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
2、()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

A、沃思
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
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 ),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
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
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
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的是()。

A、亚社会学派
B、城市化学派
C、生存学派
D、经济学派
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城市中的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的是()。

A、生存学派
B、经济学派
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
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的是()。

A、人本主义学派
B、实证主义学派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

A、防御说
B、集市说
C、私有制说
D、地利说
8、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
9、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的发展趋势。

A、国际化
B、分散化
C、人本化
D、知识化
10、沃思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为()。

A、现代性
B、城市性
C、异质性
D、合理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相邻学科
D、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2、下列能反映城市社会学研究特点的是()。

A、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B、研究视角的动态性
C、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D、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3、我国城市社会学恢复以来,主要在以下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城市化研究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规划研究
D、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建设
4、沃思描述了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
A、正规的控制机构
B、次属关系
C、生态专业化
D、反社会行为增加
5、下列属于社会空间方法理论要点的是()。

A、空间因素与社会因素同等重要
B、空间因素不能作为独立的分析因素引入城市研究
C、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与空间的关系
D、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用空间方法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注重城市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2、林奇相信()对人有交换作用。

3、()第一次提出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

4、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对空间的分析中引入了()的概念。

5、邓肯的()模型可以缩写为POET。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有机团结
2、社区学派
3、定性分析法
4、礼俗社会
5、城市生态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在沃思看来,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特质有哪些?
2、西美尔描绘的都市人“个体心性”的图景是什么?
3、简述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4、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由哪些特点?
5、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C
3、A
4、B
5、C
6、B
7、B
8、B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D
2、ABC
3、ABCD
4、ABCD
5、ACD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新城市主义
2、环境
3、列斐伏尔
4、场所
5、生态复合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有机团结是以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2、社区学派更关心城市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对心理的影响等问题。

社区学派认为,社区包括心理和地理两层含义:心理含以上的社区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一群人;地理含义上的社区是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一群人。

3、定性分析法是指人们运用各种逻辑方法通过思维发现知识的基本方法。

4、滕尼斯认为,在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5、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把城市看做一个有机体,城市过程如同生物为生存而适应或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答:1)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2)有较高的地域和社会流动性;3)人与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功能依靠;4)人与人的交往具有匿名性,是角色之间的互动;5)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城市正式控制机构的发达。

2、答:个人在都市世界不断强化的内为刺激下,形成了理智远胜于感情的心性特征。

为了应付都市的各种刺激,都市人变得理智、聪明、工于心计。

西美尔研究了都市居民独有经历、态度、行为以及都市环境与人们精神体验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都市人的心理特征:理智性、极强的时间观念、崇尚因果关系、个性化和书院花的个。

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3、答: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不平衡;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功能趋向动态性、综合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

4、答:1)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2)城市发展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3)城市发展不平衡;4)城市畸形发展。

5、答:在新城市主义眼中,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展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敢言之,指向一个人文性的空间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