着培养时间
装 液量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250 m L 三角瓶中分别装入 50, 60, 70, 80, 90, 100 mL 的培养基, 接 种后按上述条件进行培养并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温 度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接种后, 分别置于 15, 20, 25, 30, 35 ℃温度下, 120 r /m in 振荡培养 6 d, 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培养基初始 M n2+ 质量浓度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将培养基初始 M n2+ 质量浓度调整为 5, 10, 15, 20, 25, 30 m g /L , 接种后按上述条件进行培养并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培养基初始 Fe2+ 质量浓度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将培养基初始 Fe2+ 质量浓度调整为 0, 20, 40, 60, 80, 100 m g /L , 接种后按上述条件进行培养并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K ey w ords: m ang anese-ox idizing bacterium ; ox idation rate; influencing factors
地下水是十分宝贵的水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据调查, 我国许多地区的地下 水铁锰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 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长期饮用含锰高的水, 可以引发多种脑神经 疾病[1] .生产上使用铁锰超标的水, 会影响产品质量, 造成经济损失[2] .因此, 应建立简便、 经济、 有 效的净化工艺, 使地下水得到合理的应用, 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地下水除铁除锰理论及应 用先后经历了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法三个发展阶段[3] .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存在除锰效 果较差、 工艺流程复杂、 投资高等缺点.生物法除锰是利用锰细菌将可溶态的 M n2+ 氧化成不溶性的锰 氧化物沉淀, 进而过滤去除[4-5], 具有高效、 低成本和专一性较强的特点, 是目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方 向.本文从锰矿中筛选到 1 株除锰效果较好的锰细菌, 对其氧化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为该菌应 用于高锰地下水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转速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接种后, 分别置 100, 120, 140, 160, 180 r /m in 振荡培 养 6 d, 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pH 对锰氧化率的影响: 将培养基的 pH 分别调整为 5, 5.5, 6, 6.5, 7, 7.5, 8, 9, 接种后按上 述条件进行培养并测定 M n2+ 的氧化率.
第 26 卷 第 2 期 2010 年 3 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 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 1000-5277(2010)02-0111-04
锰细菌氧化锰的影响因素研究
V o l.26 N o .2 M ar.2010
王 芳, 许旭萍, 郑晓福州 350108)
摘要: 研究了锰细菌 A rthrobacter sp.M N 1405 的生长、 氧化曲线及影响其氧化锰的各种理化因素.结果 表明: 接种量、 装液量、 温度、 pH、 M n 质量浓度、 Fe 质量浓度、 摇床转速等因素对锰氧化率有不同程 度 的影响.在培养基装液量为 250 mL 的三角瓶装 80 mL , 初始 M n 质量浓度 65 mg/L , 温度 25 ℃, pH6.8, 接种量 6%, 12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6 d 后, 锰的总氧化率可达 80%以上.
A bstract: T he grow t h and m anganese ox idation behaviors of t he bacterium A rthrobacter sp.M N 1405 w ere st udied.T he effect fact ors such as m anganese ion concentrat ion, iron ion concentrat ion, t em perat ur e, pH, m edium volum e, inoculum , speed of shaker on M n2+ ox idat ion w ere invest ig at ed.T he result s show ed that t he t otal ox idat ion efficency reached 80% under the condit ion of the init ial concentration of m anganese ion of 65 m g /L , 25 ℃, pH 6.8, liquid volum e of 80 m L in 250 m L flask, inoculum volum e of 10%, shaking speed of 120 r/m in, culture t im e of 6 days.
K 2HPO 4 0.1 g ,M g SO 4 · 7H 2O 0.2 g ,N aN O 3 0.2 g ,CaCl2 0.1 g ,(N H 4 )2CO 3 0.1 g ,柠檬酸铁铵0.45 g , 水 1 000 m L , pH 6.8~7.0, 121 ℃灭菌 20 m in. 1.2 实验方法 1.2.1 生长曲线与锰氧化曲线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