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国航空母舰下水对亚太地区军事战略格局的影响所在院系会计系专业班级2013级会计学25班姓名张贤婧学号2013102022544任课教师王晓鸣提交日期2014.05.04浅谈中国航空母舰下水对亚太地区军事战略格局的影响——“瓦格良”号中国海军的新生力量摘要:中国“瓦格良”号航母的下水,将使国人和海军期盼了几十年的梦想得以实现,国家和民族、军队的凝聚力将达到历史最高点。
因南海问题而被臭骂的海军也可借“瓦格良”的下水,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从而全心投入到南海的纷争中去。
以前没有航母,中国的战机要到南海争议海域,必须有空中加油机随行才能到达,现在不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还可有效地威慑南海各国,使之不敢再像以前那样猖獗,从而也给争议岛屿的谈判增加了筹码。
航母被称之为“移动的国土”,只要攻击了航母就等于对航母拥有国宣战,所以“瓦格良”号航母的下水,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
同时,机遇总与挑战并存,我们更应该好好审视其对亚太军事战略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航空母舰军事战略格局亚太地区主权争议一、引言航空母舰已经问世100多年了,航母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大出风头,一举登上“海上霸主”宝座。
此后便屡受大国成为解决和处置地区危机、海上冲突乃至各种规模战争的首选兵力兵器。
航母比之其他任何舰艇都有着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舰母编队几乎兼具“全天候”战争行动的功能。
其次,航母编队最适合非战争行动和战争行动的功能转换。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尤其有影响的大国,不能没有航母,更不能仅配备数量有限、编组不当、攻防欠缺的航母舰队。
如今中国海军逐渐走向蔚蓝,国人对航空母舰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为了实现名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具备影响力的大国,必须拥有自己的航母。
而中国航母的下水对于中国本身,甚至亚太地区军事战略格局的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二、航空母舰在决战未来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航母一直占据着海战的主导地位。
战后随着反舰导弹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国家对于航母在变化了的海上环境里的作用和地位,以至1是否需要发展航母产生较大的分歧,其主要理由是:航母庞大的体积,高昂的成本,决定了航母容易成为对手首选的打击目标,在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航母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以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酸葡萄理论为代表,指航母为帝国主义的浮动铁棺材,将航母说得一无是处,同时西方也有人认为航母无法应对现代威胁,将步战列舰的后尘退出历史舞台,大唱航母无用论与之唱和。
实际上,航母所要面临的来自海上的新威胁,其它水面舰艇一般样需要面对。
并且必须看到的是,由于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给海军创造了更好的作战条件,使得海军可以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执行过去必须在高危环境里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而新的技术手段和作战条件也使得海军通过航母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航母的地位和必要性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比以前任何时候更为重要,此地位的上升表现在多个方面。
1、一、二战及其后50年间全球战场的“巨无霸”航母作为巨大的海上作战平台,称雄二战以降近60年时间。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发动的多场域外战争,都充分展示了航母的巨大威力。
可以说,没有航母,就没有美国的海上霸权、全球霸权。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航母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以下问题:(1)域外作战的“制空权”问题。
“立体化”是二战期间发生的战争革命。
随着飞机被用于远程轰炸和对地攻击,战争由平面转变为立体。
任何国家要想以较小的牺牲赢得战争,都必须掌握制空权。
过去,比如1840年,一个殖民主义国家要想征服另外一个国家,只要派出一支远征舰队就可以。
在没有战机的年代,炮舰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在制空权成为作战的基本要素的条件下,仅靠炮舰是无法达成作战目标的;相反,在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一支没有看制空权的远征舰队,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如何使一支远征舰队拥有制空权,就成为立体化战争条件下开展域外作战的关键问题。
于是,一个把战机部署在游动的海上平台的构想产生了,航母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游动岛屿”,航母解决的就是域外作战时的制空权问题。
(2)远程攻击与杀器的攻击距离不足的矛盾。
一个国家,其实就是美国,要想保持全球霸权,就必须将自己的军事威慑覆盖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由于科技2发展能力的制约,二战以后的数十年间,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可能从一个固定的点形成全球打击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是二战以后许多年称霸全球的决定性问题。
办法有两条,一条就是建设固定的军事基地。
由于受到主权国家体制的约束,建设固定军事基地的数量和规模都受到很大限制。
另一条就是发展航母。
通过形成航母舰队,构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形成立体综合打击能力。
加之后来发展的核动力航母具有无限续航能力,航母舰队就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主要依靠力量。
(3)由于航母舰队具有比较高的作战效率,在其他方面的配合下,一个典型航母舰队可以轻易打败一个弱小国家。
因此,在许多时候,只要美国的航母舰队部署到哪里,哪里就会感觉到战争的阴霾,一些弱小国家除了收敛自己,别无选择。
因此,在二战以降60年来,是实力的象征、霸权的象征。
拥有航母,也成为大国的共同追求。
2、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将“退居二线”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兵器的时空局限不断被突破,不少兵器拥有了全球打击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航母的“巨无霸”地位已经风光不再;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将居于辅助角色。
(1)远程精确制导导弹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
二战期间,攻击手段主要还是子弹和炸弹。
随着导弹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导弹的威力日益受到战争青睐。
现在,导弹家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族群,拥有各种攻击能力。
一是多点攻击能力。
近、中、远结合,海上、陆地、空中结合,可以对全球任何一个点进行直接攻击;二是纵横打击能力。
横向,可以依靠子母弹进行地毯式轰炸;纵向,可以通过钻地弹打击地下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目标;三是精确打击能力。
通过主动制导、轨道调整,实现指哪打哪;四是核常结合,既可以遂行战术打击任务,也可以遂行战略打击任务。
在以“非接触、零伤亡”为未来战争原则,以剪除对方的战争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情况下,未来战争肯定是导弹对导弹的战争。
以“远征制空权”为主要目的的航母,自然而然的将退居战争的次要地位。
(2)航母的自身缺陷,将迫使不得不从主战场退下来。
由于导弹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不被导弹锁定,就成为未来战争防御的重点。
各种隐形兵器的出现,3也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
因为,只有不被雷达发现、进而不被导弹锁定,才可以实现战场生存;而只有能够实现战场生存,才可以有效的打击敌人。
因此,当导弹成为主要杀器的时侯,隐形也就成为主要生存手段。
航母,由于其体形硕大、易于被发现,在立体化战争时期的优势,转而成为“导弹战争”中的劣势。
有人称之为“浮动的棺材”,在这种条件下,是完全成立的。
近年来,中国以“拒止美国武力干涉中国统一大业”为目标,认真研究制服航母的办法,已经多有成就。
特别是1500公里以上的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的开发,已经构成对美国航母的巨大威慑。
而远在1500公里以外的航母,将无法发挥其战争效能。
航母,在未来战争中,将不得不玩“藏猫猫”的游戏。
3、在中国,发展航母是必须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搞航母?原因是,航母在中国全球战略中是一个重要节点,不可或缺。
航母是加强海防的需要。
中国拥有36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
再加专属经济区,中国需要防卫的海洋权益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支可以远洋巡逻的拥有“立体化综合攻击能力”的舰队是难以办到的。
航母是保护海上运输线安全的需要。
从这次索马里护航可以看出,航母对于中国的国际航线安全是多么重要。
如果在考虑到某个霸权国家时不时就想强行检查我国货轮,航母就更不可少。
航母是开展国际救援的需要。
前年发生的印尼海啸,美国航母舰队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由于没有航母,只能出钱,难以出力。
凸现出中国国际救援能力的软肋。
航母是对国际恐怖主义进行惩罚性打击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大。
保护这些海外利益,航母是重要支撑力量。
[所以,尽管在未来战争中航母不在重要,也丝毫不影响我国发展航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原因就是,它是我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4、未来战争设计要力避“航母情结”中国要成为全球大国,必须有能力赢得未来战争。
中国不能也不会主动挑起4战争,但是,当战争将领在中国人头上,中国必须有能力“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中国必须为赢得未来战争制定一套完整的作战原则。
包括非接触、零伤亡、空天海陆地网“六位一体化”、体系对体系等,都应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原则。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坚决抛弃“航母情结”。
航母是“立体化”时代的“战争之王”,在“导弹作战时代”它已经成为“浮动的棺材”;血社区/]如果想“以航母对航母”去和昔日的霸权较量,“甲午海战”的悲剧一定会重演;航母可以作为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坚决不能作为“未来战争格局”中的主角。
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只能执行以下任务:(1)在完成第一波次的攻击后,延伸实际控制线。
第一波次的进攻肯定要由导弹来完成。
通过密集的导弹攻击,初步接触敌人武装后,把航母舰队开进战争前沿,构成对敌人的进一步威慑。
当然,航母舰队也可以作为导弹发射的重要基地,但是,不是主要基地。
或许,作为预备基地更有利。
(2)在战争后期,完成对敌方的实际占领。
当战争进行到后期,如果需要对敌方区域进行军事占领,则航母承担重要的军事投送任务。
(3)巩固胜利成果。
建立海上流动的军事基地,把战争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范围。
三、母舰地作战使命1、世界航空母舰的分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一共有11个国家拥有航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印度、泰国以及韩国。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他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要小得多。
美国:现有11艘航母,其中10舰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俄罗斯:现有一艘“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隶属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
英国:有两艘“常胜”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5法国:1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意大利:工三艘航空服役。
西班牙:1艘“亚斯图里阿斯王子”号常规动力航母。
巴西:共2艘,1艘“巨人”号常规动力航母,1艘“福煦”号常规动力航母。
阿根廷:1艘“五月二十五日”号航空母舰,原属英国海军的“巨人”级航空母舰。
印度:2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维拉斯”号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泰国:1艘“加克里•纳吕贝特”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韩国:1艘“独岛”号。
2、航空母舰的作战使命航空母舰地主要攻防武器是各类舰载机,因此简单地讲,有什么样的飞机,就能执行什么样的任务。
从初始辅佐战列舰地任务开始,舰母地作战使命、编程及战术运用已在美国海军手中得到大幅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