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西湖优美的风景,得到美的享受;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运用打比方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尝试用比喻词说句子。
教学准备1、课件设计。
2、课前要求学生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资料、及图片,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收订和处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1、(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上面这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示句子)“苏杭”指哪里,你知道吗?(板书:杭州“杭”是生字,跟读)。
2、你觉得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而西湖(板书: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3、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说明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
你知道吗,杭州向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出示文字)指名读,齐读。
这句话中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吗?(理解:素有选择词义)4、你去过杭州吗?杭州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点是哪里呢?(板书课题)西湖给你留下了哪些美的印象?(和学生多聊一聊)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出示文字)5、齐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镶嵌结合生活中妈妈的戒指理解)(先让去过杭州的学生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聊一聊对西湖的印象,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让没去过西湖的同学对那里产生了想了解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图文结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下面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摄像图片去游览一下西湖,好吗?请大家一边看一边听课文录音,等会儿请大家来说说看过之后的感受。
(播放幻灯片,同时播放课文录音)2、生谈感受。
(通过幻灯片的放映,课文的配音朗读,让学生游览西湖,感受西湖的美,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了较真切的感受,也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
)3、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
有些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来读了,那就读吧,读的时候要做到: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碰到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并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轻轻用铅笔打个问号;(3)读完后标好小节。
4、检查自学效果: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1)出示词语(带拼音):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素有连绵起伏淡犹如格外漂浮掩映一般令人心旷神怡夜幕初垂①重点指导:前鼻音:绵、淡、掩、般翘舌音:初后鼻音:令②去掉拼音读。
5、了解大意:小朋友都很聪明。
现在请4个小朋友来读课文,边读(听)边想: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山峦湖水湖堤小岛华灯)6、教师描述引读,初步学习第1节: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
因此人们常说——(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①学习生字“素”,理解“素有”的意思:字典上共有种解释:a b c这里选第种。
②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过渡:为什么西湖会被称为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下节课再学习。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换一换:绵——棉犹——优、忧浮——乳掩——淹加一加:令——铃、岭、冷、领2、如何把字写漂亮?重点提醒:掩:左窄右宽,“大”要舒展,盖住“电”;般:注意“舟”的笔顺;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几”;初:左右部分的起笔一样高。
四、作业:1、钢笔生字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过渡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板书: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西湖风光吧。
看,远处就是西湖!1、出示“西湖”的图片。
(1)眼前的西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柳丝轻拂的图片)(学生自由说)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书A:你觉得这山怎样?(板书:山峦)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引导理解:层层叠叠,读一读、连绵起伏、)这连绵起伏的山颜色也很有层次,(看图引说,这山绿,--有浓--有淡:让我们看了感觉就像一幅优美-----)(那你能把这优美的景色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齐读。
)通过你的朗读,真的使我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B:你还看到了什么?(板书:湖水)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你觉得水怎样?美在哪里?“犹如” 可以换成“好像,仿佛”,"硕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湖面看作“银镜”?静静的湖面有了这白鸥,显得更有生趣了。
你能把这两句读好吗?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指读水,指名读,齐读。
2、站在湖边眺望,真是远山近水皆有情。
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让我们一起把这画面展现出来吧!(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第2自然段。
)(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这美丽的山水景色)3、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名字--西子湖。
西湖之美,使人赏心悦目。
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
自由朗读第三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讨论学习❖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找一找这一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圈出。
❖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用“~~~~ ”在文中画一画。
(电脑出示画面)1、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点呢?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把你喜欢的景点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呢?2、文中写了哪些景点呢?所有这些景点都在这绿色的镶边之中。
(看,出示图片,绿色镶边)你喜欢西湖中的什么景点呢?A:十里名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孤山颜色很美,看多么秀丽雅致的孤山啊!)小结:西湖周围全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
孤山在碧水之间,显得格外秀美,它并不险峻,十分典雅。
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它的美吗?(指名读)B: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这里的白堤和苏堤就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轼两位诗人。
(板书:湖堤)似青绸绿带的长堤在漂浮波动的水面上,有着一种动态的美(朗读体会)C;湖心——仙境一般。
(朗读体会)小岛在树木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十分迷人。
(板书:小岛)D: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桃红柳绿相互掩映。
我们已经知道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末这些美景坐落在这面银镜上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这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绸绿带的湖堤,树木掩映下的小岛,仿佛仙境一般。
看了后我们感到十分舒畅,真是——“心旷神怡”啊!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读最后一句。
小结:你还知道哪些景点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介绍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点。
(曲苑风荷柳浪闻莺)3、说话练习: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我()4、我们一起把第三段有感情地朗读好吗?西湖的美景使中外宾客目不暇接。
每当秋高气爽,湖面平静如镜,明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景象。
现在,请随我一起去游赏月下的西湖吧!(板书:夜游)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1)游客们,月下的西湖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华灯倒映在湖中比作什么?朗读这个比喻句。
(板书:华灯)(2)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琴声(板书:琴声)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指导朗读最后一句2、指名读(电脑出示画面)3、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4、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同学们,置身西湖,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
都如诗、如画,如梦。
真像到了人间天堂。
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写到:齐读第一段。
五、总结: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作业1、背诵课文。
2、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6 西湖山峦湖水(远眺)湖堤小岛(近赏)华灯琴声(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