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谈现代中药现状目录1. 前言 (1)2. 我国现代中药发展现状12.1 中药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12.2 现代中药代表着现代医药发展的方向22.3 现中药行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3. 我国现代中药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34. 现代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44.1 是加快发展的机遇44.2 是政策扶持的机遇44.3 是合资合作的机遇45.展望4参考文献 (5)致谢 (5)浅谈现代中药现状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中药发展现状的描述,总结出中药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中药产业前景广阔, 但现代化和国际化之路依然艰巨。
希望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药, 重视我国中药的发展,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关键词:中药,现状,面临的机遇,前景1.前言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
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
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几年来,随着全世界消费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纯天然制品,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发展十分迅猛。
同时中药产业由于自身的快速增长,加之有力的政策扶植,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进一步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前景广阔。
2.我国现代中药发展现状2.1中药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经过行业调整,国家对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日趋明朗,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到重点行业发展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支持方向。
从各种相关政策分析,国家明确提出了对中药行业发展的支持,其中重点提到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医疗体制改革对中药特别是品牌中药的影响等方面。
我们认为,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2006年,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2006年-2020年)》及《中华人民XX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未来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引下,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这些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非常重视,同时对医药行业特别是中医药、生物医药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十一五”期间,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建立比较规X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比较规X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益性质。
为此,国家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国家对中药行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
例如,培育2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形成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药龙头企业。
2.2现代中药代表着现代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外医药专家对现代中药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另外,如今药物治疗的目的由直接杀伤病原体转化为调整人体自身功能,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因此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这是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智慧选择,各国的医药学家都关注到这样的事实,人类疾病病谱发生变化。
过去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是传染疾病。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住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预防接种的推广,各种老年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死亡率日益增加的病。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增加、老龄化社会来临等,导致疾病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化学药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特别是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也开始进行有关中医药的研究。
国外不仅成立了许多关于中医药的科研机构和经济实体,还有许多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在中医药学教育方面(包括民族韩医),韩国有庆熙大学、圆光大学等在内的专门学院,并在欧美等国开办不少民间中医药学校。
美国也加强了中医药研究,从针灸按摩到天然药物(中药)研究应用,进而研究中医药理论。
美国不少名牌大学都把互补替代医学列入教学课程。
如哈佛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等27所大学医学院,出版刊物有《互补替代医学》杂志。
中药的“中”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内涵,已经受到严峻的考验。
除了传统的对手之外,来自西方的竞争也正浮出水面。
2.3现中药行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医药行业虽然经历了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新药审批放缓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方面的影响,但整个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还是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6年,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17.84%,略低于2005年的25.12%。
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371亿元,同比增长10.46%,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低于2005年20.25%的增速。
中药行业受药品降价影响,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利润总额有所好转。
2006年,中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9.49%。
实现利润总额104许多传染病已被控制,有的疾病如天花已被消灭,而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
这些代谢性疾病不像传染性疾病治疗那么简单,需要整体进行调节治疗,这正好是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
人口谱发生变化,即人口老龄化。
亿元,同比增长8.67%。
中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近1.5个百分点,但是利润总额的增长却低于行业平均增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药行业主要集中于OTC领域,其销售费用往往较大,同时中药行业受降价影响较大,导致行业利润率有所降低。
从“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看,中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在全行业中所占比例与“十一五”末相比变化不大,真正实现中药的大发展,政府和企业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
3我国现代中药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1.很少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一些研究者只是单纯进行化学研究, 满足于发现一些新化合物, 对活性则极不重视, 很少有人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为了能够发现新的化合物或新的结构, 一些人对有多年临床疗效的中药或民间药兴趣不大, 宁可去寻找那些新的植物资源, 而不管它是否有活性或是否有临床经验。
2.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所谓活性成分研究,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送至有关活性筛选部门进行活性筛选,碰着算,碰不着拉倒,收效甚微,较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
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3.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互脱节生物学家尽管不断宣布在身体机能、细胞或基因调控方面有新的发现, 但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灵敏、简便、可靠的活性筛选体系。
故化学家即使想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也常常无法实施。
4.未能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
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
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
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
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5.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
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
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
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由于西医对中医关于中药功能、主治叙述中采用的深奥难懂的用语理解不一,建立的动物模型或活性筛选体系往往不能正确表达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临床效果,故所得的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被中医认可,或者认为不能真正体现中医用药的精髓。
另外,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也很难合理说明具有适应多样性的中药及方剂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
现在提倡采用多指标活性筛选体系进行方剂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但实行起来则存在许多困难。
6.研究得到的部分成果未能进一步提高或推广应用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往往未能做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或者结构改造,并就结构活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创新药物的贡献作用不大。
研究成果未能更好地用于指导中药制剂的标准化、规X化,对推动中药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4. 现代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4.1是加快发展的机遇在世界X围内,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全球对天然营养药品的需求正以70%的年增长率递增。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
该组织估计,中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将在全球兴起。
4.2是政策扶持的机遇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 年)》,中药行业的发展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是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重要的政策保障。
4.3是合资合作的机遇随着国际市场对中草药需求的迅速增加,我国中药行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外资本关注的热点。
国内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X经济规模的新方向,中药产业也被国际资本视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