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与分子影像学-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与分子影像学-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概述
针灸镇痛机理研究
人体经络介绍
中医经络学说总共包括14条经络,它们是: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 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 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组阳明胃经,足 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任脉,督脉。这14 条经络中包含了人体的361个穴位。但是,还没 有直接的现代医学手段能证实经络的存在。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结论
~ ~
2.5 min reference d = 0 sec
P=0.0001
Data Acquisition Period Pain Stimulation Period
~
30 Sec d = 18 sec d = 30 sec 30 Sec d = 42动窗口,在 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与传统的方 法相比,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时间序列上提 取信号。
I. Pain stimulation only
5 min
30 sec
15 sec 2~3 min 50oC Pre-Stimulation 0 Warm-up 45 C 1 2
50 C
3 4 5 min
II. Acupuncture & Pain stimulation
5 min
Acupuncture 30 sec
3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激活区
针灸之前
Left Center Right Left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疼痛方面
针灸之后
Center Right
V1
I.
V2
* V3
V4 V 5
II.
III. V6
Decrease Increase Unnown
* DRA data process
激活区图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信号提取方面(DRA)
15 sec
5 min
2~3 min 50oC Warm-up 45 C 0 1 2
50 C
3 4 5 min
10 min
Pre-Stimulation
疼痛刺激
热水刺激(50度) 温度由手动来调节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针刺穴位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扫描协议
TR=4000ms
太冲穴是临床上常用的 镇痛穴位。 它还用来治疗慢性头痛, 眩晕,癫痫等。
医学影像与分子影像学
田 捷
中科院自动化所医学影像研究室
Email:tian@
第十二讲 针灸镇痛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基于fMRI的方法
2004年9月
针灸镇痛机理研究 概述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概述
采用SPM处理 DRA的算法结合MATLAB处理(与SPM 的结论进行比较)
注:DRA(Differential Regression Analysis) 微分回归法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信号提取方面(DRA)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信号提取方面(DRA)
算法:微分回归分析方法(DRA); (JMRI,2003,vol18:273-283), 提出两采样t检验算法(two sample t-test) 特点:参照点始终不变,目标点与参照点进 行比较。
针灸简史
国内针灸研究现状 我们的研究情况概述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指针刺穴位,灸 法指用点燃的艾草熏烤穴位。两种方法都是 中华民族几千年医学实践的结晶。 在日本,针灸师的总数达11万人;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率先在世界上掀起 针灸热潮,在其后不足20年内。跻身于世界 针灸大国行列,其发展速度堪为西方之首。 由此可见,针灸的疗效不容置疑。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疼痛方面
临床方面:Medical Acupuncture (2003,Volume 14 / Number 1,Cho et al) 实验设计采用两部分: 疼痛+经络穴位针刺 (meridian acupuncture + pain) 疼痛+假穴位针刺 (Sham acupuncture + pain)
第一次扫描
43oC 1min 28sec (22 scans)
50~52oC
32 sec (8 scans) 3min 20sec (50 scans)
1min 20sec (20 scans)
第二次扫描
Needle 30 sec In Twirl 30 sec Twirl
Needle Out Twirl 5min 50~52oC Twirl Twirl
信号处理方面 临床应用方面(包括针灸和疼痛机理的 研究)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主要试验设计
男女受试各半接受热刺激试验。 针刺穴位:太冲(Liv3) 刺激温度: 43度(没有痛觉感), 50度(有痛觉感) 如果受试没有感到痛觉,温度继续升高。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刺激方式
Experimental scheme
概述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国内针灸研究现状 我们的研究情况概述
1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UCI (Cho’s LAB) 主要试验设计 成果介绍:
国外针灸研究的现状
国外对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尤其是镇痛机理的 究开展的很深入。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从寻找经络 的解剖结构入手,另一方面利用非侵入性的研究 手段(fMRI, PET)进行。做的比较出色的组主要 有: UCI Zhao Hee, Cho MGH KK, Hui CNR Gabriele Biella
43oC
2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试验描述
每个session由两个试验组成,试验之间被 试要休息10分钟,以使大脑状态恢复平 静。一个实验只包含疼痛刺激,另一个试 验由疼痛和针刺试验组成。其中,针刺包 括真针刺和假针刺(Sham,针刺穴位附近 皮肤)试验进行中采集fMRI信号。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试验数据处理
优点
该方法的实质是采用较窄的移动窗口,在 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与传统的方 法相比,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时间序列上提 取信号。
国外针灸研究现状 疼痛方面
临床应用上发现以下功能区激活: 海马(Thalamus) Dorsal ACC Rostral ACC 前带回尾部(Caudal ACC) 结论:用fMRI 的方法可能观测到时变的疼痛 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