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建设用地处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建设用地处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各省农村人口变动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方法步骤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Logistic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专题研究之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小组
2010年7月26日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目的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是科学编制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 工程的确定,以及土地整治投资测算与效益评价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经验,明确适合各个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整治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试点 等建设用地整治工作提供潜力规模与空间布局信 息。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二步:各省(区、市)城镇化水 平发展预测
基于各省(区、市)城镇化发展过 程历史数据(近20年),利用 Logistic模型预测规划目标期各省 (区、市)城镇化水平(1)。将各省 (区、市)近20年GDP数据与城镇化 水平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模型(对数 形式,周一星,1995),对各省( 区,市)规划目标期GDP总量进行预 测,并基于此GDP预测值与回归模型 ,得到规划目标期各省(区,市) 城镇化水平(2),利用城镇化水平预 测值(2)对预测值(1)进行修正,得 到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发展 预测值。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三步、各类型区域 整治潜力参数测算: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规划目标和重点区域确定
参考依据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一步、各地实践经 验分析:
紧密依托各地已开展的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与整 治潜力调查工作,分析各地区 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 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整 治模式、潜力释放度、整治潜 力的典型性等,并通过空间定 位与聚类等地理信息与统计分 析,得出各地实践经验之间的 异同点。
研究任务
1 目 的 与 任 务 2 3 4
根据本次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安排和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基本要求有关精神,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预测规划期间人口变动趋势,分析各省( 区、市)、各土地利用分区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 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补充耕地等的整治 潜力(以上推算结果以县为单位),确定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整治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 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重点区域,编制农村 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基于各地实践的潜力
核心内容: 在综合分析已经形成的潜力调查 、分析、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合理划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域,分析测 算各个区域内部整治特点和潜力 参数,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 测算得出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整治的实践潜力或现实潜力。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最终确定,以基 各省城镇 各省城镇 案例潜力参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化率预测 化率预测 数及其修正 于各地实践得到的实践潜力为主,基于人口和 (2) 最终值 城镇化预测的可实现潜力作为校验和修正依据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2011-2020年期间农村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农村居民点 人均面 用地面积现状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目标,划定规划期间重点整 积现状 人均面 实践潜力 积国标 治区域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主要依据 各部门相关规划潜力数据 衔接
参考依据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规划目标和重点区域确定
技术体系
1 2
基于各地 实践的潜力
基 础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基于人口和 城镇化水平预测 的可实现潜力
校验、依据
支撑
实现途径
支撑 实现途径
规划目标和 重点区域确定
技术路线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1 2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时间序列模型 灰度模型
各省人口 总量预测
GDP与城镇 化率回归模型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第一步:未来人口总量预测 利用各省(区、市)人口总量 的历史数据(近20年),采用 时间序列模型与灰度模型对各 地区规划目标期人口总量进行 预测,两个预测模型的结论进 行加权平均得到各省(区、市 )人口预测规模。
1 2
整治模式
潜力释放 典型性 省区地域特征
第四步、实践潜力计算
根据已得到的各类型区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参数,结合类型区各县农村 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得到 各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的实践潜力。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模 型
Logistic
预 测
GDP
3 路 线 与 方 法
4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1)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最终值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省城镇 化率预测 (2)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农村居民点 用地面积现状
各省农村人口总量预测 人均面 积国标 人均面 积现状
国标潜力 现状标准潜力
实践潜力
汇报框架
1
2
研究目的与主要任务 研究内容与研究提纲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组织安排与主要成果
3
4
研究内容
1 2 内 容 与 提 纲 3 4
国内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实践分析。英、德、日本、韩国、中 国台湾等地区整治模式与经验借鉴,我国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整治实践情况(城乡增减挂钩试点、新农村建设等),划分 潜力测算类型区域,确定各类型区域整治类型和潜力参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综合考虑各地整治实践对建 设用地整治潜力释放的可能性、各地农村人口变动趋势、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确定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潜力。 补充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根据各地区未来耕地保护目标、农村 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还田自然环境条件和农 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中可还田比重等因素综合确定。
根据各类型区自身特点确定其 涵盖的各案例区整治潜力与参 数,分别修正后,采用加权平 均等方法得到各类型区整治潜 力测算参数(以县为单元)。
整治潜力测算类型区
案例潜力参 数及其修正
各类型区潜力参数
实践潜力
方法步骤
区位特点
国际经验借鉴
理论依据
我国国情分析
潜力测算 各地实践 经验分析
空 间 特 征 区 位 特 征
规划目标与重点整治区域划分。规划目标——基于整治潜力与 各地整治能力分析;重点区域——基于各地区整治潜力、用地 需求与 社会经济支撑能力。
研究提纲
1 2 内 容 与 提 纲 3 4
一、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战略意义 1.深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必 要性分析 1.1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的重要举措 1.2实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 要(2006-2020)》目标的关键措 施 1.3缓解耕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用地扩 张需求的迫切需要 1.4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保障 2.深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可 行性分析 2.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相关法律 规章正逐步完善 2.2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3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整治工作(部委、山东 、江苏、重庆、成都等)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实践分析 1.国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经验借鉴与我 国国情分析 2.我国各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实践 与潜力调查分析 2.1各地潜力调研与整治实践经验及其 完备度分析 2.2潜力测算区域类型划分 2.3各类型区域整治潜力参数测算与修 正 三、规划期内人口变动趋势预测 1.各省(区、市)未来人口增长预测 1.1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人口增长预测 1.2基于灰度模型的人口增长预测 1.3模型拟合精度检验与预测值修正 2.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发展预测 2.1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镇化率预测 2.2各省GDP与城镇化率相关关系回归 模型 2.3各省未来GDP增长预测与相应城镇 化率预测 2.4城镇化率预测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