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与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及方法

保护与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及方法

保护与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及方法
摘要:林木种质资源,也称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是以森林植物种为单位的遗传多样性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栽体,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也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关键词:红花岗区;林木种质资源;概念;保护;开发
l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现状
林木种质资源,也称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特指以
物种为单元的遗传多样性载体资源,包括物种天然
的资源与为挖掘新品种,新类型所收集的育种原始
材料.前者是指森林树种的"种性"并将遗传信息从
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包括物种基因
载体的(综合体的)群体,家系,个体和决定特定性状
的遗传物质;后者包括用于遗传改良的各类种质材
料,如选择的,杂交的,引进的,诱变的及生物工程创
新的种质资源材料.有关物种遗传资源或种质资源
的定义广泛用于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测定,评价和
利用.一般而言,林木种质资源包括森林物种的全
部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资源.
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就是保护生物多样
性,延续森林多样性,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由于其价值的潜在性与隐蔽性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
视,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林木种质
资源流失严重,并且优良基因种质占流失的绝大部
分.因此,为了未来的发展,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全
面清查,对珍稀,濒危,特色种质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和合理开发,已是刻不容缓.
2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
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大量生物物种
资源的丢失,保护和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资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课题,拥有资源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一
个国家和民族经济与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1是林木育种的物质基础
林木种质资源是决定森林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
信息载体的总和,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就是防止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丢失和物种灭绝,并为培育林木良种提供广泛的选择条件.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了林木育种的物质基础,拓宽了林木育种的渠道,培育具有高经济效益,某一特定形状以及较强抗性(抗旱,抗风,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的优
良林木品种,为林业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提供可靠的保障,维持森林资源多样性和林业持续发展.
2.2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大自然中的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分,大气,日光,温度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这就是陆地生态系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
林植物种质资源,负载着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的种质资源,是陆地生物(包括农作物野生种及近缘种)基因的载体"避护所"和"主基因库",森林植物物种及种质丢失,将引起邻舍生物种及其种质以4 ~
13倍的速率丢失.因此,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不仅
制约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而且是维持陆地
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2.3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据记载,地球上有生物物种150万种,其中植物
50多万种,高等植物23万种,经长期驯化栽培,能
为人类吃,穿,用等方面所利用的植物种类约2000
多种,只占1~2.常见栽培的作物只由175种,
其中的16种提供了人类食物的2/3.在林业生产
中用于造林的用材和经济树种也仅占乔木树种的
1左右.世界上还有多数植物物种资源没有得到
开发利用.因此,开发这些丰富的尚未被利用的林
木种质资源,在林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收稿日期:2010—04—21
作者简介:王琳(1964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的营林,检疫,森林保护工作研究.,
^
-
11
王琳等:保护与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意义及方法资源与产业
3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方法
3.1积极宣传
加强对基层林业单位领导和管护人员的教育,
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充分认识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防止资源在开发前丧失掉.
在某种程度上,种质资源的流失,就是林木品种的灭
绝,它与物种灭绝具有同样严重的后果.
3.2种质资源的搜集
过去我们搞过种质资源普查,但由于受技术,资
金,时间,调查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普查工作有一
些不足之处.
(1)种质资源普查范围较窄.一方面受当时营
林思想的制约,对优良木种质的划分是以其是否速生丰产为条件,因此,对优良单株的选择,只考虑其表型是否高大,通直,树干圆满等,对其他方面则考虑较少;另一方面受技术条件所限,无法确定树干, 冠形,枝条,树皮,果实,种子,叶片(新叶)等表型与
树木基因型的相关性,因而在搜集时,只以树干等表型来选择.
(2)对一些引进种源未进行登记.引进树种虽
不是当地原生种,但只要引种成功,就说明它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可以丰富当地的林木种质资源, 为今后杂交培育和优树筛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准确,完全地搜集到所有的种质资源,确保
以后不会流失,除应积极开展林木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研究外,还应连续做好搜集工作,在查明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和组合特征等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建立保护区,保存区或搜集区,建立档案, 加强保护管理.
3.3加强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保护和管理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实
现资源动态评价,资源共享,资源交换和政府决策的信息服务.在清查的基础上,对野外观察,田间测试,保存状况和利用现状等林木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按统一标准进行分析,整理和录入,建立主要林木种质资源开放性数据库,收集全县所有的树种,品种, 采种基地,良种基地等资料和图片,录入信息库,提
供查询检索,从而实行林木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同时,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遗传整理,确定所需保存的核心林木种质资源,为国家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作好种质资源贮备.
3.4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繁育
12
技术研究,加大良种选育,引进,推广力度,找出扩大种群的最佳方法,加快新品种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针对珍稀濒危和有潜力的针阔叶树种,重点研究其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分化,变异式样以及遗传分化和濒危机制;针对主要用材树种,重点研究已建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估算育种群体所需的种质资源数量,并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分子标记和同工酶技术开展林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建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开发利用评估体系,对林木的重要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进行表现多样性评价,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3.5充分发挥利用现有林木种质资源潜力
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
发掘它们的经济和利用价值.
(1)利用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培育
新品种.森林植物多样性使人类利用的林木种类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地球上有大约5万左右可利用的植物种,而林业栽培和利用的树种不足0.2(1 000种).因此,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引种培
育,转基因工程等方式,开发出新的多用途的林木品
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的需
要,如生物能源树种,药用树种,工业原料树种,治理
沙漠化,石漠化,干旱,盐碱的生态树种等尚有相当
大的开发潜力.
(2)要充分利用现有优良林木种质资源为林木
良种选育提供基础遗传材料,加快培育出遗传增益
高,经济,生态价值大,观赏性,抗逆性强的速生丰产
用材和特种用材树种,生态防护林树种,园林绿化树
种,高产经济林树种,生物质能源树种等.目前,特
别强调林木遗传资源保护,保存和可持续利用相结
合的重要性,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提高林
业生产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确保林业更快更好地
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新荣,蔡焕留,沈绍南.庆元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E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4):1O3~104.
[2]杨勤学.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EJ].山西林业科技.2004,1
(3):42~44.
E3]谢金华,林君阳,王国英,等.天台县林木种质资源及保护利用口].华东森林经理,2009.
[4]尹晓阳.对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及保护工作的思考EJ].种子, 2007,26(4):61~63.
[5]王振一.对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06,8(4):27~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