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实践潜力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三步、各类型区域 整治潜力参数测算: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二步、潜力测算区 域类型划分:
依据我国各省(区、市)自然 环境、社会经济与农村建设用 地特点,紧密结合各地实践经 验分析及其空间信息,对各省 (区、市)进行整治潜力测算 的类型划分,并保证每个类型 区域内都拥有若干个实践经验 区,即案例区。
根据各类型区自身特点确定其 涵盖的各案例区整治潜力与参 数,分别修正后,采用加权平 均等方法得到各类型区整治潜 力测算参数(以县为单元)。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专题研究之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小组
2010年7月26日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目的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科学编制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 工程的确定,以及土地整治投资测算与效益评价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经验,明确适合各个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整治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试点 等建设用地整治工作提供潜力规模与空间布局信 息。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技术路线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各省农村人口变动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方法步骤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Logistic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技术路线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时间序列模型
基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可 实现潜力
我国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对农 村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变化,对这 一变化进行数量分析并测算得出农 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其核心内容是: 依据:预测规划期内城镇化发展水 平和农村人口规模 对象:县级行政单元 测算: 1.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国标 2.各地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后者主要基于其农村人口的变动, 而前者还包括人均用地面积的调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最终确定,以基 各省城镇 各省城镇 案例潜力参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化率预测 化率预测 数及其修正 于各地实践得到的实践潜力为主,基于人口和 (2) 最终值 城镇化预测的可实现潜力作为校验和修正依据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2011-2020年期间农村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农村居民点 人均面 用地面积现状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目标,划定规划期间重点整 积现状 人均面 实践潜力 积国标 治区域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规划目标和重点区域确定
参考依据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一步、各地实践经 验分析:
紧密依托各地已开展的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与整 治潜力调查工作,分析各地区 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 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整 治模式、潜力释放度、整治潜 力的典型性等,并通过空间定 位与聚类等地理信息与统计分 析,得出各地实践经验之间的 异同点。
研究任务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根据本次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安排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基本要求有关精神,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预测规划期间人口变动趋势,分析各省( 区、市)、各土地利用分区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 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补充耕地等的整治 潜力(以上推算结果以县为单位),确定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整治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 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重点区域,编制农村 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四步、实践潜力计算
根据已得到的各类型区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参数,结合类型区各县农村 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得到 各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潜力。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技术路线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二步:各省(区、市)城镇化水 平发展预测
基于各省(区、市)城镇化发展过 程历史数据(近20年),利用 Logistic模型预测规划目标期各省 (区、市)城镇化水平(1)。将各省 (区、市)近20年GDP数据与城镇化 水平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对数 形式,周一星,1995),对各省( 区,市)规划目标期GDP总量进行预 测,并基于此GDP预测值与回归模型 ,得到规划目标期各省(区,市) 城镇化水平(2),利用城镇化水平预 测值(2)对预测值(1)进行修正,得 到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发展 预测值。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内容
1 2 内 容 与 提 纲 3 4
国内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实践分析。英、德、日本、韩国、中 国台湾等地区整治模式与经验借鉴,我国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整治实践情况(城乡增减挂钩试点、新农村建设等),划分 潜力测算类型区域,确定各类型区域整治类型和潜力参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综合考虑各地整治实践对建 设用地整治潜力释放的可能性、各地农村人口变动趋势、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确定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潜力。 补充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根据各地区未来耕地保护目标、农村 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还田自然环境条件和农 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中可还田比重等因素综合确定。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基于各地实践的潜力
核心内容: 在综合分析已经形成的潜力调查 、分析、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合理划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域,分析测 算各个区域内部整治特点和潜力 参数,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 测算得出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的实践潜力或现实潜力。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