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56例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56例


31 .疗效 标准 : 国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发 布 的《 按 中医病 症诊 断疗效 标 准》 断 。治愈 : 脘 痛及其 它症状 消 失 , 钡餐造 影或 胃镜检 判 胃 x线 查 正 常。 转 : 好 胃痛缓 解 , 发作 次数 减 少 , 他症状 减轻 , 其 x线钡餐 造影或 胃镜 检查 有好转 。 无效 : 状无 改善 , 钡餐造影 或 胃镜 症 x线
例 1周某 , ,9 ,07 6 1 初诊 。患 者反 复 胃脘 : 男 3 岁 20 年 月 31 3 疼痛 9 , 年 纤维 胃镜 检查 为慢 性 浅表性 胃炎 。 常常 因饮食不 节 、 情 志不 畅 而发病 。此 次 因与家 人 口角 , 加饮 酒进 食辛 辣冷硬 食物 外 2g六神 曲 2 g莱菔子 1g鸡 内金 1g瘀 阻 胃络者 , 蒲黄 发 病 , 见 胃脘 胀 痛 , 闷不 适 , 0、 o、 2、 5; 加 症 痞 口苦 , 气 , 酸 , 暖 泛 嘈杂 , 欲 恶心 吐, 纳呆 , 大便 溏 , 日行 2 3次 。 质红 苔薄 黄而 腻 , 弦略数 。 ~ 舌 脉 辨 + 四川省 名山县 中医院 (210 650 ) 21 0 0年 6 1 收稿 月 51 3 证: 湿热 中阻 , 胃不 和 。 宜 和 胃降逆 , 肝 治 开结除 痞 , 肝理气 。 疏 方
3 结 果
内蒙古中医药
干涩 、 物感 ; 异 肾阴 受 损 , 能 襦 养 脏 腑 筋 骨 、 肢百 骸 , 荣则 不 四 不 痛, 可见 肌 肉关 节疼 痛 , 至 关节 肿 胀 。故在 治 疗 上应 以滋 阴 为 甚
主, 兼顾肺、 肝 、 选方滋燥养荣汤加味。 胃、 肾, 滋燥养荣汤源 自《 赤 水玄珠》 卷二 , 又名滋燥养营汤。 本次研究选方中当归润燥养血为
加 昧半 夏泻 心汤 治疗 胃脘 痛 5 6例
黄黎 明
摘 要 : 上 胃 痛 多虚 实并见 , 热错 杂 , 证相 兼 , 程 迁延 , 复发作 。笔 者运 用 张仲 景《 临床 脘 寒 诸 病 反 伤寒 论 》 夏 泻心 汤加 味 治疗 胃脘 痛 半 5例 。结果痊愈 2例 , 转2 例 , 6 9 好 5 无效2 , 例 总有效 率9 . 6 %。本 方寒 热拈 抗 以和其 阴阳 , 降辛 开 以复其 升 降 , 泻兼施 以调 其虚 实 , 4 苦 补 因 此 能使邪 去正安 , 胃功 能得 以恢复 正 常。 脾 关键 词 : 痛 ; 医药冶疗 ; 胃脘 中 加味 半夏 泻心 汤
lg胡椒 3 制 附片 1g泛 酸者 , 乌贼 骨 1g煅 瓦楞 子 1g有 O、 5; 加 5、 5; 溃疡 或大 便 隐血 阳性 者 , 白芨 1g乌贼 骨 1g三 七 3 加 5、 5、 焦 大黄 1g 0。水煎 服 , 1 1 , 煎 共 取药 汁 60 l分 2 3 口服 , 中 13 剂 3 0m , 次 方 若有 三七则 研末 分次 冲 服 。 周 为 1 2 疗程 。 服药 期间 , 注意忌油 腻、 生冷 、 腥臭 、 辛辣 等刺 激性 食物 , 烟酒 , 禁 节饮食 , 调情 志 。
21 0 0年 8月
用 加昧 半夏 泻心 汤化 裁 : 制半 夏 1g黄 芩 6 , 连 6 , 0, g黄 g干姜 6 , g 柴 胡 1g郁 金 lg香 附 lg枳 壳 lg栀 子 lg 蒲公 英 3g乌 贼 0, 5, 0, 2, 2, 0, 骨 1g党参 1g 白术 1g茯苓 1g甘草 6 , 枣 1g7剂 , 5, 5, 2, 2, g大 5。 水煎 服, 1日 l , 汁 60 l分 3次服 。嘱忌 油 腻 、 辣 、 臭 、 剂 取药 0m, 辛 腥 生 冷 食物 , 烟酒 , 饮 食 , 志 。1 后 , 禁 节 调情 周 胃脘 胀 痛 大减 , 纳食 渐 增, 口苦 、 气 、 嗳 泛酸 均 见 减轻 , 大便 溏 , 日行 l 2 , ~ 次 舌质 红苔 薄 黄 微腻 , 弦 。 脉 续服 上方 7 , 剂 自觉 诸症 明显减 轻 。 不更 方 , 前 效 在 方基 础 上 根据 病 情变 化 随 证 稍作 调 整 , 继续 服用 3疗 程 , 自觉 症 状 消失 。1 月后 纤维 胃镜复 查 , 胃粘 膜 未见 异 常而 获痊 愈 。随 访 2 年, 未见 复发 。 例 2 罗某 , ,2 ,0 8 l 月 l : 女 4 岁 20 年 O 1日初 诊 。 患者 自述 胃脘 疼痛 , 复发作 7 , 重半 月 。 周 前 , 市 医院纤 维 胃镜 检查 为 反 年 加 1 在 慢性 糜 烂性 浅 表 胃炎 伴 十 二指 肠 球 部 溃 疡 , 口服 铝 碳 酸镁 、 美 奥 拉 唑 、 莫灵 、 阿 胶体 果胶 铋 、 硝 唑等 西 药 , 替 自觉 未 见明 显好 转 , 要 求服 中药 治疗 。症 见 胃脘 灼 痛 , 不 移 , 痛处 口苦 , 气 , 暖 泛酸 , 前 餐 痛 、 间痛 进 食后 均 能 缓解 , 夜 小便 黄 , 大便 秘 , 质 红舌 下脉 络 瘀 舌 紫 , 黄腻 , 弦 。 属湿 热 中阻 , 胃不 和 , 滞 血瘀 。治 以和 胃 苔 脉 证 肝 气 降逆 , 结 除 痞 , 气 化 瘀 。 予 以加 味 半 夏 泻 心 汤化 裁 : 半 夏 开 理 制 lg黄 芩 1g 黄 连 1g 干姜 lg 柴胡 1g 郁 金 1g蒲 黄 1g O, 0, 0, o, 0, 5, 5, 五灵 脂 1g三 七 3 , 5, g 白芨 1g乌 贼 骨 1g 焦大 黄 lg党 参 1g 5, 5, o, 5, 白术 1g茯 苓 1g 甘草 6 , 枣 1g 7剂 , 2, 2, g大 5。 1日 1 , 剂 水煎 取药 汁 60 l 3 冲服 三 七末 。 0 m, 次 分 注意 思 油腻 、 冷 、 臭 、 生 腥 辛辣 等 刺 激性 食 物 , 饮食 , 情志 。2 , 节 调 诊 胃脘 疼痛 , 口苦 , 嗳气 , 酸均 有所 减 泛 轻 , 质红舌 下 脉络瘀 紫 , 黄微 腻 , 弦 , 以上方 7 。 诊 , 舌 苔 脉 予 剂 3 暖 气 、 明显 减轻 , 质 红舌 下 脉络 瘀 紫 , 薄 黄微 腻 , 弦 , 泛酸 舌 苔 脉 上方 黄芩、 连、 黄 干姜减 至 6 ,4 。 g 1 剂 4诊 , 间痛 、 夜 餐前 痛 也见 减轻 , 舌 质红 舌下 脉 络瘀 紫 , 薄 黄 微 腻 , 弦 , 方 白芨 、 贼 骨 、 金 、 苔 脉 上 乌 郁 蒲黄、 五灵脂 减 至 1g 1 。5 , 0 ,4剂 诊 自觉症 状 明显 好转 , 宜 守方 适 治疗 , 续 以上 方依 据其 病 情 变化 随 证加 减 , 用 3 程 , 继 服 疗 自觉症 , 麦 芍药泻 肝火 而 益 血 为 臣 ; 芩 泻肺 热 , 养 阴退 阳 , 、 散肝 风 , 药润 剂 , 黄 能 艽 防 为风 防风乃 血 药之 使 , 甘草 甘平 泻火 , 入润 剂则补 31 .疗效 分析 3 例 中临 床痊愈 1 , 0 例 显效 6 , 例 有效 2 例 , 效 1 又 秦艽 能养血 荣 筋 , 2 无 阴血 为佐 、 也 。此十 二 味药 相辅 相成 , 奏养 阴活 血 、 阴润燥 使 共 滋 例, 总有效率 9. %。见 表 1 67 6 . 表 1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例 之 妙 曲。 现 代 医学研 究 表 明生 地 通 过对 小 鼠单 核 细胞 和 B细胞 的刺 激 作用来 调节 免疫 , 强 特异 性体 液 免疫 功能 , 淋 巴细胞增 能增 并对 殖 有 刺激 作用 ; 沙参 、 斛 、 冬 可提 高 阴虚 大 鼠的免 疫 功能 , 石 麦 并 3 症 状改善 情况 治 疗后 患 者 H干 、 干 、 干 、 节痛 症状 明显 能抑 制炎 症反 应 , 轻炎 症 损伤 。而 赤 芍 、 . 2 眼 鼻 关 减 当归等活 血化淤药有 扩 改善 。( <. ) 表 2 P 0 5见 0 . 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 免疫抑制 , 抑制 自身抗体生成的作用: 随 可 表 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着 症 状 的改 善 降低 A A R 、 N N 、 F D P浓 度 或 转 阴 , 高 C , 升 3 还有 调 节 抑 制纤 维母 细胞 产 生 胶 原 的作 用 , 抑 制 炎 症 的吸 收和局 限 可 化, 有利 于消 炎 、 止 肉芽 的形成 制 。 本研 究证 实 滋燥 养荣 汤加 味 治疗 干燥 综合 征疗效 显著 , 经治 疗 后 患者 口于 、 眼干 、 干 、 鼻 关节 痛 症 状均 有 明显 缓解 , 不 良反 无 4 讨 论 应, 患者 依从 性好 , 得 临床 推广 。 值 干燥 综合 症属 于燥证 范畴 。 素 问 ・ 《 阴阳应 象大 论》 出 “ 胜 参 考文献 提 燥 则 干” 的论 点 。18 年全 国中医痹 病专 业委 员会 将干燥 综 合症合 [ 董 怡. 0 99 1 ] 2 2年修 订 的干 燥 综合征 国际分 类( 断) 准 . 风 湿 0 诊 标 中华 并 关节痛 明确命 名为 “ 燥痹 ” 燥 痹总 以 阴虚为 本 , 之肺 、 肝 、 病 学杂 志 ,02 9 )46 。 责 胃、 20 ,( :4 . 7 肾。 肺主 宣发肃 降 , 液为 涕 , 窍为 鼻 , “ 之上 源”脾 胃主运 f 李 瑞 林 , 在 在 为 水 ; 2 ] 张凤 山. 四届 全 国 中西 医结合 风 湿 病 学术会 议 纪要 第 化 水液 , 布精 微 , 输 在液 为 涎 ; 主藏 血 , 液为 泪 , 窍 为 目; 肝 在 在 肾 【 . J 中国 中西医结合 杂 志 ,0 1 2 () 7 ] 20 ,1 : . 2 5 藏精, 主水 液 , 在液 为 唾 , 一 身 阴 阳之 根本 。肺 失 宣 降 , 液生 【 郑筱 萸 . 药新 药, 研 究指 导 原则【 】 京 : 为 津 3 】 中 临床 M. 北 中国 医药科技 出 成 、 布障 碍 , 敷 致肺 阴不 足 可见 口于 咽燥 、 咳无痰 ; 干 胃乃 气 血生 版 社 .0 2.6 20 6 . 化 之源 , 胃虚 则 津液 生成 不 足 , 可见 口干 多饮 ; 失 疏泄 , 肝 人体 阴 『 4 ]沈 丕安 .中药 药理 与 临床 运 用 【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M. 阳失衡 , 肝气 不 调 , 津液 不 能上 行下 达 , 之 血虚 致 燥 , 见双 眼 2 0 .2 2 3. 加 可 0 6 】 4-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