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低热固相合成反应
2.4.3 低热固相化反应的规律
3.拓扑化学控制原理 在固相反应中,各固相反应物的晶格是高度有序排列的,
因而晶格分子移动较困难,只有合适取向的晶面上的分子足够
的靠近,才能提供合适的反应中心,使固相反应得以进行,这 就是固相反应特有的拓扑化学控制原理。 4.分步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一般不存在化学平衡,因此可以通过精确 控制反应物的配比等条件实现分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5.嵌入反应 具有层状或夹层状结构的固体,如:石墨、MoS2、TiS2等 都可以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嵌入化合物。
第四节 低热固相合成反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但直到20世
纪初,固相化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被确认下来。
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制陶工艺,并将陶器应用于生活日用 品。 自亚里士多德时起直到80多年前,人们普遍认为:“不存在 液体就不发生固体间的化学反应”。
liu等合成了镧系金属与乙酰丙酮和卟啉大环配体的混配 化合物;
yao等获得了镧系金属与乙酰丙酮和冠醚大环配合物的混 配化合物; 王曼芳等合成了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酮的配合物; 从二价金属的苯磺酸合成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更是固相 反应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应用领域。
4 合成固配化合物
用低热固相反应可以方便的合成过渡金属卤化物与芳香 醛的配合物 具有层状结构的固体参加固相反应时,可以得到溶液中 无法生成的嵌入化合物。 利用低热固相反应分步进行和无化学平衡的特点,可以 通过控制固相反应发生的条件而进行目标合成或实现分 子组装。 利用低热固相配位反应中所得的中间产物作为前体,使 之在第二第三配体的环境下继续发生固相反应,从而合 成所需的混配化合物,成功实现分子组装
5
合成功能材料
1.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
祈新泉及其小组在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大量簇合物的基础
上,发现Mo(W.V)-Cu(Ag)-S(Se)簇合物有比目前已知的
六类非线性光学材料,即无机氧化物及含氧酸盐、半导体、 有机化合物、有机聚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 有更优越的三阶非线性光限制效应、非线性光吸收和非线性 衍射等性能,是一类很有应用潜力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4. 许多固相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即可发生反应 5. 意义
降低反应温度不仅可以获得更新的化合物,为人类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 质财富,而且可最直接地提供人们了解固相反应机理所需的佐证,为人类尽 早地实现能动、合理利用固相化学反应进行定向合成和分子组装,最大限度 地挖掘固相反应的内在潜力创造了条件。
2.4.1 概述
2.4.2 低热固相反应机理
2.4.2 低热固相反应机理
2.4.3 低热固相化反应的规律
低热固相化学与溶液化学有许多的不同,遵循其独有的规律:
1.潜伏期 固体反应物间的扩散及产物成核过程构成了固相反应特
有的潜伏期。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产物成核越快,产物的潜伏期就 越短,反之,潜伏期就越长。 2.无化学平衡 固相反应一旦发生即可进行完全,不存在化学平衡。
5
合成功能材料
2.纳米材料的制备
低热或室温固相反应法可制备纳米材料,它不仅使合成工艺
大为简化,降低成本,为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价廉而
又简易的全新方法,亦为低热固相反应在材料化学中找到了 极有价值的应用。 优势: 减少由中间步骤及高温固相反应引起的诸如产物不纯、粒 子团聚、回收困难等不足,
5
合成功能材料
1 合成原子簇化合物
利用较高温度有利于簇合物的生成而低沸点溶剂有利于晶体 生长的特点,开辟了合成原子簇化合物的新途径。 该法合成Mo(W,V)-Cu(Ag)-S(Se)簇合物的典型合成路线如 下: 四六代钼酸铵与其他化学试剂一定的摩尔比混合研细 油浴 加热(控温低于100℃) 氮气保护下反应数小时 适当溶剂 萃取固相产物 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适当扩散剂 放置数日 簇合物晶体 到目前为止已合成并解析晶体结构的Mo(W,V)-Cu(Ag)-S(Se) 簇合物有190余个,分属23骨架类型,其中液相合成120余个, 分属20种骨架结构;通过固相合成70余个,从中发现了3种新的 骨架结构。其中已解结构的Mo(W,V)-Cu(Ag)-S(Se)簇合物中最 大的二十核簇合物就是固相合成的。
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CuO纳米粉体
5
合成功能材料
5
合成功能材料
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CuO纳米粉体
谢谢!
固相化学反应
⑴反应性 固体在结构上的差异对化学性质会产生很大影响。 反应性:零维结构一维结构二维结构三维结构 ⑵Tammann温度 一般认为,固相反应能够进行的温度是由反应物中的 Tammann温度较低者决定的。 Tammann温度是指固体中自扩散变得显著时的温度。 Tammann温度与固体的熔点Tm有关:金属 0.3 Tm,无机物 0.5 Tm, 有机物0.9 Tm。 实际上为了使反应物有较快的速率,通常使用较高的反 应温度,如:对无机物的反应温度为2/3 Tm。
1912年,Hedvall在Bericht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林曼绿”
的论文,有关固相化学的历史才正式拉开序幕。
2.4.1 概述
2.固相化学反应研究对象
固体物质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
3.固相化学反应的优点
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 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人们制备新型固体材料的主要手段。
2.4.2 低热固相反应机理
固—固反应的实例: 六水氯化钴(S) 4-甲基苯胺(S)+ 变蓝
六水氯化钴(aq)
不发生反应
固相反应机理
固相反应经历四个阶段: 扩散 反应 成核 生长
总反应特征只表现为反应的决速步骤的特征。
2.4.2 低热固相反应机理
以醋酸锰与草酸的低热固相反应体系为例介绍低温固相反应
2.4.4 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
3.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差别
溶液
不反应 K4[Fe(CN)6]+I2
K3[Fe(CN)6]+KI
固相
4.控制反应的因素不同 溶液反应受热力学控制 低热固相反应往往受动力学和拓扑化学原理控制
5.固相反应的产率高
溶液反应体系受到化学平衡的制约,而固相反应中在不生成 固熔体的情形下,反应完全进行,因而固相反应的产率往往都
2 合成新的多酸化合物
多酸化合物因具有抗病毒、抗癌和抗艾滋病
等生物活性作用以及作为多种反应的催化剂而引
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这类化合物通常由溶液反
应制得。目前,用低热固相反应已制备出多个具
有特色的新的多酸化合物。
3
合成新的配合物
应用低热固相反应可以方便的合成单核或多核的配合物, 并测定其晶体结构:
2.4.4 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
1.反应物溶解度的影响 若反应物在溶液中不溶解,则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化学反 应。如: 4-甲基苯胺+六水氯化钴 溶液 不反应 原因是4-甲基苯胺不溶于水。而4-甲基苯胺在乙醇或乙醚 中两者便可以发生反应。 2.产物溶解度的影响 溶液 一取代物[(CH ) N]NiCl 3 4 3 NiCl2+(CH3)4NCl 固相 一取代物[(CH3)4N]NiCl3 二取代物[(CH3)4N]2NiCl4
很高。
2.4.5 低热固相反应的应用
低热固相反应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合成化学中已 经得到许多成功的应用。 新化合物 已经或即将步入工业化的行列,显示出 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绿色环保 随着人们的不断深入研究,低热固相反应 作为合成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成为绿色生产 的首选方法已是人们的共识和期盼。
2.4.1 概述
⑶Hedvall效应 对于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由于配合物比较容易分解,所以 即使反应中不存在低熔点的有机固体,反应同样也能在室温附 近进行,这是因为在固体相变温度(包括固体的分解温度)附 近,固体组分通常容易移动,故反应容易进行,此即所谓
Hedvall效应。
⑷固相化学反应的分类 根据固相化学反应的温度将固相化学反应分为三类: 反应温度低于100℃ 低热固相反应 反应温度介于100~ 600℃之间 反应温度高于600℃ 中热固相反应 高热固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