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化石

木化石

木化石,沉睡亿年的相遇在7000万年至2亿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地球年轻好动,造海运动此起彼落。

粗壮茂密的南杉木、松、柏、银杏、桦树……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长了无数个年头。

然而,突然某一天的清晨,火山爆发了,莽莽森林顷刻间埋入海底。

而林中的大树,因瞬间的炽火还来不及焚烧即被炭化,又在陷入海底时恰遇二氧化硅液体充裕的富硅层,那些无孔不入的液体在超强压力下迅速渗入炭化的树体。

此刻,大树是模型,二氧化硅是充填物,它们就在火山爆发的刹那间完完全全地融合成一体,在真空海底深埋上亿年……木化石,石器收藏中的精品,在收藏界有“宝石易得,木化石难求”这一说,足见其珍贵。

高力国际家具港本周六开始举办的木化石展,将这些难得一见的石中贵族展现给南京市民。

木化石形成缘于中生代。

当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撞击,因而发生了地壳错位、断裂、下沉等地质巨变。

大部分沉入地下的动物、植物演变成石油、天然气和煤矿。

只有极少部分的植物如古松、柏、柚、银杏、桦树、鸽子树等,埋于在富含硅元素的地层中,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被多种元素不断渗透,填充于树木中,历经上亿年演变,终成木化石。

木化石质地细腻,木纹、年轮清晰,颜色纯正丰富,有雪白色、灰色、黄色、褐色、黑色、红色及翠绿色等。

木化石一般以硅化程度越高,年代越久,尤其带树皮、有年轮、虫洞、树结等特征为好。

成玛瑙状的木化石就很特别,而质地玉化,带翠的更是罕见,被收藏家称为“木化玉”,是木化石中的极品。

深邃隽永的木文化数亿年的沧桑历程磨练和造就了木化石,使之不仅保持树的质朴,更具有石的灵性。

有人感叹,若能将如此珍贵的木化石放在居室或小院中,那绝对是世间不可多得的镇宅之宝。

风起雨落,沧海桑田。

千万年来地球及生活于其上的生物所发生的变化,人类至今的科技都难以准确解释。

而木化石就这样不问世事地安静沉睡,直到它被发掘、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人对木是依恋的。

我们的祖先用木制武器打猎果腹,用木生火取暖,才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进化。

木就这样伴随着人类成长。

在高科技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个被我们忽视的伴侣,木文化也一再被提及。

环保、绿化、植树、可持续发展……相隔亿年的对话世间繁华浮躁,而木化石却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纯净。

让我们从每一块木化石的形态、纹理和色泽中寻觅到地球演变的历程和细节。

那将是一次次与古老的对话:比照上亿年的木化石,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不过如白驹过隙,沧海一粟,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在这样神奇的对话中,通过木化石这个载体,我们可以一次次地寻觅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使心灵得以安顿。

和木化石相对,使我们得以认清方向,将自己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中解放出来,让自己融入宇宙的安宁。

奇石珍品亮相高力“木化石”古称神木石或木变石。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和金石专家,对其甚为重视,尤其是金石收藏家多以拥有木化石为荣。

因其复杂的成因及存量稀少,木化石经济价值及收藏价值日渐攀升,成为目前社会各界互赠、祈福、投资收藏的新贵。

据悉,一般的木化石藏品价格都上万元。

自本周六开始,高力国际家具港将展出数十件木化石精品,最高价格接近10万元。

高力国际家具港企划部骆勇总监介绍说,作为和木最接近的营销行业,高力家具从木的源头——木化石来向世人介绍木文化,为的就是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人和木之间延续了千万年的依恋。

高力国际家具港还将同时举办实木风情展。

实木家具因其昂贵的材料、精美的做工、厚重的质感渐成家具新宠。

但其价格,却让很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曾经几度沧桑恨,阅尽人间冬和春!霜剑不改刚毅性,苦雨难移坚与贞!千姿百态任评说,五光十色独无声!米公缘何拜石仗,吾师吾友吾之魂。

亿万年前曾为树,亿万年后已为石--其形似木非木,似玉非玉;其色异彩斑斓,气象万千;其质琉璃溢彩,温润腻手;其性宽厚坚韧,质朴恬淡。

什么叫树化玉什么是树化玉?专业人士大体上是这样说的:在地球地壳变动的过程中,树木经过剧烈燃烧或炭化后被深埋地下,含有丰富SiO2岩浆热液不断侵入树体。

在极为苛刻的地质条件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至少经过 1.7亿年漫长的岁月,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渐被硅、钙、铁、铬、镁、铜等元素置换替代,形成了形如树、质如玉的树木遗体化石。

地质学把它归类于硅化木,赏石界称之为木化石、木化玉,而人们普遍称其“树化玉”。

简单地说,树化玉就是树变成的玉。

当然,这个变,不是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变,而是演变的变。

是演变就不是眨眼就变,而是随着时间慢慢变化。

它和孙大圣变化正好相反,他变鸟变兽、变人变物,万变不离其祖宗,猴精的本质没变;而树化玉则是外形基本上没变,内质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木头变成了美玉。

可以说,树化玉的外形是树,内质是玉,甚至是翡翠。

说到玉,作点小小的说明。

我国传统上对玉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将肉质晶莹剔透、抚之润滑腻手、色泽绚丽斑斓的天然石头都称之为玉,狭义上指的是软玉(以和阗玉为代表)与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代表)的总和。

后者对玉质的硬度、韧度、密度、比重都有一定的标准,本文中的玉石翡翠指的就是这一种,其他则称观赏石。

树和玉,本来是两个千差万别的不同概念,在树化玉的身上却成了和谐的统一体。

它似玉非玉,似木非木;它的实质已变成了玉,却又偏偏保留了树的很多特征。

树化玉与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外形看,它是段树木,它保持了树木所有的外形特征,它向人们所展示的树皮、树杈、树节、树结、木材纤维,无不保存了树木的原有形态。

这种大自然流露出来的朴实、厚重、沧桑的外形是普通璞玉所没有的,璞玉向我们展示的往往只是圆滑、随意、鹅卵石或不规则石块般的外表。

第二,从剖面形状看,它首先是一段树木。

它清晰完整地保持了树木原有的年轮、纹理、蛀洞,是古代树木内质形态的完整保留。

通过显微镜,人们甚至还可发现树木韧皮组织形成的层细胞、细胞壁、输水导管的形状痕迹。

而玉往往是一块排列整齐、结构极为单一的矿石。

它虽然也有纹理,但这种纹理是自然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主要价值体现在供人欣赏。

第三,从色泽上看,由于树化玉的形成是一个原木质纤维、炭质被矿物质逐渐置换替代的过程,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置换替代的矿物质的差异造成了树化玉色彩的五彩缤纷,往往比普通玉石更加丰富。

树化玉主要有白、灰、黄、褐、红、紫、绿、黑、蓝等颜色;而玉一般显示出的是白色向绿色过渡的各种颜色,一直到鲜艳夺目的翠绿。

虽然也有其他颜色,如青灰、黄、红、黑,但数量较少,因此通常一提到玉,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绿色或白色。

第四,从资源上看,二者虽然都是稀有矿藏,但树化玉的妙处在于,每棵树化玉的形态、色泽、内质、纹理千姿百态,变幻莫测。

要找到二棵色泽、纹理、形状、种水、大小相近的树化玉,简直就像大海里捞针。

就是把同一棵树化玉锯成几段,其树理、色泽、形状仍是各有千秋。

因此,你所喜欢的树化玉往往就是一块可遇不可求的人间绝品。

而人们却可容易地找到两颗甚至一批相近或相似的玉石翡翠。

第五,从用途上看,首先,树化玉是大自然形成的植物化石,是一部研究远古气象、其他生物和地理资料的书籍,有着珍贵的考古和科研价值。

其次,在工艺上树化玉不仅可以制作雕饰、挂件、摆件等小型装饰品,还可制作大型雕件。

最可贵的是它的奇特,人们往往不加修饰直接将它作为庭院的点缀,或者作为吉祥安宁的象征供在家中作为镇宅之宝石。

而玉石很少有科考价值,一般只能雕琢成小摆件、首饰、挂件等小件装饰品。

人们在欣赏它漂亮质地的同时,主要是欣赏它的雕琢工艺。

但是,光从树化玉和玉石的质地看,它们的流光溢彩、晶莹透亮,抚之温润腻手、舒适恬爽的感觉是一样的,且从矿物质本身的成分、硬度、密度等多项物理属性分析,它们也是大同小异。

树化玉的作用树化玉的作用:一.科研价值:树化玉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宝石,它首先是一块化石,是远古树木石化的的残体。

从树化玉向我们提供的年轮、枝杈、纹理、虫洞、树壳以及各种树化玉分布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的状况,可以获得大量当地远古时期气象资料和植物群落组合、地域间变化关系、经纬度变化关系、地史变化、地壳运动等一些规律。

它是一本极其珍贵的远古地理、气候、历史书籍,向我们提供了很多极为重要的远古信息。

通过对其综合分析,能够不断完善对人类本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与大自然进一步和谐共存。

二:欣赏价值:树化玉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远古瑰宝。

它是一幅幅不朽的画,是一首首无声的诗,也是一本本浩瀚的书。

1、不朽的画我们欣赏树化玉,首先,欣赏它那天生具有的沉重、厚实、千奇百怪、变化莫测的形状和所保存完好的树皮、弯杈、蛀洞,还有些附在表面的、一头钻进树内的小虫及其他寄生物,它能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予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一块树化玉便是一个故事,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幅图画不仅美丽,而且立体。

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平面,而是具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空间,如镂空的蛀洞、烂穿的树心,甚至还有树心的结晶和附生物。

从这方面看,与其说它是图画,不如说它是天然雕塑,但雕塑却没有它的靓丽、细腻、逼真。

幅图画不仅美丽、立体,而且不朽。

石头是泥土之精、大地之魂、地球之脊,玉石更是石头中的极品,它与大地同存,与日月同辉。

它以其古老的生命穿越时光来与现代文明交流,沟通传情。

它是我们所处的地球从无到有、由微至盛的见证。

它还会继续默默地关注现代社会和地球,不停地诉说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故事。

2、无声的诗在经过洗磨抛光后,树化玉就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玉石质地,观之晶莹欲滴,光亮如冰,抚之温润腻手,恬爽舒适。

从中显示出的年轮、纹理以及缤纷斑斓,变化万千的色彩和它流露出来的那股天然神韵,无不让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

树化玉必将成为新一代案头摆设、家庭的装饰、庭院布置的显贵。

3、浩瀚的书树化玉的欣赏价值还体现在它阅之不尽的内涵和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浩瀚的传统文化。

树化玉质地上看属玉,玉石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占卜算卦到求医问药,从婚配丧葬到日常的吃穿住行以及人们之间交往的礼品信物,几乎都能看到玉器的影子。

孔子首先仔细了解和总结了玉石的特征,人性化地赋予玉石的品性有“十一德”,并把它作为当时君子的楷模,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

后人将“十一德”浓缩为“九德”、“五德”,把对玉的审美和当时做君子的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玉石与人性、物质与文明的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使玉石文化更是底气十足,在各种文化中独竖一帜,影响悠远。

树化玉又属硅化木,由于它的奇妙、奇特、奇美和天然成趣的特征,从型上说又可归类于奇石或观赏石。

而奇石文化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

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便对奇石有明确清晰的记载,当时人们就开始收藏和欣赏各种奇石,并把它列为贡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