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全套课件

知识产权法全套课件

3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专利权 (2)商标权 (3)著作权(版权) (4)商号(字号)权 (5)原产地(地理)标记权 (6)植物新品种权 (7)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权
4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与其它权利相比,知识产权具有以下特征: 1、时间性特征 2、地域性特征 3、专有性特征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主要表现为: 1、法律将特定的知识产权授予特定的主
体,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使用。 2、对于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8
三、知识产权的客体
(一)知识产权客体概念 知识产权客体是指知识产权具体指向的对象。
(二)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 1、知识产品概念 知识产品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们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中通过劳动创造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并以一定形式 表现出来的一切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 2、知识产品的特征 (1)创造性。(2)公开性。(3)价值性。(4)非物 质性。
19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与刑事程序“三 审合一”问题 1.管辖上的协调; 2.责任认定要件的差异性; 3.举证责任标准的差异性; 4.审理期间的差异性; 5.既判力问题。
20
第一章 著作权制度概述
本章主要包括下面三节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第四节 著作权保护的功能
15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三)知识产权刑事程序 1.涉及罪名 根据《刑法》分则第3章第7节规定,涉及知 识产权犯罪的有7个罪名即:假冒注册商标 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 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 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 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
16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知识产权的归属
(一)非职务成果的权利归属:实际完成人。 (二)通过合同约定权利归属 (三)职务成果的权利归属 1.职务成果的界定要素
a.是否存在雇佣关系。b.与本职工作的关联性程度。c.利用 本单位的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关联性。 2.职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财产权一般归单位,个人享有 表明身份的权利、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 (四)法律明确规定权利归属
12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一)民事诉讼纠纷解决 1.管辖。我国主要集中在中级法院,其中专
利案件为专属管辖。 2.民事责任主要方式 (1)责令停止侵权(禁令) a. 诉前禁令(注意担保的要求) b. 诉中禁令(注意担保的要求) c.永久性(判决中写明的)禁令
13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2.民事责任主要方式 (2)赔偿损失 a.赔偿损失只存在着主观上有过错(知道或应当知
(三)知识产权刑事程序 2.判定犯罪的要素 a.非法经营数额。 b.非法所得额。 c.销售金额。 d.造成损失额。
17
知识产权法
第二编 著作权法
本编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第一章 著作权制度概述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 第三章 邻接权制度 第四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五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六章 著作权的保护
11
五、知识产权纠纷范围
(一)知识产权纠纷的常见种类 1.知识产权权属纠纷(民事)。 2.商标权、专利权
等知识产权权利授予中的纠纷(行政)。3.知识 产权利用中的合同纠纷(民事)。4.涉及职务成 果的知识产权奖酬纠纷(民事)。5.知识产权侵 权纠纷(民事)。6.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纠纷(行 政)。7.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刑事)。8.涉及知识 产权滥用的纠纷包括垄断、不正当竞争等(民 事)。
道)的情况下。 b.赔偿损失的范围通常不包括精神损害; c.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计算→侵权人的非法获得计算→正常的许可费计 算→法定幅度内的赔偿。 (3)赔礼道歉(只适用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
14
五、知识产权纠纷解决
(二)行政程序纠纷解决 1.确权纠纷行政程序(通常只局限于北京市中院) 2.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不合法引起的行政诉讼。 首先应当了解涉及知识产权执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侵权通常涉及三类行 为: (1)根据权利人的请求实施行政处理活动,表现为责令停 止侵权行为; (2)应当事人的请求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3)根据申请或依照职权对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实施 行政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6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
•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知识 产权只能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有效。
• 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存在的主要原因 国家主权原则是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存在的主要 原因。
• 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的相对性 随着知识产权国家保护制度的出现,知识产权的 地域性特征正不断突破。
7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
知识产权法
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本编主要内容: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主体 四、知识产权的客体 五、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
2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 知识产权的概念 物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有体物为体力劳动 成果如房屋,由物权法保护;无体物为智 力劳动成果如发明创造,由知识产权法保 护。概而言之,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 其智力劳动成果享有专有权的法律制度。
10
四、知识产权的客体
(一)知识产权客体概念 知识产权客体是指知识产权具体指向的对象。
(二)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 1、知识产品概念 知识产品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人们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中通过劳动创造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并以一定形式 表现出来的一切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 2、知识产品的特征 (1)创造性。(2)公开性。(3)价值性。(4)非物 质性。
5
1、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征
•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征是指对于大部分类型的知 识产权而言,其存续的期间是有限制的,因此知 识产权的时间性实际上是指知识产权存续期间的 有限性。
• 知识产权存在时间限制的原因 •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征的主要表现:
(1)对于著作权而言 (2)对于商标权而言 (3)对于专利权而言 (4)对于其它类型的知识产权而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