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分班考试语文测试卷一、基础知识(28分)1、根据拼音,在句中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3分)我们chén jìn()在书海里,shǔn xī( )着知识的gān lín().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1)《草原》一文中的"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是从不同方面描写了草原的"绿",其中描写绿的广漠的词语是__________,描写绿的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描写绿的生命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渔夫决定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这一"决定"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4分)(1)优深秀丽的巫峡,常常朝云幕雨,变幻莫测。
(2)明明是我们班功课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4、"峰火连三月,__________。
"这两句出自古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3分)5、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欲加之罪,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小菊做的飞机模(mú)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mó)一样。
9、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A.赤橙黄绿清兰紫,谁持采炼当空午?B.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河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泄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贱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振耳欲聋。
C.一家外国报纸清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D.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0、下列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二、积累与运用(10分)1、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进一个"叫"的同义词。
(4分)虎()马()犬()狮()狼()蝉()猿()羊()12、把括号内的三个备选词语分别填到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
(3分)地震是自然()中对人类()最大的()之一。
(备选词语:危害灾难灾害)13、读句子,回答问题。
(3分)A.这里产的蜜桔,每个只有四五十克重。
B.站在离浮雕十二三米的地方,就能将上面的人物看得清清楚楚。
(1) A句中的"四五十克"是说蜜桔重还是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B句中的"十二三米"是说距离远,还是说距离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将原句中加点的部分各改动一个字,使其中数字所表示的轻重、远近与原句意思相反。
A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B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
(33分)(一)伞的故事(20分)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
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
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
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妈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2分)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4分)近义词:坚决-()反义词:快活-()3、给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4、用"______"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第一次抱母亲(13分)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
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 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
"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了笑说:②"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
让我抱你入睡吧。
"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答问题。
(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下面横线上作批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3分)(1)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2)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30分)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的感受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