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一PPT课件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工程概算 施工图设计:详细测量 编制施工图 工程预算 3.三阶段测设
.
15
一、 红线规划
1.结构形式 :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2.各自特点 非直线系数教材9页
3.红线 设计红线内容: 确定红线的宽度位置,宽度,位置,交叉口形式,
控制点的坐标与标高,转弯点变坡点等。
单位时间通过某断面的车辆总数)其具体数值由交通 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
2.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
3.设计交通量——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 昼夜交通量 宜确定等级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
20
4.设计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 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者评价服务水平十的依据。
设计交通量的取值: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浪费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拥挤堵塞 交通变化曲线(图1-5)
中国 0.11公里 日本 2.99公里 英国1.45公里 印度0.54公里 3.等级低 质量差 跟不上交通量的发展 超负荷
4.材料应用广 施工现代化 工程管理严格
.
7
5.设计更合理 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 路线 cad、路面有限元程序
二、 规划与发展——建成安全、快捷、舒适的三维快速 公路系统
1. 三主一支持 2. 五纵七横 3. 两纵两横 4. 新建公路60万公里左右,总里程约达150万公里,加
2.同一等级公路按地形采用不同的设计速度 对于一到四级公路:《标准》分为两类:平原微丘, 岭重丘。
对于高速公路:平原微丘,平原重丘,山岭重丘
城市道路与公路相比降低——行人,交叉等原因
.
18
3.城市道路与公路相比降低——行人,交叉等多原因
.
19
三、交通量 1.定义: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
4.管道运输 占地少 地下占95% 运量大 安全 连续性强 受气候影响少 灵活性差
.
5
一、公路运输的优势 高度的灵活性 地区的随意性 服务的便利性 运输的迅速性 性差
.
6
第二节 我国道路现状及规划
一、目前概况 1.公路总里程120万公里 初步形成全国公路网 2.数量少,每平方公里内的公路里程
.
3
三、五大运输的比较——相对性 1.水运: 运量大 : 一般万吨级船为二、三百节车皮,约5~6列火车
成本低 : 运费约为铁路的70%
劳动生产率高:约为铁路的112%
投资少:多利用天然航道
2. 铁路运输
速度快、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少
基本投资大
不宜短途
.
4
3.航空运输 速度快里程短 舒适安全(据统计,比公路发生率低) 成本高 受气候限制
.
23
设计年限: 快速路——20年 次干路——15年 支路——10~15年
.
11
第四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
公路的分类 ①按行政管理体制: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②按目的管理体制:厂矿用道路、汽车专用道路、农业 道路、军用道路
③按建筑材料:非铺装、砂石路面道路、沥青路面道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
.
12
.
16
第五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一、 设计车辆 1.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半挂车,铰接车
2.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小汽车为6m,普通汽车(载重 汽车和半挂车)为12m
3.输出功率与重量之比 应以0.75KW/KN载重汽车为主要控制
.
17
计算行驶速度
1.定义:是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 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 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适比行驶的最大行 驶速度。
强现有路的改造 高级,次高级路面达30万公里左右
.
8
第三节 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
道路:城市道路, 城市间道路——公路
一、 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 1.交通量
2. 主要分类依据——换算车型,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多种分类方式
3.技术标准的决定因素 任务性质 远景交通量几交通组成 地形及自然条件 计算行车速度
.
“要想富,先修路”,是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例:从河海全国到河海求学,离不开交通
.
2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分类
1.多种分类形式 按对象分:客运,货运
按服务性质分:公共性质,自用、非自用营运性质
按服务区域分:城市,城间(公路)运输
按目的分:上、下班(学)、访友、公务、游览、购物等
2.主要分类形式:
按运输方式: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航运、管道运输
9
二、公路等级的选用 1. 远景设计年限
高速公路 20 年 三、 四级公路10年
2. 一般不用极限年限值
3. 防止两种倾向: 盲目求低标准以压缩费用 用过高标准既大力投资又多占土地
平衡两者关系较难,靠经验等
.
10
三、 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等级 1. 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 除快速路以外 分为Ⅰ、Ⅱ、Ⅲ级 对应大、中、小 城市。
道路勘测设计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地位
一、 交通运输及其作用
1.运输的基本涵义
人或者物借助运输工具实现在空间上的移动或者位移。
2.作用
交通运输是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国民经济 的命脉,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 的纽带。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要实现国 民经济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一、 可行性研究
1.建设可行性研究 技术可行性研究 经济可行性研究 实施可行性研究
.
13
2.内容 计划任务书
①概述(或总论) ②现有公路技术现状评价 ③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 ④建设规模与标准 ⑤建设条件与方案比较 ⑥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⑦工程建设实施计划
.
14
一、 设计阶段划分 1.一阶段测设——小型,简单,低等级公路 2.两阶段测设
目前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均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 作为设计依据。
计算: k1(1 8A)x0.08
式中: 0.20.00N2d
.
21
一、 交通量的折算 折算系数
二、 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理想条件 2.可能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
.
22
第六节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道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结构物,包括路面、路 基、桥涵、隧道等工程实体。道路设计是从几何和结构 两方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