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税收作用

第二讲税收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思考题 •(1)概念: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的协调作用机 制、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税收 的乘数作用机制 •(2)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3)如何理解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4)如何理解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5)如何理解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6)如何理解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7)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8)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收入分配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人口累计 0% 20% 40% 60% 80%
100%
收入累计 0% 3% 7.5% 29% 49%
100%
第二讲税收作用
•收
•L



•A
%
•B
•O
•人口分布%
•H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一般来说,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 பைடு நூலகம்个人手上,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 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 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 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 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一、税收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 •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 •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 府课税使纳税人的收入减少,纳税人为了维持
原有收入水平不变,必然减少闲暇而更加努力
地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 •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政府 征税,降低了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从而引起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1
第二讲税收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 洛伦兹曲线与45°线之间的部分
叫做“不平等面积”
第二讲税收作用
•(二)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被西方经济学家普遍公认为 一种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方法。 • 基尼系数的计算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 入的百分比。
•设G为基尼系数,则 • G=A/(A+B) (0≤G≤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五、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 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增减引起 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 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 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 加)的倍数。
• 公式:Kt=(-β)÷(1-β)
纳税人用闲暇来代替劳动,其结果造成劳动供给
下降。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二、税收对储蓄的作用机制 • 1、政府不对储蓄利息征税情况下个人储蓄 的决策
• 如图 纵坐标为未来消费,横坐标为现期消 费。在政府没有课征任何税收之前,其预算线为
AB;在政府对其他收入征税而对利息不征税时,
由于政府课税使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第二节 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税收微观作用机制是政府征税对纳税人的 各种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 对纳税人的劳动投入、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影 响与作用。
•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 • 税收对储蓄的作用机制 • 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 • 税收对投资的作用机制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C+S+T
(1)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I+G (2)
•总供给=总需求

C+I+G=Y=C+S+T
(3)
PPT文档演模板
•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第二讲税收作用
• 当C+I不足时,引起失业人数的增加, 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 出G,减少税收T,来维持总供求平衡,刺 激经济增长。反之,当C+I过多引致通货 膨胀时,政府则可以减G增T。
税人为了保证未来的消费能力而不得不减少现期
的消费,相对增加储蓄,以保持原来的储蓄规模。
因此,征税对储蓄起到激励的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2)对储蓄征税产生的替代效应 • 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对储 蓄利息征税而降低了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改变
了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比价,从而使人们增加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四、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 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 形成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
• 衡量收入差距的两个重要指标: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一)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
间的分配问题。
• 税收逆向调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种方式是制度性的调节机制,另一种方式 称为相机抉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1、制度性的调节机制(也称内在稳定器) • 当经济形势发生周期性变化时,政府税收会 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自动抵消经济波动的部
分影响。这种自发的制度性调节机制在累进税制
• 通过对生活必需品课较低税收甚至不征税, 对非生活必需品课征较高的税收来实现产业结构 协调。
•(二)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 通过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 资源的合理流动来实现地区结构的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假设一国仅有两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 济欠发达地区。两地拥有的资源数量不同,资源 的边际效益状况也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 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 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 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 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一、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 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 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0.2表 示 绝 对 平 均 , 0.2—0.3 表 示 比 较 平 均 , 0.3— 0.4 表 示 基 本 合 理 , 0.4—0.5 表 示 差 距 较 大 ,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一般国际上通常 把 0.4 作 为 收 入 分 配 贫 富 差 距 的 “ 警 戒 线 ” ,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 度不平均”。
• 如图,Q1、Q2表示两地边际效益相等时的资 源拥有量;E、F表示两地资源拥有量完全相等时 的边际效益;Q表示经济发达地区现实资源拥有量, Q表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实资源拥有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资源边际效益 •E
•资源边际效益 •F
•0
•Q •Q
1
•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边际效益
•0
•Q •Q
现期消费而相应减少未来消费,因而使储蓄减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三、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 •(一)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 • 增加储蓄的效应是减少消费的效应,减少 储蓄的效应就是增加消费的效应。
•(二)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商品税 的形式间接实现的。
PPT文档演模板
• 其中, Kt指税收乘数; β指边际消费倾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 假设政府增税1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 为 0.8 , 则 税 收 乘 数 为 Kt=-0.8÷0.2=-4 , 意 味 着国民收入将减少400亿元(4×100亿);
• 若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为 0.6 , 则 税 收 乘 数 为 Kt=-0.6÷0.4=-1.5 , 意 味 着 国 民 收 入 将 减 少 150亿元(1.5×100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二、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 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 经济结构(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 影响和作用。
•税收协调作用机制包括: • 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 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 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一)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第一节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税收作用机制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这一调节 工具作用于经济而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是 指税收对整个国民经 济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是政府征税对纳税人 的各种经济行为所产 生的效应,主要反映 在税收对纳税人的劳 动投入、储蓄、消费 和投资的影响与作用。
故预算线向左下方平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税收作用
•未
来 消
•A

•A’
PPT文档演模板
•B’ •B •现期消费
第二讲税收作用
• 2、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情况下个人储蓄的 决策
• 在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情况下,税收对储 蓄将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1)对储蓄征税产生的收入效应 •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对储 蓄利息征税而造成纳税人未来消费能力下降,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