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及其发展模式探究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及其发展模式探究
万方数据
与支持下,这种优势已经在河南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得到 了现实转化和体现。【3 o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经济模式,指少 林武术品牌与社会其他要素联结,形成新的产业类型,这些 新的产业类型又反过来推动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 结构。这种经济模式是一种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产业集群 结构,而又以文化旅游为产业重心。近年来,由少林武术辐 射产生的产业类型,主要有文化旅游、竞赛演艺、器械服饰生 产等。此种模式学术界倡导的较少、质疑的较多,主要原因 在于学者担心传统武术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异化、西化、变
自的特殊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LAl02017;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
题“新形势下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鳊号:112400430077 作者简介:高松山(1952一 刘海科(1965一 ),男,汉,河南汝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管理研究。 ),男,汉,河南登封人,副教授,中国武术八段,主要从事武术教育与管理研究。
2.结语
少林武术文化旅游产业自电影<少林寺》上映以来,逐年 呈几何级递增,至2008年,已基本稳定在年接待游客600万 人次左右、年收益30亿左右。发展少林武术文化旅游产业 一方面宣传了少林武术文化,并在宣传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 了自身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登 封市旅游局统计,少林武术文化旅游年收入占到当地总收入 的30%左右。少林武术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 领头羊,还带动了当地的武术医疗保健、器材服饰以及建筑 业的发展。少林武术文化旅游产业,还极大地提高了登封国 际旅游知名度,为进一步打造“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 都”奠定基础。 (4)禅武合一的文化模式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在构建文化模式上还存在着较 多问题。首先是缺乏武术文化创意创新,缺乏“少林武术”文 化品牌下子品牌的建设,认为“少林”就是文化,而说不清这 种文化的内涵。其次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不够,“传统性”越 来越弱,“现代性”愈来愈强,没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第三是少林武术文化缺乏丰富的载体、媒介,难以呈现特色 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艺术品的生产也是“禅” 多于“武”。第四是省内宣传多,省外宣传少;国际宣传多,国 内宣传少。这种怪现象可以解释为少林武术文化还是一个 个的“块”,而没有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面”。最后少林武术 的文化构建不力,致使一些学者发出了“少林无文化”的喟 叹,这一喟叹道出了“少林”与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脱离。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繁盛,与其自身厚实的文化内涵是离不 开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是一个复合体,它包含有“修身、治 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顿悟”的佛家性格,“虚实相生”的 兵家性格,“贵柔法水”的道家品格等。【51少林武术文化产业 的发展,不仅要做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原真性保 护;还要做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文化继承与创新。文化模 式的核心,就在于在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继承与创新之 间寻求到平衡,在文化自觉中做到文化自信。
推广等为主要类型。少林武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四种模式,分别是制度模式、经济模式、教育模式和文化模式。
关键词: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模式
序言
少林武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兴,在新世纪之初已达到 前所未有的巅峰境界。究其奥秘,无不在于其武术文化产业 的繁盛。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文 化旅游、武术教育和演艺推广为主要切人点,带动武术器材、 服饰、场馆等相关武术产业的发展。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 展,不仅解决了少林武术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而且极大地 提高了少林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国际化、标准化、产 业化等战略要求下,如何更进一步推动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 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分析少林武术文化产业 的类型,对目前规范管理,形成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科学 认识大有裨益;探讨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认清 产业发展实际、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从产业分类 看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既可以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 的发展情况深度缕析、认清现状,又能够找出不足和缺陷,进 一步促进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 及其发展模式探究
口高松山1 刘海科2
(1.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2.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登封45247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少林武术的复 兴与发展,主要归因于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繁盛。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类型众多,以武术文化旅游、武术教育和演艺
83
万方数据
2.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分类
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十 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登封市政府适时颁布《登封 市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细则》、2007年又出台了《登封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纲要》。另据《少林寺大事记》(2011年版)记录, 白2007—2011年4年间,先后造访少林寺的国内外领导达 30多位,为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外氛 围。政府政策引导下的制度模式,是指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在 政府政策保障下健康有序发展的存在状态,可以概括为:以 政府政策为引导,以少林武术文化产业为中心,向相关产业 辐射的产业集群模式。制度模式是宏观的、整体的,是少林 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少林武术文化产业保持时 代性、取得突破营造了良好的制度氛围和生存环境。 (2)民营资本经营下的武术学校教育模式 古时学校教育有“射”、“御”的教学内容,霍元甲创办 “精武体育会”,张之江创办南京国术馆等这些历史上的武术 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为5000年的武术文化传承做 出了贡献。时至近代,民办武术学校成为了培养武术人才的 基础阵地。据报到,登封总人口63万,当地武术学校有80 多所,其中包括国内知名的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占河南全省 武校总数的10%,在校习武学生共计6万多人,外来学生占 30%左右,学习的内容包括传统武术、散打、跆拳道、拳击、传 统养生功法等。【21登封当地的民办武校90%以上都是民营 资本经营的,且无一例外地与“少林”这一武术文化品牌挂 钩。经过近几年的整顿,少林周边武术学校格局已经稳定。 这些武术学校不仅为少林武术培养了大量的后继人才,更带 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武术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武术文化产业的范 畴,而是武术事业的范畴,但作为一种模式拿来探讨却大有 好处。因为,少林武术教育是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命 脉。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创新和武术艺术品创作和生 产,而这些要素都与当地武术教育休戚相关。虽然“教育产 业化”一直被教育界所诟病,但以武术产业推动武术事业、以 武术事业促进武术产业,以文化品牌助推教育、以教育培育 文化品牌的教育模式在登封地区已经形成,且这种模式取得 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少林武术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武术教育以竞技战略和演艺战略为 主,与经济和演艺相关的文化产业类型就较为成熟;面诸如 健身养生相关产业就相对薄弱。二是武校文化素质教育缺 失,“文武剥离”现象严重,对武术新闻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和 艺术创新等方面有较大影响,致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文化旅游为产业重心的经济模式 河南的少林寺与少林拳、陈家沟与太极拳这些享誉世界 独一无二的武术文化品牌,为河南省发展体育旅游尤其是武 术文化旅游提供了先天的优势,而且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
政府政策引导的制度模式,是保持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 展的基础保障,是少林武术时代性的体现;民营资本经营下 的武术学校教育模式,是少林武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人才 保证;文化旅游为产业重心的经济模式,是少林武术文化产 业的源头活水,是其他产业类型振兴的根基;禅武合一的文 化模式,是少林武术文化产业保质保真的沃土,又是少林武 术文化产业自身的特色品格。在清楚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类 型的基础上,探讨发展模式;在讨论模式的前提下,回顾类 型,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一、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
1.关于文化产业分类的概况与评述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 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 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 动。此定义偏向于工业生产,将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排除在 外。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说法,美国称之为版权 产业,日本将与文化生产相关的产业分为内容制造产业、休 闲产业和时尚产业三类。2003年,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了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 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了界定。8年之后,国家 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 准。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差异,主要依据于各国文化产业 发展的实情,致使各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上也表现出各
质。[4
3
三、结论与结语
1.结论
制度模式是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指引着 产业的方向和质量。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和登封市政府 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宣传力度不够,呈现出“内热外凉、外热内凉”的怪象。 应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力度,加大少林武术图书、期刊、报纸等 的出版发行工作,构建网络信息推介平台,建设少林武术文 化信息服务机制; 少林武术演艺处于良性的发展轨道中,在重大体育赛 事、节日庆典以及国际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应构建实体 或网络武术文化消费销售链条; 少林武术文化产业主要基于对传统少林武术的应用之 上,继承得多、创新得少,应加大对少林武术资源的挖掘、技 术创新力度,创作出更好的少林武术文化艺术产品。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文化旅游产业发达,但竞赛经济、武 术文化展览等仍处于起步阶段。 开展少林武术的文化挖掘工作,把“武术为根、文化为 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文化自觉中做到文化自信,丰富 “少林武术”文化品牌内涵。
2.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政府政策引导下的制度模式 春秋管仲以“角试”选拔“拳勇,唐武则天推行“武举 制”,这些倡武举措促成了当时的尚武之风;而历史上秦、元、 清初等禁武决策极大地限制了武术的发展。历史的事实从 正反两面佐证了制度决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少林武术文 化产业发展,一直受到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和登封市政 府的密切关注。自2002年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 件来促进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2005年出台<登封市