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船舶常识

第一章 船舶常识





甲板:是指在船深方向把船体内部空间分 割成成层的纵向连续的大型板架。按位置 从上向下分别称为:上甲板、第二甲板、 第三甲板 上甲板:是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纵向自 船首至船尾连续的)甲板,第二、三甲板, 统称为下甲板


平台:沿着船长方向不连续(不计入船体 总纵强度)的一段甲板,称为平台甲板。
本课程具体特点



1.实用性强 2.实践性强 3.船舶相关的基础知识多,较抽象。 4.所涉及航海领域范围广 5.部分内容相对枯燥 6 .考试形式:100道单项选择题 因此,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些不理 解的熟背后再理解。
课程设置
一、船舶结构 二、船舶甲板设备
序号 1 2
内容 船舶常识 船体结构

图中的圆环叫载重线圆盘,圆盘向船首方向还绘有各 区域和季节区的载重水线,它们是: 夏季载重线“S”(summer loadline)。该水线与圆盘中 心线处于同一高度。





舱壁:是将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舱室的竖 壁或斜壁。横舱壁,沿着船宽方向设置的 竖壁。纵舱壁,沿着船长方向布置的竖壁 防撞舱壁,在船体最前面一道位于船首尖 舱后端的水密横舱壁,又称船首尖舱舱壁 内底板,在双层底上面的一层纵向连续甲 板 首柱:位于船首轮廓线向前倾斜的构件 尾柱:位于船尾轮廓线的构件


本章重点了解: 1、掌握船舶主尺度的定义及作用; 2、能够熟练的识别船舶的主要标志。 3、各类船舶的结构及运营特点;
第二节 船舶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
一、船舶的基本组成 船舶由主船体(main hull)和上层建筑 (superstructure)及其它配套设备组成。
一、主船体

主船体是指上甲板upper deck (或强力甲板)及以下由船底、 舷侧、甲板、首尾与舱壁等外板 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为船舶的 主体部分,内部被甲板、纵横舱 壁及其骨架分割成许多的舱室。
船舶结构与设备
水运工程系 刘 超
前 言

本课程是由原来的《船艺》课派生出来,《船艺》 课程内容复杂、陈旧。《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 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公约(In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于1978年7月7日在国际海 事组织(简称IMO)总部召开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 外交大会中得以通过,我国是该公约的签字国。1993 年,IMO着手对STCW公约进行全面的修改。1995年7 月7日,包括中国在内的缔约国代表在通过1995年 STCW修正案和STCW规则的1995-STCW缔约国大会 最终文件上签字, STCW规则和STCW1995年修正案 已于1997年2月1日正式生效。我国政府对STCW公约 给予高度重视,交通部和国家海事局相继颁布了船员 考试、发证规则和相应的培训纲要。



规范要求




(1)为保证船上人员安全,规范要求客船一端不通的走 廊长度不得超过13米,货船要求不得超过7米。 (2)大型公用舱室(30平米左右)应设两个出入口。 (3)每一个机器处所,都应有脱险通道二个。 (4)各层露天甲板之间设有斜梯通道,一般布置方向是 首尾向。 (5)普通货船每一个货舱都有两个垂直梯子,梯口一般 设在舱口两端的桅屋内。 (6)在船员和旅客平时可能出入和使用的处所,都应有 两条尽可能远离且独立的脱险通道通往艇甲板或露天甲板。

(1)船首楼,位于船首部的上层建筑,首楼的长 度一般为船长L的10%左右,超过25%L的船首楼, 称为长船首楼。 作用:减小船首部上浪,改善船舶航行的条件, 可做为储藏室等舱室。(不能增加首部强度)



(2)桥楼:位于船中部的上层建筑,桥 楼长度大于15%L,且不小于本身高度6倍 的桥楼,称为长桥楼。桥楼主要用来布置 驾驶室和船员居住所。 (3)船尾楼:尾部的上层建筑。作用: 可减小船尾上浪,保护机舱,并可布置船 员住舱及其他舱室 (4)长/短上层建筑:长度大于0.15L,且 不小于其高度6倍的上层建筑,反之为短 上层建筑。客船及客货船的上层建筑属长 上层建筑,其他的一般属短上层建筑。
二、船舶的主要标志
船舶主船体根据需要,在其外壳板上勘 划各种标志,主要由如下几个标志。主要 包括: 1、球鼻首和首测推器标志 2、吃水标志 3、甲板线 4、载重线标志 5、其他标志 6、吃水指示系统
1、球鼻首和首测推器标志


球鼻首标志(bullous bow mark)为球鼻首 船舶的一种重要特有标志,主要用于表明 在其设计水线以下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突出 体,并勘划与船首左右两弦重载水线以上 的首部处。 对首部装有首侧推装置的船舶,均须用首 侧推器标志(bow thruster mark)来加以表 明,该标志勘划于船首左右两弦重载水线 以上的首部处,并位于球鼻首标志的后面, 以引起靠近船舶的注意。如图所示为球鼻 首和首侧推器标志。
(1)机舱:用于安装主机、辅机及其配套设备,为船 舶动力中心。机舱一般位于桥楼正下部的主船体部分。 机舱要求与货舱分开,因此机舱前后端均设有水密横舱 壁。机舱内的双层底较其他舱室的双层底高些(增加燃 料舱、淡水舱容、配合螺旋桨轴线,降低底座,减少震 动)。 机舱设于船中(中机型),则空载时首尾吃水差较小, 但轴隧要占去一些舱容。 机舱设于尾部(尾机型),舱容大,但空载出 吃水差 比较大,且首尖舱压载时产生较大的纵向弯曲力矩。
总学时数65
3 4
5 6
锚设备 系泊设备
舵设备 起重设备
理论课 5 11 6 7
11 11
实验 习题课 1 1 1 1
1 1
考试分值 18分左右 18分左右 8分左右 8分左右
18分左右 17分左右
7 8
9 10
系固设备 船舶堵漏
船舶入级及检验 船舶修理 合计
4 2
1 1 59 6
8分左右 5分左右

长甲板室与短甲板室:长度大于0.15L,且小于其高度6倍的 甲板室为长甲板室。不符合条件的为短甲板室。桅屋 (masthouse)基本属于短甲板室。
上层建筑各层甲板:根据船舶种类和大小的不同,上层建 筑所具有的甲板层数及命名方法均有所不同,有 的 船舶从 上层建筑下部的第一层甲板开始向上按ABCAD…的方式命 名。有的根据甲板的使用性质不同来命名。 罗经甲板,位于驾驶台顶部
(1)散装液体货船及一般货船的载重线标志
它包括一外径300mm的圆形和与圆形相交的一条水平线,水 平线的上缘通过圆环中心。圆环中心位于船中,它的上方有与 圆环外径等长的一甲板线,甲板线上边缘通过干弦甲板上表面 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圆环两侧(相交的水平线上方或圆圈 的上下方)加绘“C”“S”表示勘定干弦高度的主管机关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4)深舱:既可用来装货,空载时也可用来装载压载 水。为双层底以外的压载舱、水舱、货油舱、燃油舱等。 深舱有船舶中纵剖面处设置的纵舱壁或制荡舱壁分隔为 左右对称的舱室,以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若船舶对稳 性要求比较高,则另设深舱。

(5)液舱:一般都设在船的低处,横向尺寸较小,且 对称于船舶纵中心线布置(自由液面影响)。




(2)货舱:用于载货的舱室。一般货船在内底板和上 甲板之间,两层甲板之间的船舱,称为甲板间舱,最下 层甲板下面的船舱称为底舱,一般货舱长度不大于30m。 有干货舱、液货舱及液化气体货舱。 (3)压载舱:专供装载压载水用以调整吃水、纵横倾 和重心用。 如船舶的下部的双层底舱、首尾尖舱及边舱。

平板龙骨:位于船底中心线的船底板
护舷板:为避免舷侧结水淌湿舱内货物, 杂货船在货舱舷侧安置的木板 舷弧:上甲板自船中向首尾逐渐翘起的 垂直高度 梁拱:甲板在中间拱起的高度


梁拱和舷弧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在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 或其侧壁离舷侧向内不大于船宽B4%的围蔽建筑 物,包括船首楼、桥楼、尾楼。其他的围蔽建 筑物称为甲板室。




隔离空舱:专门用来隔开相邻的两个舱室。用于隔开油舱 与谈水舱、油船的货油舱与机舱的专用舱室,一般仅有一 个肋骨间距的空舱,又称干隔舱。(主要作用是防火、防 爆、防渗漏) 锚连舱:位于锚机下方船首尖舱内 轴隧:中机型和中尾机型船,推进轴系穿过机舱后的货舱, 从机舱后壁到船尾尖舱之间设置的一个水密的结构。 舵机间:布置舵机动力的舱室,位于舵上方的尾尖舱的顶 部水密平台甲板上。 应急消防泵舱:应急消防泵应设在机舱以外,一般多位于 舵机间内

燃油舱:供储存主、辅机所用的燃油的舱,一般 布置在双层底内,重油舱多在机舱附近的双层底 内(减少加热管系的布置)。

滑油舱和循环滑油舱:机舱下部的双层底内,其 四周设置有隔离空舱(防止滑油被污染)。
污油舱:供存储污油的舱,舱的位置较低(便于 污油流入污油舱) 淡水舱:饮用水、锅炉水舱的统称,生活用水一 般靠近生活区的双层底内,亦有布置在船首尾尖 舱内。炉水舱多在机舱下的双层底内,是为机舱 专用。 液货舱:有些杂货船设有1-2个装运液体货物的深 舱
4、载重线标志
前言:
船舶载重线标志是指为表明船舶载重线位 置,用以检查装载状态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 小干弦,而按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 勘绘于船中两弦的标志。
船舶装货越多,船舶的吃水就会增加,而 干舷就会减少。当装载货物超过一定限度时, 就会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为了确保船舶的航 行安全,船检机构在船中两舷外侧勘划有载重 线标志。
2、吃水标志(水尺) (DRAFT MARK)

用途:通过查看水尺,可以了解船体在水下的深度。 标志位置:船首、尾及船中两侧船壳上。(俗称六面水尺) 公制;用阿拉伯数字标绘(字高10公分、两字间距10公分) 英制;采用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标绘(字高6英寸、两 字间距6英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