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薛莹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薛莹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水生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随着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影响,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遵循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扩展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开拓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原则,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在基础实验阶段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实验准备阶段就进入实验室,参与整个实验准备过程,理解实验方法步骤的设立原则,学会独立思考,激发探知欲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将相近的实验整合优化,增加实验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以及培养实验兴趣。

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 is a practical cour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The principles of strengthening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ability, expanding moder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developing design experiment ability should be followed. So the propor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are increased. In the basic experiments, students'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will be
- 5 -
increased. Students can enter the laboratory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teps, lear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stimulate their desire for exploration, and enhance their initiative.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can integrate and optimize similar experiments, increase the systematisms of experiments, and cultivate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验教学内容以观察水生生物标本为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并获取新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的内容,复习教材或理论课讲授的相关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指导教师详细讲解观察内容要点、注意事项及绘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示范,并随时指导、解决疑难问题。

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内容、绘图和实验报告。

本课程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挖掘提炼本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保护的理念。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5 -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并行课程:海洋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概论、鱼类学等;后置课程:普通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技术、增殖资源学等。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注重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内在联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空上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尤其强调在掌握扎实的水生生物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水生生物知识解决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各类水生生物标本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别种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识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其主要生物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学会熟练使用并编制水生生物的检索表。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在知识传授层面:掌握水生生物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水生生物种类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识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其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检索表的使用及编制方法。

(2)在能力培养层面: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掌握扎实的水生生物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的水生生物知识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塑造品格,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在价值塑造层面: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高质量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具体问题
- 5 -
具体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看到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课前:认真预习实验的内容,复习教材或理论课讲授的相关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熟悉和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并获取新知识,掌握其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2)课中: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内容、绘图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绘图一律用铅笔,报告纸上的图不要过于拥挤,图的数量和位置应适当安排,布局要对称、协调。

每张报告纸上所绘的图应以同样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图的下方需标注所绘生物的中文名和学名。

所绘的生物形态结构图要求标注主要结构的名称。

编制的检索表要规范准确。

(3)课后:由学生组成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查资料,再由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并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进度
- 5 -
- 5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文主编. 2004. 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实验(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2002. 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第一版).中国农业
出版社.
2)梁英、薛莹、马洪钢. 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第二版). 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待出版).
3)何志辉主编,2000. 淡水生态学(第一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4)李永涵,赵文主编,2002. 水产饵料生物学(第一版). 大连出版社.
5)相建海主编,2003. 海洋生物学(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 5 -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D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