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尽管内控越来越重要,但一样在后面的章节考实务,内控理论反而越来越不重要了)一、内部操纵的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记录于适当的帐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通过适当的授权4、保证帐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二、有关内部操纵的一样考虑1.治理当局的责任。
2.合理的保证。
3.固有的限制。
(1)内部操纵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
(2)内部操纵一样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3)即使是设计完整的内部操纵,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定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
(4)内部操纵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
(5)内部操纵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6)内部操纵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三、内部操纵与审计的关系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相关的内部操纵进行充分的了解。
2.注册会计师应依照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操纵的了解,确定是否进行操纵测试以及将要执行的操纵测试的性质、时刻和范畴。
3.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操纵的了解和操纵测试,并非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全部内容。
四、内部操纵要素(简单了解)(一)操纵环境:所谓操纵环境,是对企业操纵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阻碍的因素的统称。
1.经营治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治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操纵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公司打算、和谐和操纵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
3.董事会: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治理责任。
4.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5.治理操纵方法6.内部审计7.人事政策和实务8.外部阻碍(二)会计系统:指公司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公司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
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1)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交易;(2)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3)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4)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以便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5)在会计报表中适当地表达交易和披露相关事项。
(三)操纵程序:操纵程序是内部操纵的第三要素。
(重点了解)操纵程序是由为了合理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组成的。
操纵程序包括五类:1.交易授权交易授权程序的要紧目的在于保证交易是治理人员在其授权范畴内授权才产生的。
交易授权程序通常与"存在或发生"认定,及某些"估价或分摊"认定的操纵风险相关。
2.职责划分这一类操纵程序是指对某交易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
要紧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发觉在执行所分配的职责时所产生的错误与舞弊行为。
财政部于2002年12月23日公布的《内部会计操纵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中规定,单位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单位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
谈判人员至少应有两个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销售人员应当幸免接触销售现款; 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这些差不多上对单位提出的、有关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职责适当分离的差不多要求,以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职责划分操纵程序与"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摊"、"完整性"三种认定的操纵风险相关。
3.凭证与记录操纵凭证是证明交易发生和交易的价格、性质及条件的证据。
凭证和记录的操纵程序会阻碍三种认定的操纵风险,即:(1)适当保持的记录,如永续存货记录、应收账款记录,同"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
(2)使用预先编号的凭证并按其编号进行会计处理,同"完整性"认定有关。
(3)原始凭证,如销售发票或支票等,提供了交易记录的金额,直截了当和"估价或分摊"认定相关。
4.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要紧是指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
接近操纵程序同降低"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认定的操纵风险相关。
5.独立稽核独立稽核是指验证由另一个人或部门执行的工作和验证所记录金额估价的正确性。
操纵程序要紧阻碍:"存在或发生"、"完整性"和"估价或分摊"认定五、了解与记录内部操纵(这三个步骤01年考简答)(一)了解内部操纵1、了解程序的性质、时刻和范畴,应考虑的因素:(1)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序;(2)被审计单位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序;(3)审计重要性;(4)相关内部操纵类型;(5)相关内部操纵的记录方式;(6)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
2、了解内部操纵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操纵时,应当合理利用以往的审计体会。
关于重要的内部操纵,通常还可实施以下程序:(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操纵文件。
(2)检查内部操纵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3)观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操纵的运行情形。
(4)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穿行测试:即追查几笔通过会计系统的交易。
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穿行测试的性质和范畴,决定了其并不能为评判操纵风险牌低水平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了解内部操纵的内容(客观题)⑴了解操纵环境⑵了解会计系统⑶了解操纵程序4、初步评判操纵风险注册会计师执行了解程序的性质决定了其并不能为评判操纵风险处于低水平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因此,初步评判操纵风险水平不可能为低。
通常,显现以下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某些或全部认定的操纵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企业内部操纵失效;(2)难以对内部操纵的有效性做出评判;(3)注册会计师不拟进行操纵测试。
对某项会计报表认定而言,假如同时显现以下情形注册会计师不应评判其操纵风险处于高水平:(1) 相关的内部操纵可能防止或发觉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2) 注册会计师拟进行操纵测试。
(二)记录对内部操纵的了解和对操纵风险的初步评判1、当操纵风险评判为最高水平常,只需记录这一评判结论2、当操纵风险低于最高水平常,还必须记录评判的依据六、内部操纵测试(一)执行操纵测试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操纵后,只对那些预备信任的内部操纵执行操纵测试,同时只有当依靠内部操纵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操纵测试的工作量时,操纵测试才是必要的和经济的。
不执行操纵测试的前提:1.相关内部操纵不存。
2.相关内部操纵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发觉其并未有效运行。
3.操纵测试的工作可能大于进行操纵测试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二)操纵测试的种类在要紧证实法下可能执行同步操纵测试和追加操纵测试。
在较低的操纵风险估量水平法下,必须执行打算操纵测试。
1.同步操纵测试(1)时刻:同步操纵测试是在注册会计师取得对内部操纵的了解时,同时执行的测试。
(2)必要性:这种操纵测试不是必需的,而是会计师有选择地执行的。
(3)结果:通过同步操纵测试取得的证据,只能使注册会计师评判操纵风险的估量水平处在略低于最高水平到中等水平的范畴之内。
2.追加操纵测试(1)时刻:这种测试在外勤工作中执行。
(2)必要性:如不划算或不能进一步降低操纵风险的估量水平,注册会计师就没有必要执行这种测试。
(3)结果:进一步降低注册会计师对操纵风险的估量水平。
(4)条件:注册会计师执行这种测试之前,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还必须考虑有没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证据,来支持进一步降低操纵风险的初步估量水平。
3.打算操纵测试(1)时刻:打算操纵测试也在外勤工作中执行。
(2)必要性:在选用较低的操纵风险估量水平法下必须执行这种测试。
(3)结果:通过打算操纵测试取得的证据应足以支持某些认定的操纵风险为中或低。
(4)目的:为了支持注册会计师打算的实质性测试水平。
(三)操纵测试的性质1、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2、询问并实地观看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操纵的运行情形3、重新执行相关内部操纵程序(四)操纵测试的范畴从理论上讲,操纵测试的范畴越大,证据就越充分,但在审计实务中,操纵测试的范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从最经济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总体需要动身,合理地确定测试的范畴。
操纵测试的范畴直截了当受注册会计师打算操纵风险估量水平的阻碍。
显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可不进行操纵测试,而直截了当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1、相关内部操纵不存在2、相关内部操纵尽管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发觉其并未有效运行3、操纵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操纵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五)操纵测试的时刻:尽可能安排在期中的后期执行,一样是在十、十一月(六)双重目的测试:操纵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同时做七、内部操纵评判:是进一步评判与初评不同点是:认定层次不同,依据的程序不同,目的和标准不同,结论不同评判企业内部操纵的可信任程度高,说明操纵风险为最低,而操纵风险越低,注册会计师就能够执行越有限的实质性测试。
小规模企业要紧或全部信任实质性测试程序猎取审计证据八、治理建议书(01年综合题)1、治理建议书:是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操纵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
(一样问题,能够口头或其他适当方式提出,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2、五不:⑴仅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不是内部操纵可能存在的全部缺陷⑵治理建议书不应被视为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单位内部操纵整体发表的意见⑶治理建议书也不能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治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操纵的责任⑷注册会计师出具治理建议书,不应阻碍其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⑤除专门规定外,注册会计师在征得被审计单位治理当局同意之前,不得将治理建议书的内容泄露给任何第三者3、治理建议与审计意见的区别(简单了解)⑴对象不同:建议书针对内控,意见针对会计报表⑵责任不同:建议书不是法定业务,没有法定责任,意见是法定业务,有法定责任⑶作用及阻碍的程度不同:建议书不对外报送,对外不起鉴证作用,意见要向外报送,对外起鉴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